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近十年印花稅票收藏升溫:清代民國版上漲幾十倍

  • 發佈時間:2014-12-22 09:29:36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近十年印花稅票收藏升溫:清代民國版上漲幾十倍

稅票紀念票 鼎湖山

稅票紀念票 鼎湖山

  2014年中國印花稅票《嶺南鉤沉》近日發行,引藏界關注

  印花稅票與郵票在集藏界被稱為“姐妹花”。與普通百姓所熱衷收藏的郵票相比,印花稅票收藏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或將成為集藏界的潛力股。特別是2014年中國印花稅票《嶺南鉤沉》順利發行之際,這一新題材的出現將引起集藏界新一輪的廣泛關注。

  ■收藏週刊記者 程辛

  印花稅票面值

  一般情況下,現行印製的印花稅票每套共有9枚,面值分別是: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

  購買渠道

  納稅人、集郵愛好者、收藏者可以前往當地地方稅務局所屬各辦稅大廳,購買到等值面額的印花稅票。

  最早起源荷蘭,1988年至今國內印花稅票已發行13版

  提及郵票,婦孺皆知。但提到印花稅票,知者甚少。顧名思義,印花稅是針對納稅人而言,與個人所得稅等稅種相似,均是稅種之一。而印花稅票是專門用於徵收印花稅稅款,在票面上直接印有固定金額,並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的有價證券式完稅憑證。與郵票不同之處,它是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發行。

  若要追根溯源,印花稅票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1624年,由荷蘭首創一種帶圖案的戳記,印在某種文書上表示完稅。而真正意義上出現的類似郵票一樣的印花稅票,則是在1854年。當時的奧地利為進一步表示完稅,特印製了這樣的稅票,隨後各國紛紛效倣。在我國,自1913年正式徵收印花稅以來至1949年底,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陸續印製發行了9套印花稅票,地方印製29套印花稅票,其中有名的為“長城圖”、“嘉禾圖”、“孫中山像”等印花稅票。在此期間,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各革命根據地、解放區也印製發行了多種印花稅票。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1月發行“旗球圖”印花稅票;1952年7月發行“機器圖”、“鴿球圖”印花稅票,並一直被使用到1958年。1958年全國實行稅改,中央取消了印花稅將其統一併入工商統一稅。印花稅票的發行亦隨之暫停。1988年10月1日,印花稅正式恢復徵收,這一年國家稅務總局監製發行了新中國第三套印花稅票,圖案表現了宇宙、鑽井、海陸空交通等,該套印花稅票被稱為“建設圖”。從這一年起至2013年共發行了12版印花稅票。從2005年起,印花稅票每年改版發行一次,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主題、監製發行;自2010年第9版開始,由各省申報選題、設計,國家稅務總局發行。擔任2014年中國印花稅票《嶺南鉤沉》執行之一的廣州市地稅局方面表示,“今年恰逢由廣東省來設計第13版中國印花稅票”,也再次印證了印花稅票收藏風不減。

  未來十年,印花稅票收藏或成集藏熱點

  從過去20餘年間印花稅票收藏的市場走勢來看,引發國內郵壇對印花稅票收藏重視的事件則是1990年紐西蘭世界郵展上,“泰國稅票”獲得大鍍金獎,這一消息令國內集郵愛好者開始意識到印花稅票潛在的收藏價值及意義。特別是在1991年,國際集郵聯合會將印花稅票作為郵票的一個獨立分支劃分出來,並明確表示印花稅票還可單獨組集參加郵展。國際集郵聯合會的表態,將印花稅票具有收藏價值的一面,做出了一次尤其關鍵的實際推動。

  在國內集郵界,自2001年起印花稅票逐漸被更多集郵愛好者、收藏者所關注。再回顧過去十年裏,已印製發行的印花稅票的價格亦出現不斷攀升趨勢。特別是清代、民國時期的印花稅票按當時發行價算起,至今普遍翻了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從拍賣市場來看,2009年11月10日,中國嘉德拍出一件清代紐約版印花稅票三枚全橫四連,帶有上邊紙及版銘(另加蓋“SPECIMAN”並打孔),成交價格為4256元,這個價格要比拍賣前的1000元高出3倍。而國內印花稅票,如1949年發行的6枚成套《耕牛圖》(宜昌版)價格在2004年底已達到了6000元。

  適逢2014年中國印花稅票《嶺南鉤沉》順利發行之際,隨著收藏界對印花稅票的日益重視,在未來十年間,印花稅票或將形成集藏的熱點。

  “嶺南鉤沉”詩畫印相融,整體古雅清新頗有書卷氣

  今年12月8日,2014年中國印花稅票《嶺南鉤沉》正式發行。該套印花稅票的選題、設計由廣東省地方稅務局和廣州市地方稅務局承辦,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華南師範大學嶺南文化研究中心、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多位專家學者、藝術界著名人士篆刻家鐘國康及跨界設計師郭承輝共同參與,歷時近3年精心打造,成就了這套具有濃郁的嶺南韻味、莊重大氣又極具深厚嶺南歷史感的中國印花稅票。

  自2010年開始發行的地方題材印花稅票有《徽州古村落》、《陜西民間工藝美術》、《閩構華章》,分別由安徽省地稅局、陜西省地稅局和福建省地稅局承辦,今年這一選題、設計則由廣東省地稅局承辦。2014年印花稅票的主題《嶺南鉤沉》亦可解讀為“打撈嶺南被歲月沉積遺忘的歷史。”結合嶺南歷史事件及典型的文化特色,以嶺南歷史時間為絲帶,將9個歷史事件或文化現象的歷程脈絡有序地呈現出來。圖名分別為馬壩史光、百越衍蕃、南越肇建、廣信初開、冼太安民、南華禪音、梅關古道、海上絲路、僑貫東西,從不同角度濃縮了嶺南文化的輝煌歷史和豐富內涵,展現出嶺南文化的非凡魅力與獨特風采。

  《嶺南鉤沉》所呈現的皆為嶺南人耳熟能詳的風土人情或歷史故事,但其背後的歷史意義很多嶺南人未必了解。所以,在每個票面設計裏,《嶺南鉤沉》注重了更多的細節。具體的票面圖案由著名當代藝術家、票證設計師郭承輝先生手繪設計,版式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宋代木刻版元素。整套票以“漢畫像磚”風格的手繪加上現代象徵主義風格設計,票面配有文字注解,圖文並茂,相得益彰。再配以著名篆刻大師鐘國康親力之作的9枚中國印篆為點綴,集詩、畫、印等為一體。每枚印花稅票與眾不同,整體不失古雅清新,含蓄又充滿書卷氣。

  在梳理了歷年中國印花稅票,記者發現自1988年起的稅票主題多數比較單一直接,或是人物,如中國古代聖賢;或是器物,如故宮珍寶;或是事物,如徽州古村落;與前12版不同的是,今年第13版印花稅票是以歷史文化為主線,上至馬壩人,下至近現代,遴選了九個呈現文化特質和內涵的典型歷史場景,展現嶺南文化的歷史進程。

  9枚印花稅票 集詩、畫和印等文人畫元素于一體

  馬壩史光

  舊石器時代中期至新石器時代,韶關馬壩獅子岩一帶已存在古人類與古文明,是為嶺南文明之發端。

馬壩史光

馬壩史光

  百越衍蕃

  嶺南土著百越族勤農耕、善漁獵,習俗異於中原。秦漢後漸與漢族同化,或繁衍為南方少數民族。藝術家以“日夜輝映,海田一色”的創意,描繪了一幅嶺南沿海生活的美景。

百越衍蕃

百越衍蕃

  南越肇建

  秦南海郡尉趙佗始建南越國,採取“和集百越”政策,促進漢越文化交融,開創嶺南統一局面。

南越肇建

南越肇建

  廣信初開

  兩漢廣信地處嶺南交通要衝,為中原文化與海外文化交匯之地,涌現出有突出貢獻的政治文化精英。

廣信初開

廣信初開

  冼太安民

  冼夫人為俚人首領,歷經梁、陳和隋朝,治亂安民,力主漢俚融合,維護嶺南穩定與民族和睦。

冼太安民

冼太安民

  南華禪音

  唐惠能在寶林寺(今南華寺)弘法,倡頓悟法門,創南派禪宗。藝術家用“彩虹”的弧形象徵閃耀智慧的佛光,畫面中菩提樹映襯著六祖惠能,營造出充滿禪意的空靈意境。

南華禪音

南華禪音

  梅關古道

  梅關是唐宋中原通往嶺南的要隘兼稅關,被譽為“嶺南第一關”,與珠璣巷相連,成為嶺南宗族記憶的象徵。

梅關古道

梅關古道

  海上絲路

  南海神廟、南海Ⅰ號和廣州十三行是其重要史證。藝術家用“水波曲線”象徵波濤翻騰的海水,重現了廣州古港繁盛延綿的海上貿易,意韻悠遠。

海上絲路

海上絲路

  僑貫東西

  嶺南人遠涉重洋,足跡遍佈世界,形成獨特的僑鄉與華僑文化,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嶺南文化發展。

僑貫東西

僑貫東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