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少數大學生“懶到家”:沒課不起床 吃喝叫外賣

  • 發佈時間:2016-02-14 08:25:32  來源:山西晚報  作者:賈蔚然  責任編輯:張明江

  外賣在生活中迅速興起,而且外賣的形式也變得多樣化,不僅可以電話訂購,也可以在網上訂購。在大學校園,外賣小哥的身影也成了一道熟悉的風景線。

  外賣在大學校園中到底有多受歡迎呢?大學生為何要叫外賣呢?在高校放寒假之前,記者走訪了省城3所大學,一天之內,6個女生宿舍,3個男生宿舍,共有52名同學,有9名同學點了外賣。

  1 在學校男生比女生叫外賣頻率高

  “今天有點偏辣啊。”推開一個大二女生宿捨得門,一股子飯味。6人間宿舍,有4個人都在吃著外賣。“我們還沒有下課就在網上訂了外賣,一下課就能吃上飯了,天氣太冷了,哪都不想去啊,趕緊回宿舍。”宿舍一女生説,另外兩名同學去食堂吃飯了,因為她們家裏經濟條件不好,食堂的飯菜更實惠。記者了解到,她們其中3個人點了麻辣拌,一份是7元,1個人點了大米和宮保雞丁,一共是10元。“其他宿捨得人有人每天都叫外賣,都不去食堂吃飯,太懶了。如果沒課,除了下樓拿外賣,可以一天都在宿舍床上待著。”

  記者在另外一個宿舍看到也有女生正在吃外賣食物。“在冬天,我除了早飯,其餘兩頓基本都叫外賣。”女生説完,打開自己的手機通話記錄讓記者看。“飯”這個字就是外賣,這個字在通話記錄裏出現的頻率很高,時間也比較固定,連續好幾天都是不到12點和不到7點有往出打的通話記錄。她説,這家飯店是上半個月發現的,味道很好,而且分量足夠。

  男生宿舍也是如此嗎?記者來到大三電腦專業的一個宿舍中,4個人各自盯著電腦螢幕,桌子旁邊或者垃圾筐內都堆放著一個吃完的飯盒。因為全神貫注,他們根本沒有時間理會記者。其他宿捨得一名同學説,他們在打連線遊戲,必須得集中注意力,不然一個人失誤就會毀了整個團隊。他説,“他們如果下午第一節沒有課,中午就會打遊戲,叫外賣就是必須的了,一共就4個人,肯定沒人給捎飯。”

  當然也有許多同學不曾叫過外賣。“我們又不是老得不能動了,為什麼要叫外賣呢,我們還很年輕。”學生小馮從來沒有叫過外賣,她覺得那樣會使自己變得懶惰,學生就應該多跑多走。小馮的作息很規律,幾乎每頓飯都要在食堂吃。“不僅我這樣,我還讓我的好朋友和我一樣,沒有十分特殊的原因就不要選擇外賣,相跟著一起出去吃多開心。”

  據了解,在學校,男生比女生叫外賣頻率高,因為男生花錢大手大腳而且要打遊戲沒時間出去吃飯。“在臨近考試的時候同學叫外賣的也會比平時多,因為那會課少了,基本就在宿舍待著復習,要抓緊時間看書,所以會叫外賣。”

  2 選擇外賣的原因各不相同

  在記者走訪中發現,學生們選擇外賣的原因都不太相同。有的因為天氣原因叫外賣,有的因為要打遊戲叫外賣,有的因為做兼職叫外賣……

  同學們都表示,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也不會叫外賣,只有極個別人會成天叫外賣。“我們的生活費是有限的,外賣通常會比食堂貴一些,大部分學生都比較節儉,所以不會總叫外賣,但如果有事,外賣確實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一名學生説。

  張同學就是有特殊原因才總是選擇外賣。“如果食堂在晚上9點仍開門,我肯定會去食堂吃飯的。”他在學校附近的一家商鋪打工,晚上9點才能回到學校,那時食堂已經關門了,因為宿舍有門禁加上身體勞累,不想再出去覓食,不得已只能叫外賣來吃。“我就叫最便宜的那種,有時候是一碗麵,有時候就是一份蓋飯。倒是可以出去吃,但那樣花銷更大。打工本來就是因為想掙點錢,不能這麼浪費掉。”張同學和記者在電話裏説道,此時的他還在打工,沒有顧得上吃午飯。

  像張同學一樣情況的,不在少數。他們中間有的甚至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能繳清自己的學費,也有同學就在校園內做兼職,比如圖書館、食堂、體育館等。

  排除這些自身原因,外賣的量大味美也是不可忽視的。外賣老闆説,競爭這麼大,學生又不是什麼大款,最基本的“好吃”肯定是要滿足的。

  3 學校附近小飯店最受青睞

  百度外賣是一種線上訂餐服務,去年一年的學生訂單只有5%。百度外賣的負責人稱,他們主要面對白領市場和住宅市場,還沒有在學校開發和推廣。“我們提供的肯定是有品質的外賣,學生可能會選擇更實惠的外賣,比如學校周邊小飯店。”

  記者在大學附近打開某團購軟體,搜索附近的美食,發現前面幾家價格都挺實惠。有米飯、麵條套餐……記者撥過去3家電話,其中兩家是夠3份起送,還有一家是買夠29元可以免費外送。

  從學生口中得知,學校周圍的小飯店最是火爆,有的甚至沒有門面房,只有一個攤位,但是價格優惠,可以接收外賣訂單。某家不知名的小飯店在1月20日這一天送往學校的套餐就高達34份。飯店負責人説,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點餐的學生更多,可以上百份。他説,“送得多了,就可以省些人力和物力,我們也就能多掙幾塊辛苦錢。”

  學校附近的小飯店宣傳做得也很足,從學校旁邊的巷子穿過,記者手中就多了幾頁宣傳單。除了考試培訓的,就是飯店的宣傳單了,好幾個宣傳單上都寫著外送兩個大字。其中外送費為10元、8元、5元不等,甚至還有免費的。學生説,免費的很正常也很多,學校周圍那麼多飯店,味道差不多,當然要選擇免費的,畢竟大家錢不多。

  4 老師建議多去食堂吃飯

  “有誰在宿舍叫過外賣呢?”全班46名同學,有20個人舉起手來。山西大學的董老師在班級裏提出這個問題,發現叫過外賣的人還不少。同學們説,自己並不是每天都叫,只是偶爾懶得去食堂排隊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才會選擇外賣。董老師説,他自己也叫過外賣,還是因為天氣惡劣的原因。

  學生住校,宿舍肯定不能做飯,所以解決吃飯問題,肯定需要外出購買。學生休息時間有限,尤其是中午,叫外賣確實可以應急。“叫外賣就和吃速食麵一樣,不能習慣成長期行為,偶爾吃幾次就好。”董老師和記者説道。他建議同學們還是要多去食堂吃飯,因為那裏飯菜衛生有保證,而且總坐在宿舍不動也不好。他説,“且不説坐著不活動會讓身體機能有所下降,在中國吃飯是一種禮儀,也是社交的一種方式,總不和同學相跟著吃飯,不做交流會沒有集體榮譽感。”

  從經濟、衛生、健康、社交等方面考慮,董老師建議同學們沒有特殊原因,儘量都去食堂吃飯,這才是大學生活。

  ○延伸採訪

  這些一次性餐盒,衛生嗎?

  白色污染,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詞,其中,一次性餐盒就屬於白色污染。學生叫外賣,肯定需要一次性餐盒來盛放。但是,這些一次性餐盒乾淨嗎?

  一次性餐盒是塑膠食具,遇高溫會變形,甚至散發出有毒物質。雖然毒性微弱,但是長期食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記者在幾家餐館中看到,外賣都會徵求顧客的意見,需要袋子還是餐盒,袋子免費,餐盒普遍為1元。樣子也是五花八門,有透明的,不透明的,有的上面寫著“可降解飯盒”“環保飯盒”,有的底部標著數字。

  這些一次性餐盒的衛生有保障嗎?記者就此問題諮詢了山西省衛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員。

  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指以聚苯乙烯樹脂為原料,經過高溫加熱熱熔後加入發泡劑製成片狀材質,再進行二次加熱成型製成快餐盒等食具。“在食物的溫度到65℃以上,一次性發泡食具中所含的毒素就會析出,凝結在食物上面,長期食用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市民要注意,選擇有QS標誌的餐盒。”工作人員説道。如果沒有QS標誌,就用手來識別它的品質,脆弱的餐盒,沒怎麼用勁就能撕開的肯定不是合格的餐盒。

  工作人員提醒,儘量不要使用一次性餐盒,它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它的不可降解性對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不得已使用了一次性食具,大家千萬不要直接使用它來加熱,否則危害會更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