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富人青睞非洲狩獵産業:當地政府年收上億美元
- 發佈時間:2015-08-18 08:48:47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責任編輯:胡愛善
辛巴威是狩獵者的理想之地,因為當地需要依靠狩獵增加經濟收入。在當地狩獵每日需交費1000美元,每獵捕一頭大象需額外交費1.1萬美元。
【國際】揭秘歐洲富人青睞的非洲狩獵産業
“當你感到孤獨時,抬頭望天,曾經的獅子國王都會指引你前進的方向。”這是電影《獅子王》裏老獅王木法沙在臨死之前對小獅子辛巴説的一段話。
如今,因為人類活動,獅王被獵殺的事件正不斷在辛巴威等國家發生。
2015年7月6日,美國明尼蘇達州牙醫帕爾默在辛巴威萬基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殘忍地獵殺當地明星獅子塞西爾(Cecil),引起全世界輿論的憤慨和譴責。
但是,僅僅三周後,另一位在匹茲堡經營女性健康診所的醫生西斯基(Jan Seski)就在社交網站上,放了他自稱用弓箭殺害的斑馬、非洲水牛、鴕鳥等動物合照,炫耀自己的勇武,再一次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
為什麼這些人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一次又一次獵殺動物呢?
野蠻的富人遊戲
“對很多西方人來説,狩獵是勇武挑戰大自然的象徵,在海明威好幾本小説中都能看到這樣的描述,我們在幼年時期,吉姆·科比特上校在印度獵殺食人虎的傳奇故事讓人熱血沸騰。”在網上參與了聲討帕爾默獵獅行為的荷蘭記者赫斯特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
事實上,早在幾百年前,起源於非洲的白人殖民者狩獵就被稱為“富人遊戲”。
英語中的“狩獵遠征”(Safari)一詞是19世紀末從斯瓦西裏語裏引進的外來詞,指深入非洲荒蠻之地的狩獵。歐洲和美國的富豪和貴族們認為,在非洲和亞洲大陸獵取當地稀有動物野獸的頭顱或犄角,是他們挑戰自我、征服大自然的象徵。因此,深入非洲荒蠻之地狩獵曾是歐洲貴族的保留娛樂節目。
例如1911年在尼泊爾的一次遠征中,英王喬治五世獵殺了21隻老虎、8頭犀牛和一頭熊。不過近代歷史上名流獵人中,戰果最“豐碩”的要數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他在1909年前往非洲,一次就獵殺了多達11000隻動物。
如今,這項遊戲依然吸引世界各地的有錢人奔向非洲大陸。
在那些國際狩獵場裏,殺死一隻獵物的許可證價值往往高達幾萬美元,加上相關的服務費,花費更加巨大,有時會遠遠高於獵物本身。而且,已經形成一條完善的産業鏈,從狩獵場、職業嚮導和追蹤手、私人飛行器運營商、獸醫、食物供應商、肉類加工商、標本製作商、打井隊到野外動物攝影公司,應有盡有。
荷賽攝影獎得主大衛·錢斯勒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尋找各種狩獵俱樂部的蹤跡,他發現這些獵手的目的並不是獲取獵物並出售,而是享受狩獵、追逐的樂趣並將獵物作為紀念品,製作成標本永久保存。
例如,在2013年,美國電視臺主持人梅麗莎·巴赫曼就在社交網站曬出在南非狩獵時與被射殺雄獅的合影,導致南非網民向政府請願,要求將梅麗莎驅逐,並禁止其入境。
經濟效益讓當地政府難以割捨
由於市場巨大,狩獵在非洲已經形成一條不可撼動的産業鏈,非洲很多國家的當地政府都允許外國遊客和本國居民在特定場所和條件下狩獵。
根據《美國國家地理》的統計,目前對外開放“獵場”的非洲國家有23個,包括尚比亞、辛巴威、坦尚尼亞、南非等國家。這些國家的當地政府認為,狩獵是一項利潤豐厚的合法産業,每年可為政府帶來上億美元財政收入,這些收入理論上應被各國用於維護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
辛巴威大學學者彼得·林德西曾指出,辛巴威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在這個每人平均GDP不及美國1.8%,溫飽尚未解決的國家,政府拿不出太多錢來保護野生動物,面對狩獵業一年4000萬至6500萬美元的稅費貢獻很難説不。
其中,以獵殺獅子的價格最為昂貴。
根據國際動物保護組織2013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所有狩獵活動中,獵獅是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相關收益佔全非洲狩獵總收入的17%,獵殺一頭獅子的價格在35萬元人民幣左右,還不包括製作標本和嚮導等費用。但是,不少獵手不惜一擲萬金,體驗獵殺“叢林之王”的感受。因此,這種過剩的商業需求嚴重影響非洲獅的數量,因為一個世紀以前,非洲的獅子數量有20多萬頭,目前僅剩下3萬頭左右。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北美地區負責人傑弗裏·弗洛肯憤怒地表示:“只剩下這麼點兒獅子,任何人都不應該將槍口瞄準它們,為了保護而去獵殺聽上去就是個矛盾,而實際上這就是一對矛盾。”
除了獅子,非洲這片土地上最受獵手歡迎的還有其他四種動物:大象、犀牛、獵豹和野牛,它們並稱“五大獸”。而且目前非洲每個國家和地區狩獵的價格並不同,會跟著季節和數量做浮動。據媒體報道,南非一家提供狩獵服務的機構的“價目單”顯示,大象需要6萬美元,白犀牛一般10萬美元以上,黑犀牛則要30萬美元。
如何制止野蠻獵殺
獅子塞西爾的死已經引起全世界的公憤。
目前,網上已有超過100萬人的簽名請願,呼籲停止合法狩獵獅子。辛巴威政府表示,塞西爾遭殺害後,辛巴威公園暨野生動物管理局等執法機構,開始廣泛調查狩獵業,“取締並杜絕違法狩獵活動”。
非洲其他國家則呼籲加強國際合作,例如肯亞去年推出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大對非法攜帶野生動物的懲處,包括罰款和入監。
此外,目前已經有多家航空公司表示拒絕運載大象及獅子等動物的戰利品,其中包括阿聯酋航空、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和維京航空等。
一些名人也積極參與保護動物。如英國哈裏王子正式結束10年軍旅生涯,在2015年6月前往非洲多國推動生態保育。肯辛頓宮稱,哈裏王子將前往奈米比亞、南非、坦尚尼亞和波札那,專注于保護犀牛和大象的工作。哈裏將“完全嵌入”包括護林員等在內的保育員工中,與他們以同樣的輪班制度工作,以同樣的條件住宿。
但是,監管機制不完善讓一些在非洲的狩獵行為遊走于灰色地帶,正如此次帕爾默射殺獅王,成了一場説不清楚是否取得合法狩獵執照的羅生門。雖然非洲國家不斷強調對動物保護越來越重視,加強國際合作,但對於某些特定區域的狩獵管制非常棘手,辛巴威大學學者彼得·林德西認為目前仍沒有統一國際協定,讓很多事情無法執行。
1911年,當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從尼泊爾獵殺了21隻老虎後凱旋時,儼然化身成一位勇敢而強大的君主。然而一個世紀後,當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從非洲打獵受傷而歸時,迎接他的只有民眾的質疑和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