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留學生:美國學生眼裏中國學生是一群被寵壞的孩子

  • 發佈時間:2015-08-31 08:08: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我一度非常焦慮和消沉,直到有一次考試,我發現身邊的美國同學竟然在偷瞄我的試卷時,我的心境才有了改變

  □在美國同學眼裏,中國學生是些被寵壞的孩子,不樂於和當地學生交流,也不嘗試多了解美國的社會文化,雖然也有成績很棒的,不過多半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為了更好地融入美國社會,我有意識地選了美國歷史、政治這些美國學生愛選的課,儘管這對我來説是一個挑戰,但是通過努力,我有了更多接觸美國學生和美國文化的機會

  -------------------------------------------------------------------

  編者按:近幾個月來,連續有留學生涉嫌犯罪的消息傳回。這些案例讓有志於早早把孩子送出國的家長膽戰心驚:匹茲堡聯邦檢控官5月28日對15名中國學生提起訴訟,指控他們在SAT、GRE、託福等考試中採用欺詐手段,收買槍手來替考。如果罪名成立,有可能面臨幾十年的監禁和幾十萬美元的罰款。

  洛杉磯當地時間6月18日,3名中國留學生因校園暴力被控酷刑折磨罪、綁架罪等6項刑事重罪,可能面臨無期徒刑的處罰,同時還有多名涉案中國留學生在逃。

  據公安部6月29日消息,已經與美警方聯手偵破中國籍留美女大學生邵童在美被殺案,並將作案後逃回中國的犯罪嫌疑人李向南依法逮捕。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畢業生、中國留學生李夢龍,涉嫌在美毆打同胞並參與違法組織“城管幫”,7月15日此案宣判,李夢龍被判處1年監禁,並支付賠償金。

  ……

  這些案件的主角多是中小學就被父母送出國的留學生。低齡留學雖然流行,但其中的隱憂也漸漸顯現。如何避免這種不成材反成囚的悲劇,如何讓父母血汗錢不要白花,如何讓小留學生獨自在外仍能度過一個充實向上的青春期?本期編輯部請來今年哈佛大學的新鮮人劉宇民講講他的小留學生之路。

  -------------------------------------------------------------------

  初到美國就是一隻小菜鳥一步步找回自信

  在國內初中一畢業,我便來到美國,開始了小留學生生涯。從小我並不是一個通常國內老師眼中的乖學生,甚至有些調皮搗蛋,我當時上的都是國內當地很不錯的學校,成績也還是中等偏上,但是絕對算不上是所謂的“學霸”。

  剛到美國時,我在一所寄宿高中讀書。那是一所在山上的學校,環境優美但是有些偏遠,而且中國學生很多,大約有15%。從學校開車到最近的商店也需要20分鐘,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它和我曾經想像的美國高中是完全不一樣的。學校嚴苛的管理制度,沒有讓我感受到我所嚮往的“美式自由”,食堂提供的飯菜經常就是很硬的墨西哥玉米餅。一開始還覺得不錯,但過了幾天我就開始懷念中國菜了。還記得當時看到宿舍有人從校外叫披薩外賣,可是那時的我竟然連怎麼打電話叫餐都不會,所以我最期待的就是有親戚來看我時給我帶的速食麵。因為語言障礙和完全不同的課程體系,我只能失望又吃力地對付著課業。雖然我的個性偏外向,但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國人”,還是無法很好地融入到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當中,這一切的一切讓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失落和茫然。在這樣的情形下,我自然而然地喜歡和自己的同胞經常待在一起,從而失去了和老師以及當地的美國同學語言上的交流和溝通的機會。

  第一個學期結束,我拿了6個B,這對於獅子座的我來説,還是很傷自尊的。我一度非常焦慮和消沉,直到有一次考試,我發現身邊的美國同學竟然在偷瞄我的試卷時,我的心境才有了改變。其實我並不介意他偷瞄我的試卷,我只是驚詫于這個平時語言好、體育好,在社團也是風雲人物甚至還模倣和嘲笑過我的美國同學現在竟然也要看我的卷子!頓時,我找回了我的自信。

  美國同學眼裏中國學生是一群被寵壞的孩子

  在寄宿高中時的生活非常有規律,但是我並不喜歡這種時間被強制分配的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於是10年級的時候我轉學到了一個位於市區的走讀高中。走讀高中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讓我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我也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積極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活動。這所高中的華人學生更多,多達百分之四五十。在這裡中國學生往往有自己相對比較封閉的圈子,他們不太愛和美國同學打交道,也不愛參加那些社團活動。

  我曾經問過美國同學,在他們的眼中,我們這些中國同學是什麼樣的。他們多半是覺得我們都是些Spoiled kids——就是被寵壞的孩子,不樂於和美國當地的學生交流,也不嘗試多了解美國的社會文化,雖然也有成績很棒的中國學生,不過還是讓人感覺他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在美國高中裏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Prom——也就是畢業舞會,通常高中畢業的男女學生一定會在這個舞會中有所互動,也有很多男女同學通過這個機會向心儀的對象表白,可以説Prom是整個高中4年生活中最後一次精彩呈現的意義非凡的活動。

  這本來是中國學生很好地進入主流圈子的機會。

  但事實上是,每年我們學校學生會都為準備這個Prom而付出很多,如果是在美國當地學生比率高的學校,這種舞會都是一等大事,入場門票非常好賣,可是在我們的學校,因為中國學生多,票卻很難賣完,最後舞會也是慘澹收場。

  融入美國學校主流圈子讓他們改變偏見

  儘管我轉到的新學校還是中國學生扎堆,但是此時的我因為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了一個更清晰的願景和方向,所以我開始明白融入美國的社會和文化的重要性並且為之付諸許多實實在在的行動。

  在課業方面有老師建議我上AP課——就是大學預修課程。由於中國學生在數學、物理、化學類理科科目有優勢,在選課時這類科目是很受中國學生歡迎的,而為了更好地融入美國社會,我有意識地選了美國歷史、政治這些美國學生愛選的課,儘管這對我來説是一個挑戰,但是通過努力,我有了更多接觸美國學生和美國文化的機會。

  在課外活動方面,老師建議我去參加辯論賽。因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必須是一個口才了得的“演講家”。

  我一開始也有些膽怯,覺得怎麼可能做得好呢?以我對自己的評估,我參加中文辯論賽都有難度,更何況用英文。不過,我還是選擇了去接受這個更大的挑戰。為了準備好辯論,我每個月都要讀將近2000頁的人文社科和歷史資料,而辯論的題目從“核武器問題”到“美國國家安全局是否應該對民眾實施監控”這類枯燥而晦澀難懂的題材。在變成現在的口齒伶俐之前,囧事也是很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某次辯論賽臨近結束的時候,裁判員直接叫停,然後和我説“請説慢點,事實上我完全沒有聽懂你在説什麼”,我當時的難堪和沮喪大家可想而知。可是這類事件發生得多了,調整一下心態,每一次的挫敗反而給了我更多的經驗和積累,讓我變得越來越從容,越來越淡定。

  除了辯論賽,因為我喜歡政治,所以老師還推薦我去加州眾議院議員趙美心辦公室實習。趙美心是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性國會議員,也是我的貴人。我每天下課後驅車1小時趕到到議員辦公室,處理的儘是諸如接電話這樣的瑣事,但就是因為這些瑣事讓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州政府的運作體系,也正是因為我踏踏實實地把這些瑣事做好了,所以我的上司主動將我的實習期從3個月延長到一年。就比如當時被熱議的奧巴馬支援同性戀法案的事件,早在加州通過類似法案的時候,大量對此法案不滿的民眾打電話到議員辦公室要求其作出解釋,我作為實習生總是首先被推出來當炮灰,但我從沒放棄和退卻過,接多了這樣“情緒激動”“惡言相向”的電話,我的內心反而被磨煉得更加寧靜和堅韌了。

  在積累了一些政治常識和增加了更多自信以後,我也開始想要利用自己的拍攝特長和政治敏感來做些什麼,從而來影響我所處的社會群體。我發現隨著美國亞裔族群的快速增長,亞裔族群的投票率反而是下降的,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投票選舉權和爭取自己的社會權益息息相關,所以我聯合志同道合的朋友製作了一個視頻,內容就是呼籲亞裔積極行使投票權,告訴大家這不是事不關己,而是和所有的亞裔群體的切身權益相關的。這個視頻完成後,我把它上傳到youtube上,獲得了13萬的點擊,還吸引了包括NBC在內的主流媒體關注。我做的也許只是一件微小的事,但是我為我曾經能為改變這個世界付出過努力感到自豪。

  我很慶倖當初選擇了一個走讀學校,讓我有更多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學業以及這些課外活動。在我的時間分配上,也許參與社團和社會活動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學習時間。我雖然每天都非常忙,但是感覺很踏實。由於課堂裏外接觸的大多是美國同學,我和他們之間的交往、交流、溝通越來越順暢,越來越真誠,我也還是那個真實的我。而美國同學一旦開始了解我了,他們對我也很友善,改變了以前的偏見,對我越來越尊重。同時他們對中國文化也充滿了好奇,喜歡和我們交往。所以,只要有意願、有意識地去認識、尊重和參與美國當地的社會和文化,最終我們是可以融入當地並且做得遊刃有餘的。

  給想要低齡留學的父母及學生一些建議

  1. 出國留學並不是你們逃避國內學習的出口,你只會比在國內過得更辛苦。

  2. 你必須懂得逼迫自己改變對自己不利的處境,哪怕你要忍受異樣的眼光,哪怕你要忍受異常的困難,但是你只有這樣做,才能戰勝自己。

  3. 把孩子送出去了,給予他們足夠的經濟資源,他們不一定會吸收當地的養分好好生長,還是要看他們獨立自主能力夠不夠強。

  4. 孩子在當地最好能有個“導師”可以引導幫助融入異國的社會。

  5. 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關心孩子,因為有些孩子在國外有種被父母拋棄的感覺,在這種心態下,很容易受到同儕的影響,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6. 和中國一樣,學校在大都市的誘惑比在鄉村多,對於自製力弱的學生不建議選擇大都市的學校。

  7. 寄宿學校是比較保險的選擇,但是也很有可能讓學生覺得無聊而不喜歡美國。

  8. 和中國學生一起混不是不好,不過對於誘惑一定要學會説不,要不然很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違法的境地。

  9. 課外活動是融入美國文化一個很好的機會,建議多多參與。

  10. 一開始對於美國同學的嘲諷要學會忽視,因為衝突對彼此都不好,尊重對方,對方也會開始尊重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