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普洱:新茶賣不出價老茶無人接手

  • 發佈時間:2014-11-15 10:02: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蕭薔  責任編輯:田燕

  10月23日,廣州芳村茶葉城並沒有像往常那樣開門迎客,因為不滿物業方漲租金和收取高額市場推廣費,100多家商戶集體打烊。

  眾商戶對商鋪費用的強烈反應來自普洱茶市的風雲突變。“去年茶葉城裏一家店舖轉手,‘頂手費’高達120萬,當時行情好,大家也能接受,但今年行情太差了。這兩年普洱茶價格炒作過於瘋狂,東莞一地就貯藏了30萬噸的普洱茶,全國人民喝幾年都喝不完,看來崩盤是遲早的事。”

  據悉,普洱茶價格的“風向標”大益7542,每件42餅,每餅357克,前年的價格是4000元,去年漲到8000多元,如今又回落到3800元左右。

  風起于青萍之末,普洱茶佔芳村茶葉批發市場交易額的70%以上,而芳村的交易量佔全國普洱茶的六成,芳村的行情被稱為普洱茶價格的“晴雨錶”。今年入秋以後的新茶價格遠遠低於今年春季上市的新茶,同樣品質同一品牌的普洱茶出廠時間只相差幾個月,價格卻相差一倍甚至更多。新茶賣不出價,老茶無人接手成為當前普洱茶市場的普遍情況。

  普洱茶成為投資品

  千百年來,山間鈴響馬幫來,在“彩雲之南”的西雙版納和思茅,茶商把一些大葉種陳茶發酵後壓成餅,低價賣給貧困的馬鍋頭,馬幫從這茶馬古道滇藏線的南端出發,經大理、麗江、中甸、德欽,到西藏邦達、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達、拉薩,然後再經江孜、亞東,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800多公里。普洱茶在馬背上翻越橫斷山脈,經過半年路途的繼續發酵,到了藏區,成了酥油茶最好的配伍。馬幫消失,普洱茶仍舊銷往藏區、廣東、香港及東南亞,在國産茶市場卻影響式微。

  2005年3月,後來改稱普洱市的思茅市,發起“馬幫茶道·瑞貢京城”活動,茶商們披蓑戴笠,牽馬駝垛,扮成馬鍋頭,牽著120匹騾馬,馱著6噸優質普洱茶,沿著舊時馬幫進京的路線一路北上,當年10月抵達北京,轟動全國。普洱茶聲名大振,價格由此走高。

  2006年9月,昆明首屆中國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上,100克宮廷散茶拍出22萬元的高價。

  2007年3月,普洱茶價格開始飆升。“大益7542”從2006年的4000多元一件很快升至22000元,甚至一日三次提價。買者如過江之鯽,一塊七子茶餅拍出160萬元的天價。

  業內人介紹,普洱茶的炒作方法很簡單,一級經銷商先拿一部分貨出來以1000元一件的價格賣給二級經銷商,繼而以2000元一件的價格回購,再以3000元一件的價格出手,幾個反覆,普洱茶價格就被“炒”起來,價格暴漲的財富效應讓人們相信物以稀為貴,愛好變成了投資,大量熱錢投資進來,把一種普通飲品變成了投資品。在當時全國數百萬“普迷”心目中,普洱茶已是類似法國名酒那樣的高檔奢侈品,不分野生茶還是人工種植的臺地茶,逢普洱茶便收。

  2007年下半年,大崩盤開始,普洱茶價格持續下滑,普洱茶毛茶價格從2007年4月的每噸6萬多元跌到2008年的1萬多元。業內人士估算,此輪價格“雪崩”至少使國內的普洱茶市場蒸發150億元。

  普洱茶經歷2006年-2007年的“瘋狂”,2008年-2009年的“低迷”,從2010年開始“重生”。隨著外來資金介入,市場需求增加,2013年又現普漲。

  普洱茶已經不只是一種飲品,而是成為一種投資標的物。上月末,鄭州市鄭東新區的一家普洱茶店推出新業務,消費者買了茶葉,可以免費存儲在店內,每年可以拿到茶葉款20%的收益。目前在鄭州有很多類似的普洱茶倉儲、回購業務。另一家茶葉經銷商店則稱與臨近的商戶合夥建成數百噸存量的倉庫,在其處購買“有收益”的茶葉,起步價為5萬元,每年收益20%。

  “能喝的”不都是“古董”

  業內人士認為,去年的普洱市場雖有普漲,但與2007年的暴漲不同,漲的主要是野生品種普洱茶,出現兩極分化,臺地茶收購價格低廉而古樹茶高價難求。

  專家認為,和綠茶不同,普洱是“越陳越香”,在合適的儲存條件下,歷經時光自然醇化,陳化時間愈久,單寧含量愈高。普洱茶從原料來源大致可以分為兩類:臺地茶和古樹茶,臺地茶即人工種植茶,古樹茶則來自原生態喬木大樹型原料。兩類茶的營養價值差別不大,但口感截然不同。

  據普洱廠家介紹,雲南多數普洱茶茶廠都是依託自有茶園,或從農戶收購毛茶加工生産。所産普洱茶簡單包裝後批發銷售,或為外省茶商代工。自産自銷和代工的普洱茶價格都不高。普洱茶絕大多數還是作為飲品被喝掉,只有珍稀古樹茶和大廠家的高端舊藏品種才有收藏和投資價值。

  歷經歲月淘淥,雲南留存下來的古茶園歷歷可數。古時雲南少數民族種茶時雖有一定的規劃,但對茶樹生長的干預極少,只適當採摘和修剪,根本不翻地除草,古茶樹歷來都是依靠自然肥力生長,完全依靠近乎完美均衡的生態系統來免遭病蟲害的。古樹茶的枝幹上,還寄生著苔蘚、地衣、蘭花、螃蟹腳等植物。

  業內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古樹茶,是指原生態喬木大樹型原料,一般以300年為限才可稱為“古樹茶”,且都生長在深山老林中,經過時間沉澱,深度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內質豐富,口感厚重綿長,色香味俱佳。

  圈內人説:“臺地茶價格低,産量大;古樹茶原料有限,生態環境不可複製,價格也就高。許多普洱茶大廠商每年銷量達幾百噸,原料無疑主要是臺地茶。其高端品牌則往往採用臺地茶和古樹茶拼配而成。”

  普洱茶比較著名的茶山和寨子有:景谷、易武、攸樂、布朗、班章、南糯、動宋、景邁、邦崴、千家寨、鎮沅、無量山、動庫等十二個,一直有“班章為王,冰島為後”的説法。野生老班章古茶樹僅有300畝左右,每年真正的純料“老班章”普洱茶僅幾千斤。真正的冰島老寨古樹茶一年産量在8噸左右。

  近年來,以“冰島老寨”地名命名的冰島茶,已成為雲南普洱茶中的極品標誌之一。冰島老寨茶産自臨滄市雙江縣動庫鎮冰島老寨村,有著千年樹齡的冰島老寨古茶樹被視為冰島老寨古樹茶的正宗源頭。今年500年樹齡以上的冰島古樹春毛茶的價格飆升至每公斤近萬元,幹茶最高達每公斤1.8萬元,創出普洱茶古樹原料收購價格的歷史紀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