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行的背景下,一股將存款“搬家”至各類資管理財産品的熱潮悄然興起。
然而,這一轉變,雖看似順應了市場追求更高收益的需求,但其背後所潛藏的風險卻不容忽視,尤其是當投資者對資管産品的底層資産結構、投資策略及潛在風險缺乏深入了解時,僅憑收益率高低盲目決策,無異於在金融市場中“裸泳”。
今年債市的繁榮景象,無疑為這股遷徙潮添了一把火。銀行理財、債券基金及保險資管産品紛紛加大對債市的投入,産品收益顯著提升,尤其是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已突破3%,遠超同期銀行三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水準,這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促使他們紛紛將存款“搬家”。
然而,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這一點在資管産品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許多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時,對産品的底層資産結構知之甚少。
以一款顯示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3.28%的某穩健型理財産品為例,儘管其宣傳中強調大部分資金投資于低波動的固收類資産,但按照央行近日的提醒,這類産品之所以能實現超過3%的年化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可能依賴於加杠桿操作,這無形中放大了産品的利率風險。一旦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尤其是回升時,這些産品的凈值可能會遭受較大幅度的回撤。
更為重要的是,存款收益看似低於當前平均的理財收益率,但它是存款人確定可以獲得的收益率;資管産品的收益率是不斷變動的,投資風險大於存款,其相對較高的收益率是通過承擔價格波動風險換來的。
央行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如發佈專欄文章解釋資管産品收益率背後的風險、點名批評部分中小金融機構的國債交易行為等,都透露出央行對於校正債市風險的決心。這些舉措不僅揭示了當前債市可能存在的泡沫風險,也提醒投資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到資管産品的複雜性和潛在風險。
在這個打破剛性兌付的新時代,資管産品再也不是那個“低風險高收益”的溫室花朵。面對産品凈值的波動,投資者也不再享有過去的剛性兌付保障。這也要求投資者必須提升自身的金融素養,學會理性看待産品預期收益率與實際收益率的本質差異及風險,樹立更加科學、理性的投資理念。
于投資者而言,要承擔“買者自負”。在選擇資管産品時,應充分了解産品的底層資産、投資策略、風險等級等資訊,並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作出決策。同時,也應關注市場動態和政策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市場風險。
于資管産品的管理人而言,則要做到“賣者盡責”。不能為了規模,丟失職業道德。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