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一位援青幹部家書:孩子別怪爸爸“不定期失蹤”

  • 發佈時間:2016-01-20 10:12:3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于達日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上海援青幹部劉衛東和兒子。資料照片

  編者按:“爸爸和180多位伯伯、阿姨來青海,就是想改變這裡的面貌,讓這裡的人們生活得更幸福……”日前,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了一封上海援青幹部劉衛東寫給兒子的信。

  3年前,第二批援青幹部182人從全國各地相聚青海湖畔、崑崙山下。他們克服了重重的工作和生活困難,給當地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和變化,他們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封家書,充滿著對妻兒的思念與內疚,但更多的是對那片土地的留戀與不捨。現刊發此信,以饗讀者。

  親愛的孩子:

  這個春節,爸爸可以陪你下圍棋,帶你出去玩了。先給你寫一封信,讓媽媽幫著念。2013年7月,我離開上海時,你還在上幼兒園,不太懂事。你也許會奇怪,在你和媽媽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經常“不定期失蹤”,一年見不到幾次。你老問爸爸去哪兒了?什麼時候才回來?別埋怨爸爸,我們是去做了一件很值得、也很有意義的事情。

  你現在上小學,是個小大人了,很多事可以和你分享了。上海對口支援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大前年我們17個人來到果洛,我和潘伯伯在達日縣,要工作三年。

  你上幼兒園時就喜歡看地球儀,找中國在哪,上海在哪。我們國家太大了,一些地方仍比較落後。你看,達日在青藏高原,這裡海拔超高,“白雲踩腳下,伸手把天抓”。剛到這裡時,我們這些來自平原的人根本不習慣。空氣稀薄,氣壓太低,米飯、麵條怎麼煮都感覺煮不熟。睡不著是家常便飯,到了冬天和春天,不要説爸爸這些外地人了,當地上班的伯伯也睡不好,有時一晚上只能睡著一兩個小時。

  可是,當地老百姓祖祖輩輩就生活在這裡,爸爸和全國各地180多位伯伯、阿姨來青海,就是想改變這裡的面貌,讓這裡的人們更“嗨皮”(幸福)。

  你上幼兒園時就接觸電腦了,還可以在網上下棋。可你知道嗎?在這裡,別説小孩,很多大人都不知道電腦、網路是什麼東東(東西)。我們跑遍全縣10個鄉鎮的學校,發現只有一個圖書館、一個電子閱覽室,而這也是牧區老師和孩子們的最愛。看著和你年紀相倣的小朋友渴望了解外界的眼神,爸爸找到上海奉賢區熱心公益的人士,為達日縣5個學校捐款建起了多媒體教室。建成那天,孩子們激動地點著滑鼠,眼睛睜得大大的,爭先恐後地圍在一起看電腦,這比你在圍棋比賽中獲獎更讓我滿足。

  在上海,當你生病了,我們把你送到醫院,請很棒的醫生看病。這裡看病可沒那麼容易,哇加大叔是滿掌鄉牧民,幾年前得了白內障,後來失明,再也不能放羊養家。家裏缺錢,語言不通,他從沒走出過達日的大山,也不知怎麼治病。我們到上海新華醫院求助,2015年7月,醫院專家和志願者帶著手術設備來達日,共做了30例白內障復明手術,都成功了。當哇加大叔揭開眼上的紗布看到老伴時,他笑著流下了眼淚,不停地説:“真沒想到,看東西能這麼清楚,好亮堂,真感謝上海專家。”

  這些年,奉賢區醫療專家團共為2000名牧民進行過義診,捐了很多醫療設備、藥品。上紅科鄉衛生院已有40多年,比爸爸的年紀還要大,過去很破舊,經過支援項目改建後完全變了樣,院長昂保伯伯説:“有在夢裏的感覺。”

  上海的夜晚到處燈火通明,綵燈五顏六色。果洛一些地方供電還不正常,一些辦公室經常停電,開不了電腦,發不了傳真,手機充電都是難題。停電後,我們要用發電機發電,燈泡一會兒明一會兒暗。這時大家趕緊聚到一起給手機充電,打開電腦處理工作。當然,現在用電正逐步改善。

  在你看來,上海夠大吧?達日的面積比兩個上海還要大,到處是大山,從縣城坐車到最遠的下紅科鄉,一趟就要大半天。在鄉鎮工作的叔叔阿姨到縣城開會要跑山路,也很危險。為了讓他們少跑路,我們從上海奉賢區爭取援助,建成網路視頻會議系統,這在果洛可是第一個!

  青海牧區的酸奶可好喝了,為了讓牧民伯伯多賣錢,我們幫直卻村建起專業合作社養奶牛,前年底第一次給136戶社員“發紅包”,平均每戶7800多元,伯伯們像過節一樣開心。

  我們在果洛修路改水、建學校和醫院,這裡的條件越變越好,前面説的只是一小部分。

  孩子,你出生是早産,身體單薄。兩年多來,爸爸很少陪你。前年11月的一天,你半夜發高燒接近40度,把媽媽急哭了,趕緊把你送到醫院。我在果洛也很擔心,卻顧不上你,覺得對不住你和媽媽。

  我們節假日很少回去,第一年國慶節,展今今姐姐來青海看爸爸,給我們唱了一首她自編的歌:“爸爸沒有休假,請北風捎來幾片雪花;爸爸放心不下,請雪花看看他的娃娃;娃娃的眼睛眨也不眨,等著爸爸回家。青海是個高原的地方,那裏還在下雪嗎?走在山路上千萬要當心吶。出去三年不要牽掛,一人在外注意身體,女兒會好好地學習,快快長大;女兒特別特別地想您,盼望著我們全家團聚的那一天……”當時許多爸爸都聽得落淚了。孩子別擔心,我們在這裡挺好的,你和媽媽不要牽掛。

  你是個男子漢,等你長大了,首先要自食其力,要是能幫助更多人就更好了,相信你會理解現在的爸爸,將來也會更棒!

  愛你的爸爸

  2016年1月于達日

  (本報記者張志鋒整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