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明青花收藏警惕黑三代

  • 發佈時間:2014-08-12 09:44:29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劉英傑  責任編輯:習人

  

文/劉英傑

  歷史上但凡富麗堂皇彰顯文治的盛世王朝,在瓷器製作方面都會留下驚艷后世的瓷中珍品。但事有例外,在明代青花瓷收藏中,有一個“黑三代”禁區。即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官窯生産的青花瓷器,幾乎都是民國倣造,在收藏中應多加注意。儘管從文獻記載上看,這段時期不論官、民窯器都曾燒造青花瓷器,且數量不少,但傳世品中至今未見一件署年款的官窯瓷器,所見瓷器均為民窯所産,即便如此,因為這三朝青花瓷器與大明宣德青花也有諸多不同難以鑒別而多有贗品面世,故學術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稱。

  青花官窯“空白期”是因正統、景泰、天順30餘年,政局動蕩,使得經濟生産受到影響,再加上瓷器品類是帝王愛好的投射,景泰藍等新工藝的運用進而影響到官窯生産。物以稀為貴,正因為如此,才有收藏者以收藏到“黑三代”明青花為終極目標。

  所以,對待明代青花瓷器收藏愛好者來説,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瓷器的收藏應該多加注意,並且有兩條原則:第一,號稱“黑三代”官窯青花者必是贗品無疑,眾多規模巨大的考古發掘並沒有發現可信的標本面世;第二,號稱“黑三代”民窯青花者要多加鑒別,因政局不穩,經濟衰落,景德鎮的瓷業生産受到很大影響,即便是民窯也很難獲取青花燒造的“蘇麻離青”釉料。

  “黑三代”民窯青花主要從四個方面來鑒別賞玩:首先是器型,資料表明,這一時期出現了帶座器物,這是對元代造型的復古。常見的器型有罐、瓶、碗、碟、爐等,多為民窯器。罐類的器口,正統時與宣德形狀相同,景泰至天順時的則和成化時上收下闊式相近。

  其次是胎釉,釉色白中閃青,光亮、玻化,多泛水青色,膩白甚少,有的加醬色釉口。到天順朝時,釉質細平滋潤,釉面光潔,多數器物釉底溫潤平滑。這個時期的呈色劑以含鐵量較低的國産青料為主,偶爾看到摻和蘇麻離青的作品。所發現的青花發色濃艷,著色濃重處有鈷鐵斑現象。

  最後是紋飾和款識,這個時期的青花瓷多采用元代和明代早期常見的一筆點畫技法,繁簡有序,筆意粗獷飄逸,風格隨意率真,畫面佈局簡潔,疏朗。常見的有人物故事、商人逸士、仙山樓閣、琴棋書畫等內容。紋飾中孔雀牡丹、纏枝蓮菊、松梅竹雲龍、麒麟紋比較多見,蕉葉、蓮瓣回紋和水波紋是這一時期常見的輔助裝飾紋樣。另外,這時期的瓷器釉層較厚,青花顯得朦朧、圖案不太清晰,青花色澤時有暈散現象。款識上,在傳世品中常看到的“大明天順年制”紀年款,應為嘉靖、萬曆或天啟、崇禎時期的偽托款識。民窯中有天順年款的器物書“大明天順年制”或“大明天順年造”的兩行六字款,應為民國倣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