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郵票市場再度瘋狂

  • 發佈時間:2014-12-19 10:18:4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易玨  責任編輯:郭偉瑩

  原標題:文交所成為莊家的新平臺:郵票市場再度瘋狂

郵票市場

郵票市場

數據

數據

  時隔17年,郵票市場再度瘋狂,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莊家有了新平臺——文交所。

  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郵市突然逆轉 “飄紅”,很多郵票品種的價格幾個月之內連翻數倍。郵市的狀況到底如何?為何出現逆轉?行情是否能夠延續?

  瘋狂的郵市

  素有“郵幣卡市場風向標”之稱的“北京福麗特玩家郵幣卡交易市場” ,是亞洲最大的郵幣卡市場,位於北京北三環路的馬甸橋附近,因此,也被稱為“馬甸郵幣卡市場”。走進“玩家郵幣卡交易市場”,《中國經濟資訊》記者發現,市場內,熱鬧非凡,一片忙碌的景象。

  “進入新世紀,郵市‘冷’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從今年下半年市場似乎一夜之間火了起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資深郵商這樣向《中國經濟資訊》記者描述,9月到11月,各種類郵票價格大漲,成交量也逐日增大,尤其是2013年發行的各種小版票價格更是一路飚升。

  以去年發行的《中國古鎮》(一)為例,該郵票8枚/套,總面值19.2元,剛上市時市價僅19元,低於面值,最低跌至14元。今年9月開始,這套郵票身價出現飛躍式遞增,從20、25、35、40元上漲至現在88元;去年上半年發行的《母親節》小版張郵票,總面值9.6元,曾很長時間在15-17元徘徊,今年3月漲至130元,目前,線上售價高達250-260元,線下交易價處於190元的高價位。“有的郵票,50多天漲了6倍。”有商家提到今年的行情這樣説。

  莊家的新平臺

  首先,沉寂多年的郵市,緣何突然發力?“中國郵政集團‘增套、減量’相關政策的出臺,對郵票市場的行情影響很大。”江蘇省常州郵政集郵業務局行銷部主任倪旭東分析,我國新郵發行的思路改為增加新郵品種、減少每套總量,這樣雖然發行的總盤子不變,但郵票的收藏價值更高、空間更大。

  對此觀點,資深玩家齊越民也表示贊同,郵政集團增套減量的政策無疑是給郵市很好的政策支援。“郵政已經改為公司,獲得利潤才是首要的。既要保證公司利潤,又要升值,唯一的辦法是增套減量。每年將套數增至40套,每套發行量降為600-1000萬。我國地大物博,可發的內容非常豐富,根本不用擔心題材問題。例如:1993年只發17套,但每套5000萬,雖然已經過去21年了,很多票還打折。”

  其次,隨著房産投資、股票市場、黃金價格的不景氣,轉戰郵幣卡市場的投資者在不斷增多。“原來的收藏者都是幾千套收藏,目前,出手十萬套、數十萬套郵票的比比皆是。”上海盧工郵幣卡市場的資深郵商吳女士這樣跟《中國經濟資訊》記者描述。

  “文交所的上市是推動郵票價格爆漲的最重要原因。”有著20多年郵票收藏投資經驗的胡先生這樣告訴《中國經濟資訊》記者。繼南京文交所上市後,北京文交所和廣東文交所郵幣交易中心陸續開盤。文交所的模式是建立一個平臺後,推出一系列交易的品種清單,申請成功的會員如果擁有這些品種,就可以在電子平臺上掛牌出售。而有意購買的會員即可接單買下,交易後可以實物交割,也可以保存在文交所的倉庫,當然也可以再次挂單銷售。而文交所除了建立平臺和保管藏品外,最大的功能就是為藏品的真假與品相把關。這樣郵票投資商、中間商有了專業交易場所,郵品在這裡交易,猶如股票上市,供需關係展現得更為即時、直觀。這直接推動了第四季度郵票市場行情的上揚。

  文交所的上市可謂是一場革命,它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郵票市場多年的瓶頸問題。如場外大資金能否進入郵市的問題、郵票交割的技術難題、場外新人不敢進入,進來難出去,出去不再來的問題。此外還有郵票品相問題、運輸問題、誠信問題、保管問題、變現問題等。

  “未來市場資金會比現在放大數倍,因為在這個平臺沒有真假和品相的疑慮,而且藏品還多了融資功能。”據知情人士透露,近日,有銀行和基金正積極了解文交所的情況,一旦金融機構認可了文交所的交易價格,投資者就擁有了憑藏品向銀行融資的機會,文交所可能突破成為新的融資平臺。

  期待規範監管

  “貨是出去了,錢也賺了,但是我現在去投什麼呢?”這個月因4000版的《網路生活》小版賺了五萬多元的齊先生開始猶豫。“現在市場一片飄紅,但誰又敢保證不會一朝回到‘解放前’呢?”馬甸資深郵商張建國(化名)似乎更加理智。

  郵市上漲對於藏家來説本該是歡欣鼓舞的事情,但茫然與忐忑卻構成了小藏家的臉譜。郵市的風險警示仍然無法忽視,郵市自1997年一季度出現“井噴”式的高潮以來,一個在股市經常聽到的新名詞“莊家”在郵市裏誕生了。有著25年集郵投資史的劉先生向《中國經濟資訊》記者透露,“郵市莊家的手法,與其他投資領域沒什麼區別,無外乎是先大量囤貨,人為製造供不應求,等價格上去後再慢慢小量出貨賺取暴利。”

  知名玩家王璇認為,郵票的價值由社會需求決定,作為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郵票市場更需要社會財團、莊家來營造吸引社會民眾投資的環境。 “莊家”的出現,給一潭靜水的郵市注入了活力,“莊家”推出了“黑馬”,激發了人氣,使市場找到了炒作的題材。

  對於文交所的開盤,更多的投資者認為給“莊家”操盤、控盤、故意拉高價格提供了一個渠道。“同一品種線上上和線下的價格相差一倍,未免也太離譜。以虎大版為例,線上價格達到1000元的時候,實際價格500元都賣不出。”對此,四川省集郵協會資深集郵專家李煥輪(化名)表示,雖然近期整個郵市行情不斷升溫,但市場成交的熱點品種多是大資金在倒騰,真正的買盤並沒有出現。

  研究了十幾年郵市的韓先生則認為,郵市之所以暴漲,是“過江龍”式的資金在興風作浪,郵票的價值規律已被扭曲,借貨做空的風氣已經抬頭,市場發育不成熟,經營行為不規範,“莊家郵市”和線上交易都暴露出大量的問題。

  我國針對郵市的管理,相關部門也制定出臺了《集郵市場管理辦法》,但“辦法”僅僅是一個原則性的規定,缺乏操作性強的細則,因此,監督和管理的實質性措施較弱。同時,對於已經採取線上交易的郵票市場來説,用以往的管理辦法已經明顯不相適應。因此,資深郵商和集郵愛好者向《中國經濟資訊》記者呼籲,國家相關部門應儘快出臺與現在郵票市場相適應、且權責明確、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增強監管的有效性,夯實市場基礎,為市場下一步的健康前行提供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