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26日起,新修訂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正式施行,也被稱作“跨境理財通2.0”。
“跨境理財通2.0”實施以來,運作順暢有序,市場反應良好。從參與人數看,“跨境理財通”快速擴容。今年3月至10月,參與跨境理財通的人數共新增約5.2萬人。截至今年10月末,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數量達12.54萬人,包括港澳投資者5.22萬人、內地投資者7.32萬人。從理財規模看,今年2月末,境內銀行辦理資金跨境匯劃金額僅為152.83億元;而截至今年10月末,這一數字已增至952.16億元。短短8個月時間,大幅增長超五倍,而這背後,正是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沃土的實力與潛力。從投資産品看,存款産品依然備受青睞。
“在‘跨境理財通2.0’平穩順暢推進的基礎上,香港金管局會適時探索進一步優化措施。”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近期表示,“跨境理財通”豐富了大灣區內居民的投資選擇,在促進金融市場發展、提升居民投資便利性和保護投資者權益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跨境理財通2.0”實施以後,多家中外資銀行積極推進相關産品的擴容與服務升級。在“南向通”額度分配方面,目前可投資的産品包括非複雜投資基金、低至中高風險的債券、人民幣、港幣和其他外幣存款産品。不過,不同銀行間對可投産品仍有一定區分。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渣打銀行已將“南向通”的理財産品增至550款,涵蓋中高風險的主要投資股票市場的基金以及低至中風險的債券;星展銀行也宣佈“南向通”理財産品種類將增至超過220種。
多家銀行更是推出高息産品吸引客戶。工銀亞洲、渣打香港等均針對美元定期存款推出了1個月、3個月的高息優惠。
一位外資銀行的副行長表示,近期中國內地客戶對高息定存、固定收益的金融産品的需求變得旺盛。客戶中“南向通”的投資大多流向存款類資産。高凈值客戶更重視資産的安全性,理財態度變得更偏穩健,希望通過多元化的資産配置分散風險,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儘管銀行渠道展業火熱,但“跨境理財通”仍有痛點待解決。一名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表示,“跨境理財通”的一大難題是投資者教育,“目前投資者對跨境理財通産品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
近期,某外資銀行進行的一項有關跨境理財通投資顧慮的調查中,“缺少專業投資顧問團隊支援”和“對離岸市場的産品缺乏了解,難以做出投資決策”成為阻礙投資者投資最關鍵的兩個問題。
記者獲悉,不少銀行的跨境理財通業務團隊挂靠在個金部、個數部、零售部等零售金融相關部門下。銀行支行網點理財經理和工作人員對於“跨境理財通”業務的辦理經驗還有待提升。
作為一個高速成長的藍海市場,“跨境理財通2.0”既顯現了投資魅力,也呈現了當前跨境理財産品的短板及跨境投資市場中存在的問題。據悉,銀行將逐步打通堵點、解決難點,在産品供應端不斷提供多元化的跨境投資品類,並優化銷售端相關安排,與港澳銷售機構合作,為內地投資者舉辦産品投顧活動,提升銀行渠道的客戶留存率與轉化率。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