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和田玉山料為什麼越來越少:很多被假冒成籽料

  • 發佈時間:2014-12-22 09:17:5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許悅 莫謹榕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和田玉山料為什麼越來越少:很多被假冒成籽料

和田玉籽料仙壽恒昌鉞形珮

和田玉籽料仙壽恒昌鉞形珮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山料制方形筆筒

和田玉山料制方形筆筒

和田玉籽料三顧茅廬套牌

和田玉籽料三顧茅廬套牌

和田玉籽料龜鶴延年把件,2012年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銀獎

和田玉籽料龜鶴延年把件,2012年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銀獎

  什麼是和田玉?原本用了幾千年的詞現在倒有些混亂了。在一些人的認識中,和田玉就是産于新疆和田地區的玉。但在國家標準中,和田玉並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成為透閃石含量一般在95%以上玉石的泛指。

  在珠寶鑒定上和田玉不分産地産狀,但在實際的業內交易中,不同産地的軟玉如新疆料、俄羅斯料、青海料、南韓料等的價格卻相差甚遠。這給了商家很多可趁之機,對消費者而言卻是平添了很多識別的煩惱。

  還有很多藏家不解的是,新疆和田玉山料的産量比籽料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但在目前的市場上,遍地是籽料,反倒是山料的數量很少,這是為什麼?業內人士透露,因為很多山料都被用來假冒成籽料。

  

  不同産地和田玉差別有多大?

  主持人:在一些人的認識中,和田玉就是産于新疆和田地區的玉。但在國家標準中,和田玉並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個玉種的名稱。這個標準一直備受詬病,一些不法商家在售賣俄羅斯料、青海料、南韓料時故意誤導消費者,説是新疆和田玉。可以説如何區分不同産地的和田玉,已經成為目前影響和田玉買賣和收藏的一個最重要問題。

  侯舜瑜:在國家1996年頒布的標準中,把和田玉稱為軟玉,並且規定産地不參與定名。也就是説,凡是成分、物化特徵等符合該標準中“軟玉”的內涵,一概稱之為軟玉,不究其産地。在這一標準中,摒棄了容易引起産地歧義的“和田玉”名稱。這一規定從科學的角度講是嚴格的,但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卻是喪失了幾千年文化積澱的、具有極大品牌價值的“和田玉”這一名牌。在行業中,特別是新疆地區引起了強烈不滿。

  首先,和田玉的名稱已經沿用了幾千年,享譽古今中外,在相當長的歷史時間裏,它就是無可替代的玉石之王。

  其次,軟玉一個“軟”字,容易讓消費者簡單地理解此種玉硬度不高。軟的玉顯然價值不高,但其實這種玉並不軟,還相當硬,它的莫氏硬度為6-6.5,是優良的玉材。

  到2003年,國家有關部門對《珠寶玉石標準》進行修訂,明確規定可以使用“和田玉”來定名,替代原來的“軟玉”。但同時,和田玉變成了一個玉種的名稱,喪失了産地的含義。也就是説,和田玉泛指透閃石含量一般在95%以上的玉石,不論是俄羅斯、青海還是遼寧、南韓産的透閃石玉,統統稱為和田玉。現在在鑒定證書、標簽上寫的“和田玉”,不一定是新疆和田所産的玉,但它一定是透閃石玉。

  主持人:不同産地的和田玉,玉質相差有多大?

  楊明星:優質的地層出優質的玉,産地很重要。根據其形成的條件,我們可以把軟玉分為兩類:東西崑崙、俄羅斯、南韓産的軟玉均屬A類;貴州、廣西産的軟玉以及各地碧玉屬於B類。

  為什麼這麼分類?因為軟玉最主要是由CaO、MgO、SiO2、H2O這幾種元素構成的,之所以形成不同種類的玉,關鍵就看鎂元素。A類軟玉形成的關鍵地層“白雲質大理岩”,可以給軟玉的形成提供CaO和MgO,岩漿只需提供SiO2和H2O。而B類軟玉形成于“大理岩”,只能提供CaO,關鍵的鎂元素只能來源於岩漿,由岩漿提供SiO2、H2O和MgO。不同的組合方式,決定了形成的玉種以及玉質的好壞。其中,關鍵地層就是“白雲質大理岩”,它的形成有點難,地質時代越晚則越少,主要是在15億-20億年前形成的。崑崙山為什麼産和田玉,就是因為當地有關鍵地層優勢。

  主持人:新疆料、青海料、俄料、韓料同屬A類軟玉,現在大家都叫和田玉,商家也特意模糊了它們的産地,它們外觀上是否容易區分?

  侯舜瑜:新疆産的和田玉,除籽料外觀與山料、青海料、俄料及南韓料等有些差別外,山料與其他地方産的軟玉在成分、結構、物化性質等方面難以區分。但我們這些老行家還是能夠辨別出來的。

  青海軟玉也稱崑崙玉,因為它形成的礦區水系不發達,所以青海料只有山料,沒有山流水料和籽料。青海料以白玉、青白玉、青玉為主。青海料有兩種特色玉,一種是煙青玉,帶有淡淡的灰紫色;另一種是翠青玉,是在白玉、青白玉中分佈有嫩翠色的斑塊,類似翡翠的翠色。

  楊明星:顏色變化較多是青海料的一個重要特點,煙紫色和翠青色的軟玉只有青海料有,新疆料是沒這兩種顏色的。但最具標誌性的東西是青海料有水線,而且玉質相對比較透明,結晶比較粗,沒有新疆料那麼細膩。

  侯舜瑜:俄料除極少部分為山流水料、籽料外,絕大部分是山料。韓料就是南韓春川白玉,礦山儲量據説有30萬噸左右。

  楊明星:俄料最大的特點就是白,比新疆料還白,但是不夠油潤。

  主持人:現在市場上的和田玉以哪個産地的軟玉為主?

  侯舜瑜:之前有人做過統計,2011年在國內和田玉市場上,青海崑崙玉的年産量在1000-2000噸左右,佔中國和田玉市場最大的份額。海關也統計過俄羅斯軟玉的年進口量,在500噸以上,市場佔有量僅次於青海軟玉。新疆和田玉礦山料的開採量只有100-200噸左右,籽料的年産量不足15噸。

  也就是説,新疆産的山玉和籽玉所佔市場份額不足15%,籽玉所佔份額不足1%,當然物以稀為貴。如果加上韓料,籽玉的市場佔有率就更低了。

  主持人:不同産地的和田玉,價格相差有多大?

  侯舜瑜:以同等檔次的手鐲為例,韓料的手鐲市場價大概是1萬-2萬元,青海料的是4萬-5萬元,俄料的要十來萬,新疆山料比較少見,一隻手鐲大概20萬-30萬元,最貴的是新疆籽料,一隻手鐲要70萬-100萬元。

  以一件70-100克左右的手玩件為例,青海料1萬元左右,俄料3萬元左右,新疆山料較少,籽料的要超過10萬元。

  

  為什麼市場上籽料多山料少?

  主持人:除了産地的區別,同樣是新疆料,山料和籽料的價格也是天壤之別。有些藏家認為,只有在河床中經歷千萬年沖刷淘洗磨煉出來的籽玉才是最好的。籽料是不是一定就比山料好?

  侯舜瑜:按照産出的地質成因,和田玉可以分為四大類,除了大家熟知的山料和籽料,還有山流水料,最近還有一種戈壁玉。

  山料是産于山上的原生礦,礦石埋藏于地下,未暴露地表,未經風霜雨雪,未經流水搬運。

  山流水料也稱半山半水料,有的山料在地質運動時礦石破碎,風化剝落後,被冰雪、雨水或泥石流等搬到了山腳下,在河流的上游河灘堆積下來,但沒被河水搬運到中下游,這樣的礦石就稱為山流水料。它的品質介於山料和籽料之間,所以有人叫它作籽料的母親,是籽料的來源。

  籽料就是和田玉山料經河流搬運、被水沖刷篩選後形成的,最後以單塊的形式在河床中堆積或沉澱。籽料因為經歷磨蝕、碰撞、滾圓,所以外形沒有棱角,就像一塊鵝卵石。越到下游,籽玉的塊頭越小,品質越高。籽料通常只有幾十克到幾千克,幾百千克的非常罕見。它的質地堅韌、細膩溫潤、光澤柔和、油性足,所以是和田玉中最具價值的品種。

  楊明星:現在行業內把籽料的價值推得很高,普遍認為籽料比山料好。但是不是籽料就一定比山料好?我覺得還是要客觀地看問題。

  首先,山料和籽料同源,只不過一個在山上,一個滾了下山。但滾的過程中就一定滾得好嗎?現在沒有人能證明這個問題。很多人認為,山料經過流水的長途搬運,在反覆沖洗、篩選的過程中優勝劣汰,留下的籽料堅硬緻密,也是裂紋較少的部分,但我覺得不一定。有玉石雕刻大師就曾經跟我説,其實很多山料比籽料好,因為籽料在滾下山的過程中經歷了多次的撞擊,造成了隱隱的裂隙,並不適合做細膩的雕刻。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籽料相對集中在新疆和田地區,其他地方很少,俄羅斯料也有籽玉,但數量相對較少。而且與山料相比,籽料的量非常少。商家如果要炒作山料很不容易,因為它的産量是無限的,但如果要捧籽料卻是很容易的,因為籽料的量很有限。我聽新疆的業內人士説過,開採最瘋狂的時候,一年籽料的産量就有上百噸,但政府限制開採以後,籽料一年的産量可能只有幾噸。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籽料並不一定就比山料好,優劣只不過是一個人為的選擇過程?但把山料和籽料放在一起,籽料看起來的確會細膩很多啊。

  楊明星:很多學者説籽料的顆粒比山料的細,但我不認同這種觀點。

  新疆有兩條主要的河流,一條叫玉龍喀什河,一條叫喀拉喀什河,翻譯成中文就是白玉河和墨玉河。白玉河這邊出白玉多,還出了很多青白玉,墨玉河那邊基本不出白玉,主要是青白玉。

  根據籽料的定義,只要是從山上滾下來滾圓了的都是籽料,青玉也是籽料,但是青玉就沒人搭理它。現在市場上炒的是籽料裏面的白玉,産量越小,價格越高。

  主持人:按照你們所説的,山料的量應該很大,為什麼現在市場上遍地都是籽料,反倒是山料的數量很少?

  侯舜瑜:現在市場上山料的數量的確不多,很多人都説,山料都被拿來假冒籽料了。天然的籽料是山料經河流搬運、沖刷分選後形成的,假冒的籽料就是人為地模倣這個河水沖刷的過程。天然籽料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現在的機器可以讓山料在模擬的環境裏連續滾上一年,也能將山料滾圓了。

  

  和田玉開採是不是真的很難?

  主持人:和田玉最近十年價格漲得這麼厲害,主要炒的還是一個資源稀缺的概念。現在新疆和田玉的開採是不是真的很困難?

  侯舜瑜:和田玉特別是新疆和田籽玉,産于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及兩岸灘地、舊河道中。經歷幾千年的開採,特別是十幾年來機械化的大規模開採,有些地方的河灘被挖到20米深,有些地方經多次翻挖,現在已很難開採到籽料了。

  楊明星:籽料的開採很簡單,我在礦區看到很多維族大爺,農閒的時候就扛一把小鐵釘耙子,蹲在河邊亂扒,誰都不知道哪有籽料,運氣好的話還是能夠找到一小塊的,這是最標準的開採方式。所以籽料不是開採難,而是數量少。

  後來也有用挖掘機挖的,也是亂挖,挖出一挖鬥的石頭後,每個挖鬥前面站3個人,就盯著挖鬥慢慢把石頭卸下來。他們都練就了火眼金睛,石頭裏面如果混雜有籽料,他們一眼就能發現。最高峰的時候,從河床到山邊上有5000台挖掘機在挖籽料,對自然的破壞很大,所以政府就出面限制開採了。

  開採山料則是直接用炸藥。我去過青藏公路旁邊的納赤臺三岔河玉石礦,應該算是交通條件最好的一個礦點,其他很多都藏在山腹裏。我們去的時候玉帶已經被挖出來了,老闆將整座山都承包了下來,用炸藥炸開隨便開採。

  這個礦點最高點海拔4230米。所産玉石以白玉為主,也産青白玉、青玉,個頭很大,白玉最厚的將近1米,單塊可達1噸多。

  之前説新疆白玉的産量少,主要是因為當地的地理條件險惡,又沒有修路,運送玉石只能靠毛驢馱。現在路修好了,大型機械都能上去了,再布上炸藥,半個山就被炸下來了。如果運氣好遇上礦脈比較粗的,一天出個幾噸、幾十噸都有可能,産量不算小。現在崑崙山還有很多山料開採不出來。

  主持人:如果開採難度小了,産量大了,那上漲空間以後不是會越來越小?

  楊明星:真正好的白玉料也不是很好找的,像納赤臺三岔河玉石礦這樣的好礦,幾百個礦裏也很難找出一個。

  新疆和田玉主要産于莎車、皮山、和田、于田、且末、若羌一帶,其中且末和若羌這兩個地方的條件好一些,挖掘機和炸藥上得去。但即使且末縣這樣比較好開採的玉礦,也要開吉普車顛簸6個小時才能到礦點。我到礦點一看,山坡都是70度的峭壁,海拔低一點的在3000多米,高一點的要4500米,在那裏呼吸很困難,開礦的人身體條件要很好才行。

  説和田玉稀缺,其實現在很多白玉都囤在倉庫裏,玉山商人時刻盯著市場,白玉的投放量一定要先看市場的接受度,市場不好的時候,投放儘量少一點,不管別人怎麼出高價,就是不賣,讓市場有個消化的過程,而穩定的價格其實對行業發展也是有利的。

  

  和田白玉原料價格

  40年漲了2000倍

  主持人:廣東人向來偏愛翡翠,十年前和田玉在廣東的價格非常便宜,即使是在偏愛白玉的北方地區,它的價格也不高。和田玉的價格飛升應該出現在最近十多年間,它價格漲幅有多大?

  侯舜瑜:這幾年和田玉瘋狂升值,價格瘋漲。以近似的一塊俄料青白玉牌子為例,2000年的時候也就2000元左右,從2005年開始上漲,到2009年漲到1.5萬元,此後價格瘋漲,到2014年已經可以賣到5萬元。

  和田玉特別是和田籽玉的價格漲得更厲害,近年來優質的1公斤原料達20萬元以上,最為優質的羊脂玉1公斤能達100萬元。一件籽玉挂件幾萬元是司空見慣的事。而在上世紀60年代,1公斤的籽玉也就50-60元;2003年底,一般的新疆和田玉籽料約2萬元/kg;到2004年下半年,價格漲到5萬元/kg;到2010年,上等和田玉籽料的價格已經是20萬-30萬元/kg。有些特別好的羊脂白玉以塊論價,已遠遠超過黃金的價格。

  山料的價格變動雖然沒有這麼瘋狂,但漲幅也很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新疆山料僅賣3-4元/kg;2003年市場上賣300-400元/kg;2005年,普通山料在礦山買是600-700元/kg,運到和田市為1000元/kg,運到烏魯木齊是2000-2500元/kg,到了上海、北京等地,價格漲到3500-4000元/kg。

  40多年的時間裏,新疆和田白玉的原料價格上漲了2000多倍,尤其是從2000年價格大漲至今,和田玉幾乎每年都以一到兩倍的速度在升值。即使是現在珠寶玉石市場出現了調整,但受影響的只是中低檔的和田玉,高檔的和田玉價格並不受影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