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小夥假扮美女網戀騙財20萬 稱女性身份令其獲關愛

  • 發佈時間:2015-07-30 08:22:53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裴曉蘭  責任編輯:張明江

  張某出庭受審。

  90後男子張某冒充妙齡少女在微信上與琥珀商人宋先生談戀愛,並以患病等藉口向對方要錢。10個月內,宋先生給未曾謀面的“女友”轉賬50多次,共計20余萬元。昨天,西城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3年。

  被告人舉止頗顯女性化

  昨天上午9時50分,張某被法警帶進法庭。他戴著眼鏡、身穿緊身褲,滿臉紅色的青春痘,走路時步態很是輕柔。張某的聲音尖細很像女生,回答問題時思路清晰,淡定而從容。

  張某于1990年11月出生,現年24歲,遼寧省瀋陽市人。起訴書顯示,張某大學文化。但張某稱,他只上過一年大學。“當時我在北京,有家教工作。我覺得上學對家裏負擔太大,就主動退學了。”

  據檢方指控,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張某編造女性身份,通過微信與琥珀商人宋先生聊天,雙方建立所謂的“戀愛關係”。隨後,張某編造患病需要用錢等藉口,向宋先生索要錢財50多次,共計20余萬元。

  檢方認為,張某已構成詐騙罪。

  父母變賣家産為兒還款

  對於詐騙罪的指控,張某當庭認罪。

  張某的辯護律師在法庭上提到,張某起初冒充女人是為了買琥珀得到優惠。在和宋先生聊天過程中,他得到了宋先生的關懷和關心。“這種感覺對於張某來説是難得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他因自己的性格孤僻問題導致朋友很少,整天蝸居在家;由於其父母缺少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經常遭到父母的責備。”律師認為,張某得到了久違的關心和關懷,受寵若驚,所以繼續以女性身份交往。

  律師還提到,張某在2008年獲得遼寧省高中生化學競賽一等獎、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二等獎,並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化工大學,出來後能為社會做貢獻。而且張某是家中獨子,張某家境非常不好,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父親患病。但在案發後,家人變賣了房産和幾乎一切值錢的物品,給兒子籌錢退賠。

  記者了解到,目前,張某的父母已經賠給宋先生15萬元,並承諾一年內陸續再給宋先生10萬元。宋先生已出具諒解書,表示不再追究張某的刑事及民事責任。

  法庭當庭作出判決,張某因如實供述,積極退賠,從輕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

  ■講述

  被告人 女性身份能令其獲關愛

  張某供述説,2014年4月,他在網上加了琥珀商人宋先生的微信,並自稱是1992年出生的女孩“姜薇”。對此,他解釋稱,他覺得以女性身份買東西,可以取得一些優惠。在和宋先生聊天的過程中,張某起初是諮詢貨品資訊,後來開始聊家裏的事情,還以“姜薇”的身份説了自己上學時候的真實故事。

  “我發現女性的身份讓我得到了重視和關懷,得到了愛,所以我就一直這樣和他交往。”張某説,兩人慢慢成了朋友。除了微信聊天,也打電話。隨著深入了解,宋先生對“姜薇”有了好感,他們建立了“情侶關係”。

  張某説,起初他沒想騙錢。2014年6月,他想參加一個語言學習班,但家裏不太支援,他也不知道怎麼開口和父母要錢,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宋先生。在微信上,張某説自己的同學家裏有事,想向宋先生要1萬元,宋先生很快用支付寶轉賬。之後,張某開始不斷向宋先生要錢,編造“姜薇”患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理由。

  被騙者 僅聽聲音分辨不出性別

  宋先生20多歲,因平時多數買家都是女性,他最初對“姜薇”的身份就沒設防,“僅憑聽到的聲音,我沒有懷疑過對方的性別”。

  宋先生的證言顯示,他給“姜薇”匯錢後,對方又來要錢,他便抱怨説“我還沒見過你人呢”,結果“姜薇”立即從微信發過來4張照片,並承諾馬上見面。宋先生一看對方年輕漂亮,就又相信了,繼續匯錢。宋先生説,“姜薇”收到錢後曾向他表白,他同意了,“在沒見面的情況下,我們就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

  宋先生説,此後,他和“姜薇”一直聯繫,但是依舊見不到面。因長時間見不到“姜薇”,2015年初,宋先生要求“姜薇”證明自己不是騙子。此後,一名自稱是“姜薇”鄰居家的弟弟“小豪”加了宋先生微信,並告訴他“姜薇”沒有騙人,人已經昏迷住院。

  實際上,“小豪”也是張某冒充的。2015年3月15日,“小豪”來到北京找宋先生,跟宋先生待了幾天。因感覺“小豪”的聲音和“姜薇”很像,在反覆回想兩個聲音後,宋先生感覺被騙了,向警方報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