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女兒同城寄月餅 父親怒斥:懶到要別人代勞

  • 發佈時間:2015-09-25 16:08:09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黃爹爹,您有快遞包裹。”9月23日,家住武漢洪山區名都花園小區的黃爹爹,收到女兒從漢口快遞來的一盒月餅。他當即給女兒打電話,“不就隔一條江麼,還懶到要別人代勞?中秋節不回來就算了,寄什麼月餅,我和你媽又不缺一盒月餅。”沒等女兒過多地解釋,黃爹爹便挂了電話。

  中秋節臨近,月餅成為這幾天快遞業務中的“大塊頭”。記者諮詢武漢多家快遞公司得知,與父母同處一城,通過快遞給父母寄月餅的子女,並不在少數。

  女兒盡孝提前快遞來月餅

  黃爹爹今年66歲,以前在荊州當過公務員,退休後隨兒子定居武漢。9月23日給他快遞月餅的,是其住在漢口新城小區的女兒,女兒女婿均在一家印刷企業上班,平時比較忙,一年過江來看父母也就五六次。

  收到女兒快遞的月餅後,黃爹爹雖然嘴上説不高興,但內心還是蠻理解的。他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現在年輕人都忙,工作和生活壓力也大,所以不敢奢望子女常回家看看。”但黃爹爹認為,重要節假日,尤其是像中秋節這樣的傳統節日,他還是希望與兒孫一起團聚,這樣才有家庭的溫暖和節日的氛圍。

  根據黃爹爹提供的號碼,記者撥打了其女兒黃女士的電話。黃女士稱,她給父母快遞月餅,並不等於不準備回家。她和愛人都在同一個企業上班,中秋節不能同時休息,只有國慶節才能一起回家看父母。“送月餅肯定是要在中秋節前才最為孝敬,總不能等到國慶節再提著月餅到府吧?”

  家住武昌梨園醫院的段婆婆也稱,住漢陽的兒子和住東西湖的女兒,最近分別通過快遞送來月餅,她和老伴都有點想不通,“住在同一個城市,還搞快遞,這傳出去恐怕別人會笑話。”

  快遞月餅30%是寄往同城

  9月23日中午,郵政速遞漢口常青花園片區收發點,快遞員方岩告訴記者,武漢市內的月餅快遞業務主要是客戶之間的禮尚往來,其次是年輕人郵寄給父母等親人的。

  武漢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王繼東介紹,月餅包裹大約30%是同城郵寄,其中很多屬於子女寄給父母。武漢申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工作人員稱,現在年輕人很時尚,往往直接在網上拍月餅,用支付寶下單,填上詳細地址後,月餅很快就可快遞到父母手中了。

  在華師讀研究生的文同學説,她在京東花138元拍了兩盒月餅,分別寄給了在江夏的父母和男朋友的父母,“現在送禮表達心意,比以往方便多了。”

  王繼東分析,選擇給父母快遞月餅的,以80後、90後居多,大部分60後、70後還是希望親自到府向父母表達心意。畢竟,傳統的中秋佳節,中國人就盼望全家團圓。

  有人叫好也有人認為不妥

  昨日,記者在一個以80後、90後為主體的QQ群進行線上調查,有六成網友表示,今年中秋節給父母快遞了月餅,其中有2人與父母都住在武漢城區。參與討論的網友,大部分贊成給父母快遞月餅這種方式,“既表達了心意,也節約了時間。”

  33歲的謝先生是一傢俬營企業的老闆,家住武昌華僑城,父母住漢口堤角,平時他只要有時間,就會帶上妻子兒子去看望父母。9月21日,他在給公司的客戶快遞月餅時,順便給父母和住在黃陂的岳父母,分別快遞了一盒高檔月餅。

  父親收到快遞的月餅後,感到非常稀奇,就打電話問,“你不是經常開車來麼?怎麼還快遞月餅?”謝先生心裏明白,父親心疼冤枉花了快遞錢,但他卻認為開車費時費力,如果坐地鐵去,要轉幾次,不是很方便,而通過快遞投寄,10塊錢就解決了。

  給父母快遞月餅,有人叫好,也有人認為不妥。“孝敬父母要真心實意,怎麼能當做任務去完成?”不少年長者認為,父母一年到頭就盼幾個節假日與子女團聚,如果本應見面的機會被快遞代替了,勢必會淡化親情,給老人們帶來心理落差。

  專家聲音

  常回家看看

  才是最好的孝道

  湖北省心理學會高級心理諮詢師舒聞銘認為,從子女的角度來講,快遞月餅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符合當今年輕人在快節奏生活下的心態。但從父母的角度和人情世故的角度來説,這種快遞月餅的方式有“完成任務”之嫌。

  “傳統節日,禮到心到,但對父母家人,人到了才是心意到了。”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馮桂林認為,年輕人現在的傳統節日意識不是很強,再加上工作壓力大,如果確實抽不出時間到府看父母,倒可以理解。但如果本來有條件到府看望父母,就不應該草率表達自己的孝心和敬意。

  馮桂林建議,子女應該通過中秋等傳統節日,常回家看看。送月餅等禮物只是一種形式,傳統的節日還是需要團圓的氛圍,子女應該盡可能抽出時間去看望父母,多陪他們聊聊天、拉拉家常,這樣才是最好的孝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