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翡翠收藏投資謊言詳解:冰翠之謎

  • 發佈時間:2014-09-12 09: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習人

  前段時間網路上突然熱炒一種名為“冰翠”的玉石,關於該“玉石”的由來一時也引起非常大的爭議。今日旭麟小編就根據手頭資料做個分析。

  首先,該玉石就外形來看與翡翠中頂級滿綠玻璃種十分相似,而事實上不少商販最早也是打著翡翠的旗號炒作,如來自緬甸新開發的“玉石品種”,與翡翠是近鄰,命名為“冰翠”或“玻璃玉”,有媲美翡翠的強勁增值空間等等。而隨著該玉石的相關數據披露,如硬度6、相對密度2.4-2.5、折射率1.5、貝殼狀斷口(事實上為玻璃的物理數據)等,這些都與翡翠的相關物理性質相去甚遠。

  因此炒家又出現了另一個版本“包裝”,産地從緬甸轉移到新疆,出現新的名字“蔥嶺玉”和“歷史由來”,如最早有記載于唐朝,由商人從絲綢之路傳入中土大唐,後來莫名斷絕,直至今日重新尋找到礦源云云。

  這種“玉石”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滿色翠綠或艷藍色,加工前有整齊的貝殼狀斷口,明顯的氣泡、流動構造。有經驗的讀者稍看便知,其實這就是玻璃的特徵構造。一般天然玉石很難有如此艷麗的綠色和藍色,從顏色上看就有一股濃烈的人工味道。貝殼狀斷口在單晶體寶石中比較常見,但在多晶體結合的玉石類基本不可見,如此整齊劃一也就只有人工燒制的玻璃符合。另一個特徵就是十分典型的氣泡,甚至肉眼就清晰可見。天然寶石中有氣泡的非常少,通常只有琥珀、天然玻璃才具有,基本上出現於人工合成或人造的寶石中,如此典型的氣泡就預示著所謂“冰翠”並非天然品,即使是從理論上最接近的天然産出的玄武玻璃在外形、顏色、內部包體也與“冰翠”差距甚大。

  綜上分析,所謂的“冰翠”實際上就是人工製成的新型玻璃,商家在各種圈子裏流傳的各種傳説、故事、增值潛力都是徹頭徹尾的騙局,甚至炮製出高品滿色鐲子已價值數萬元,某次車禍受損的“冰翠”佛坐像價值兩億等等虛假炒作和宣傳。而利用的無非就是消費者對相關專業知識的缺乏了解、對小投資大回報的熱衷還有那媲美頂級翡翠的誘惑。至於坊間出現的所謂鑒定證書多來自沒有國家正規質檢認可的“托”,一定要認清偽證書和假證書。

  翡翠一直以來都廣受消費者喜愛和推崇,特別是在如今高品質翡翠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關於翡翠的倣冒品與謊言就不會停止,只會不斷推陳出新,甚至未來市場上還會出現人工合成的翡翠。作為商家應該誠信經營,提高專業水準,而消費者平時需多看多了解,能夠拒絕“誘惑”,總之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