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西夏瓷器凸顯遊牧民族生活特徵

  • 發佈時間:2014-10-20 10:06:19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原標題:西夏瓷器凸顯遊牧民族生活特徵

西夏靈武窯黑釉剔花瓶

  西夏靈武窯黑釉剔花瓶

西夏塔兒灣窯白地黑花牡丹飛禽紋六係瓶

西夏塔兒灣窯白地黑花牡丹飛禽紋六係瓶

  宋、遼、金時期,北方地區的瓷業生産十分繁榮,而地處西北,先後與宋、遼、金並立的西夏王朝(西元1038年~1227年),其制瓷業亦很發達。以前由於文獻記載的缺失和資料匱乏,人們對西夏陶瓷生産面貌幾乎毫無認識。二十世紀80年代後,在一系列窯址調查與考古發掘資料的支援下,神秘的西夏瓷器才開始為世人所知。

  迄今經考古發掘的西夏瓷窯遺址主要有今寧夏靈武市境內的磁窯堡窯、回民巷窯以及甘肅武威的塔兒灣窯等,從窯址發掘和調查材料來看,西夏瓷業生産是在北方定窯、磁州窯、耀州窯制瓷的影響下,結合自身民族和地域的特色發展起來的,其中回民巷窯的産品主要受耀州窯的影響,以生産青黃釉刻劃花製品為主,而磁窯堡窯與塔兒灣窯生産的産品在製作工藝、釉色品種和裝飾技法上都有著宋、金時磁州窯類型瓷器的産品特徵。

  西夏瓷器造型按用途可分生活器皿、文房用具、娛樂用品、瓷塑及建築材料等,常見碗、盤、壺、瓶、罐、盆、燈、帳鉤、硯、鈴、牛頭塤等。其中有些器型,如扁壺、多係(二係、四係或六係)瓶、帳鉤、紡輪、牛頭塤等是適應党項羌人遊牧生活的特殊器型。以扁壺為例,其壺式可分兩種,較大者為西夏瓷所獨有的三圈足扁壺,壺腹兩側中間均有圓形圈足,底亦為圈足,腹側上下分別置兩耳或四耳,可正放或兩面平放,腹側有耳供穿帶,將壺繫於馬背,出行時裝水、酒,攜帶十分方便。另一種扁壺略小,器型與大型扁壺相似,但無圈足,腹側置雙耳,只為隨身攜帶使用。此外,多係瓶也是西夏瓷中比較有特點的造型,如塔兒灣窯出土的四係瓶或六係瓶,肩腹處飾四耳或六耳,耳部出棱,與北方其他窯場的帶係瓶相比,其係部明顯較寬,穿帶更為結實牢靠,應為適應党項羌人遊牧生活的需要而製成。而瓷帳鉤、紡輪等則是西夏缺乏金屬礦産,瓷器在社會生活中應用更加廣泛的表現。其他如禿髮人像,更是與党項羌人的禿髮習俗有關,史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在建國前就發佈過“禿髮令”,規定被征服地區其他民族的人民必須剃髮,“如三日不從令,許眾殺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