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六旬老人移植年輕人心臟後喜歡上漢堡和薯條

  • 發佈時間:2015-07-08 08:25:42  來源:東方網  作者:王穎  責任編輯:張明江

  心臟移植手術風險大麼?供體心臟要怎麼保存呢?心臟移植後,前主人的“記憶”也會跟著移植嗎?……

  昨天上午,由寧波市科協等單位舉辦的以心臟移植為主題的中美科普連線活動在寧波市科學探索中心舉行。美國紐瓦克貝斯以色列醫療中心的卡馬喬博士和她的團隊通過遠端視頻技術向200多名寧波學生展示了心臟移植手術最精華的部分。

  一位來自效實中學的同學説起他的感慨:“心臟那麼努力,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揭秘手術

  傳統冰鎮法只能保存4-6小時

  新方法能讓心臟在體外跳動12個小時

  現場,展示了植入人工心臟(機器泵)和心臟移植這兩類手術。對學生們來説,心臟移植顯然更神秘。手術怎麼做呢?

  視頻中,接受手術的是男孩Robert,此前,他已經接受了人工心臟手術。這次,終於等來了合適的心臟。和中國一樣,由於供體有限,在美國心臟移植手術只能滿足1%病患的需求。

  “這是保存供體心臟的冰箱,我現在打開了。大家看,心臟仍然在有力跳動。”現場,大家忍不住驚奇地叫著。

  卡馬喬解釋:“這是一個革新的保存心臟的方法。我們用泵連接著,可以帶這顆心臟去任何地方,至少12個小時。如果用傳統注射鉀溶液和冰鎮的方法,最多只能保存4-6個小時。年輕人的心臟可以保存更久,年紀越大,保存時間一般越短。”

  隨後,卡馬喬放上了足夠多的冰塊,降低心臟的新陳代謝,再取下機器泵,放在了手術臺上。

  移植可以開始了。

  一台完整手術一般不到一小時

  二次手術的病人要9小時

  手術開始,Robert的胸腔被打開。畫面有些血腥,一些女生捂住了眼睛,不過很快適應了。

  “這是Robert跳動的心臟,上面還連著一個泵,現在我們要把心臟取出來。”卡馬喬解釋著,大家看,上麵包括肥靜脈組織這些我們會連接著。

  很快,原來的心臟被移除了。而在腎移植手術中,原來的腎臟往往會保留在體內。

  “把新的心臟移植到體內,需要連接五個地方,按先後順序是肺靜脈、心臟下端的下腔靜脈、心臟上端的腔靜脈、肺動脈、主動脈。”

  具體怎麼連接呢?“在縫合肺靜脈時,先用藍色的縫合線縫上幾針,起到定向作用,因為在心臟放進去的時候,心臟可能會移動,把需要縫合的地方,都用線做一個標記。然後再把所有需要縫合的部分進行全面縫合。”

  怎麼算完成手術呢?“大家看,當主動脈也完全縫合好,心臟就開始自行跳動。我們會關閉體外迴圈機,再進行胸腔縫合。手術完成後,病人馬上就會覺得好了很多。”

  現場響起了一片掌聲。

  “平時一台完整的手術要做多久呢?”一個女孩子好奇地問。

  “很好的問題,時間差別很大。”卡馬喬詳細解釋,“一般少於一個小時,縫合5個連接不超過50分鐘。但如果這個病人之前做過其他心臟手術,可能需要9個小時。因為要應對疤痕,還有出血問題,醫生必須很小心。”

  連線問答

  整個視頻連線過程中,寧波學生可以隨時提問,美國醫生直接回答。孩子們上演了“搶話筒大戰”。

  心臟移植了,“記憶”會帶過去嗎?

  “細胞是有記憶功能的。我非常關心,心臟移植後,原來主人的記憶會帶到新的身體裏嗎?”這樣的提問,讓現場很多人都笑了。畢竟,在大多數人看來,記憶是由大腦來“保管”的。

  讓人意外的是,卡馬喬的答案卻是——“我認為這是真的”。

  “有個60歲的人,移植前,飲食習慣很健康。移植了25歲年輕人的心臟後,突然間只喜歡吃漢堡和薯條。我聽説過很多這樣的故事,我覺得這是真的,不是編出來的。為了保證隱私,供體的家人和受體是不可以接觸的。我們還聽説這些故事,接受心臟的人,品位方面會變得很奇怪,接近於捐獻者。”

  “平時怎麼注意保健心臟呢?”

  團隊中的一位醫生建議:日常保健的話,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運動,運動不能過多,不然會有害。定期去醫生那裏檢查。

  有了人工心臟,原來的心臟會變懶嗎?

  有個女同學搶到了話筒提問:“依賴機器泵、人工心臟這樣的設備,心臟會不會變得越來越懶呢?”

  卡馬喬説:“安裝機器泵,能給心臟細胞創造更好的環境,幫助細胞變好,幫助恢復,不會變懶。”

  “那以後機器泵能取走嗎?”

  “很少有病人可以拿走,我們一直在做這個研究。在我20年的職業生涯當中,只有一次移除,那個病人後來又活了半年。我不知道,不移除的話,他是不是能活更久。”

  “那機器泵會受到電子設備干擾嗎?”

  “目前還沒這樣的案例,微波、手機輻射這些都不會影響現在的設備。但是,有一點,不能再做核磁共振檢查。”

  移植排異反應概率大嗎?

  “把別人的心臟植入體內,排異反應概率大嗎?”

  “排異反應是非常常見的。不過,可以放心的是,嚴重的排異反應比較少見,能夠導致死亡的少於1%。從數據看,第一年的存活率是90%左右,70%的人能活10年以上,15%的人能活20年甚至更久。”

  “如果身體排斥外來器官,會把原來的心臟再換回來嗎?”

  “答案是不能。原來的心臟功能已經不好了。如果有嚴重的排斥反應,我們會用機械設備讓病人先活下來,爭取等到下一顆合適的心臟。這樣的情況,五六年可能發生一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