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德媒稱”海歸“掀回國創業潮:中國機遇比美國多

  • 發佈時間:2015-08-26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道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網站8月24日刊登題為《理解中國》一文。文章稱,企業家哈裏·王(音)坐在上海東平路的一家咖啡店裏。這裡曾是法租界,單行道兩側矗立著法國梧桐。

  在這裡,金融中心上海看起來幾乎還是100年前的樣子。只有東平路上的時裝店和豪車提醒著人們,中國已經創造了一場經濟奇跡:6輛保時捷卡宴、3輛寶馬、兩輛賓士E級轎車和一輛陸虎攬勝。

  上世紀50年代末還有大約4500萬中國人由於惡劣的生存條件饑餓致死。但之後,人們從田間走進工廠,從農村涌入城市,實現了兩位數的經濟增速並且減少了5億貧困人口。

  文章稱,中國經濟今年只需要增長7%。可就是這個不那麼高的目標也被很多人認為幾乎無法實現。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面臨下滑,出口行業也同樣如此。中國股市已經出現暴跌。政府嘗試通過上千億美元救市。股市24日再次大跌。

  文章稱,下一場危機會否源自中國,世界為此擔驚受怕。

  但在上海的這家咖啡店裏,企業家王卻在電腦上展示著一家他剛剛投資了數百萬元人民幣的軟體企業。他説起了和他一樣曾在美國加州矽谷的網際網路公司賺取高薪的朋友們。他們是程式員,畢業于美國的頂尖大學,他們在矽谷的別墅位於地球上最舒適的一角:乾淨的空氣、醉人的美景、完備的基礎設施和私立學校。

  王説:“儘管如此,我在美國認識的中國人,50%都回國了。”

  他當然不是為了上海的霧霾和交通擁堵而來。吸引他的是對中國經濟疾速增長的信心。

  他説:“成立公司並像阿里巴巴那樣迅速上市,這只在中國才可能實現。我們這裡有13億人,而且人人都想消費!”

  文章稱,這聽起來不瘋狂嗎?全世界的人都在議論中國即將走向衰落。短期出現的危機跡象也是無法否認的。歐洲央行委員會稱,上海和深圳的股市下跌可能會“産生比預期更大的破壞效應”。

  但這並沒有嚇退辭去國外頂尖職位的中國精英,因為他們確信,在祖國,一切才剛剛開始。哈裏·王等企業家相信,中國經濟為他們提供的機遇比美國還要更多。

  文章稱,理解中國和中國人,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是否已經成為歷史尋找答案,這或許令人困惑。就連哈裏·王的母親也對兒子辭去臉書網站的工作回國感到不滿。回國後,王已經向網際網路初創公司投資了3000萬美元,收益相當可觀。

  不過,要了解中國經濟活力能保持多久,研究中國能否發展具有競爭力的網際網路經濟這一問題或許比出口業現狀更能得到答案。

  幾個月前,當麥肯錫諮詢公司的5位中國問題分析師討論中國未來能以何種速度增長時,所有問題都被擺了出來:獨生子女政策造成了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削減了中國的勞動力;中國的工資水準飛漲,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國家大量修路建機場,在建築和鋼鐵製造業創造了數百萬就業崗位,但這種飛速發展卻導致了債臺高築和環境污染。

  經濟學家們最終一致認為:如果中國希望未來實現更可持續的增長,經濟就必須轉型。而其關鍵在於提高生産率。

  文章稱,生産率是勞動和資本以外的另一要素,提高生産率可實現長期增長。由於中國的勞動力減少,資本不似過去充足,必須提高中國勞動人口每人平均創造的價值。在中國內陸的工廠,大批工人還在手工為木質玩具鑽孔,它們不可能成為中國的未來。即便工資繼續提高也不可能,必須用機器替代人力。而人力今後應進入其他行業,比如網際網路。

  王毅(音)也是一名網際網路企業家。他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完博士學位後,在谷歌公司的加州總部研發分析網際網路用戶行為的産品,這是一個高薪職位。現在,他回到國內,因為他也對中國這個巨大市場抱有信心。

  他開發了一款中國人學習外語的手機應用程式,並被蘋果公司評為年度優秀應用。他的公司市值已經超過1億美元。他説:“不會再有人錯過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

  文章稱,這就是結構轉變。

  3年前,工業還在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中佔最大比例。而如今,服務業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依照中國政府的想法,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提高。

  文章稱,中國政府提出了實現未來經濟增長的“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金融、醫療、教育——這些領域在中國的發展都比較落後。它們都應進入網際網路並在那裏快速增長。

  中國一家紙媒在報道中寫道,數字化之於中國就如工業革命之於歐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