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玉林狗販子致電愛狗人士:準備很多狗等你來買

  • 發佈時間:2015-06-17 14:08:54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由於多次遭鄰居舉報,楊曉雲將養狗的地方搬到了一處爛尾樓中

由於多次遭鄰居舉報,楊曉雲將養狗的地方搬到了一處爛尾樓中

每到飯點兒,狗狗們都著急地圍著楊曉雲

每到飯點兒,狗狗們都著急地圍著楊曉雲

志願者小顧(右)將救出的狗轉移到安置地

志願者小顧(右)將救出的狗轉移到安置地

  去年玉林狗肉節天津老太花15萬高價救狗今年只攢夠了5萬元玉林狗販子最近電話不斷—— “準備了很多狗等你來買”

  65歲的天津愛狗人士楊曉雲最近很忙。

  距離6月21日的廣西玉林狗肉節越來越近,她決定再次趕赴千里之外的南中國,即便迄今只攢到五萬元救狗費。

  這幾天,玉林的狗販子不斷地找楊曉雲,原來去年她曾在當地花15萬元高價買狗。聽説她今年還去玉林,他們提前談合作,“準備了很多狗,等你來買”。

  除了以買救狗,楊曉雲還意識到拉橫幅、街頭阻止吃狗肉的法子行不通,“我想通過養狗基地、素食館這樣溫和的方式,傳達愛狗理念”。

  自1995年開始,楊曉雲的救狗之路越走越遠:為養狗,她賣掉兒子的婚房;為了救狗,去年在玉林花15萬高價買狗……今天,她已養狗3000多只。

  準備在玉林建養狗基地和素食館

  電話鈴聲又響起來,楊曉雲放下手中的筷子,拿起那部螢幕已模糊的手機,大聲講起來。每天和狗打交道,她習慣了大聲説話。

  電話那頭是玉林的狗販子:“準備了很多狗,等你來買。”去年,楊曉雲高價買下來360隻狗和幾十隻貓,花了15萬。於是,今年很多狗販子提前表示,希望再次合作。

  這樣的電話,最近多得讓楊曉雲都接不過來了。她也想好了對策:“上次沒經驗,今年統統按斤買。”

  楊曉雲不是有錢人,去年那15萬元多數是在救狗現場臨時打電話求來的錢。今年,她手頭上只有5萬元,不過仍堅信在最後關頭能收到更多愛狗人士的救助款。

  其實,楊曉雲即將開啟的玉林之行不僅僅是救狗,還打算在當地建一個養狗基地和素食館。如今,基地大院已安排妥當,素食館位置也選好了。

  這背後是她去年玉林歸來後的思考:當地人吃狗肉是歷史的沿襲、經濟落後等多方面原因形成的,拉橫幅、去街頭阻止吃狗肉的行為行不通。“我想通過養狗基地、素食館這樣溫和的方式,讓當地人接受我們的文化,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傳達愛狗的理念。”

  “只要我活一天就管它們一天”

  第一眼看到楊曉雲,臟兮兮的衣服,淩亂的頭髮,身上還不時散發出味道,任誰也想不到她出身於書香門第,大學畢業。

  1995年,楊曉雲的丈夫去世。經歷喪夫之痛後,她最初是想幫助貧困大學生,誰知一些受助學生路上碰見她竟然連招呼都不打。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收養了只流浪狗,産生了深厚的感情,“它知道報恩”。記得2011年,當得知薊縣的一個留檢所裏上百隻狗缺乏精心照顧時,楊曉雲從天津坐幾個小時的車趕過去,只為給它們喂食。最初,工作人員不讓進,花甲之年的楊曉雲爬上兩米多高的圍墻,鑽過鐵絲網,一次次地冒險。

  當她顫顫巍巍地站在兩米多高的圍墻上的時候,留檢所的民警被感動了,同意她一週喂三次。後來,該留檢所的狗獲准全部交給她管。

  如今,每次看到楊曉雲回家,它們就會蜂擁而至,有的甚至會像孩子一樣粘著她,寸步不離。

  楊曉雲越來越覺得自己離不開這些生命了:“這些狗不能沒有我,只要我活一天,就得管它們一天。”

  楊曉雲想好了,如果有一天她真的不能動了,兒子會成為接班人,給這些狗養老送終,還要救更多的狗。

  去年玉林救狗她家遭人肉搜索

  頭上裹著塑膠布,抱著一捆柴火的身軀在寒風中顯得格外瘦弱,這是兒媳梁紅第一眼看到楊曉雲的情景。

  梁紅從小怕狗,見到它們對著自己吼叫,總會往後躲。

  於是,當發現那些狗見到楊曉雲就像孩子見到媽媽一樣湊上去親熱,她也會幫著打掃衛生,給狗喂食,狗也開始跟梁紅親熱了。

  後來,她成了楊曉雲的兒媳婦,也成了養狗基地的接班人。每個週末,梁紅都是在照顧那些狗,連兒子豆豆都沒空陪。

  豆豆會問,她為什麼不陪自己,得到的答案是“那些狗狗沒有媽媽,比你更需要我”。

  楊曉雲看著親家母帶著豆豆走了過來,湊上去要抱孫子,三歲的男孩扭過頭去,死死地拽住外婆的衣服,不讓楊曉雲抱。

  “我從沒帶過他一天,他跟我生疏。”楊曉雲有歉意,心裏很愧疚,也有些無奈。

  去年在玉林救狗時,他們全家遭到人肉搜索,每晚都會有騷擾電話打來,一頓辱罵之後便挂斷了電話。

  平時捨不得吃的肉都喂了狗

  今年21歲的小顧六年前看到有關楊曉雲的報道,慕名前來。那次,小顧被感動了:她對狗竟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楊曉雲外出吃飯時將肉挑出來,放到一張皺巴巴的紙上,小心翼翼地包好,“我家的狗最愛吃了”。在平時,她都捨不得吃肉。

  小顧漸漸加入了楊曉雲的愛狗團隊,做志願者,一起救狗、養狗、給狗治病,奔波于全國各地。這一做就是6年,從一個青蔥少年成長為了一名大學生。如今,小顧不僅成了楊曉雲的得力助手,也成了她的夥伴、親人。

  除了上課、睡覺,小顧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楊曉雲這裡,沒空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也沒空約會,“狗是我最好的夥伴。”

  沒有朋友,小顧覺得能幫助這些狗就夠了,而楊曉雲正是他的榜樣和動力。

  計劃18日出現在玉林

  愛狗也給她帶來了大麻煩。

  楊曉雲一輩子也忘不了兒子劉海離家出走那一幕:把門狠狠地一摔,頭也不回地走了,一句話都沒留。

  幾年前,為買狗糧,楊曉雲將兒子的婚房抵押了出去。由於養的狗越來越多,房子就再也贖不回來了。得知實情後,劉海一怒之下離家出走。

  那一年,劉海24歲。離開家那一刻,他恨極了母親:自從父親去世後,她不但沒有關心自己,連婚房都折騰沒了,過年也不給她打電話。

  隨著時間流逝,劉海漸漸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她一個人養那麼多狗,我怕有一天她不行了,我再後悔。”劉海決定回到闊別三年的家。

  儘管楊曉雲從沒跟家裏人講過自己的艱辛,梁紅和劉海從網上看到她的照片,心疼得直掉眼淚。“去年她從玉林回來後,病了很久。今年玉林狗肉節,我真的不想再讓她去了,可她誰的話都不聽……”

  這些天,楊曉雲為去玉林救狗做著各種準備。她計劃18日出現在玉林,並相信今年的救狗會和去年不一樣。

  (除楊曉雲外,其他每人平均為化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