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朋友介紹自己考察深信不疑 被街邊理財忽悠掉200萬

  • 發佈時間:2015-05-14 15:21: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一張小桌子上擺滿了宣傳彩頁,幾名西裝革履的年輕人向路人介紹著,身後的易拉寶上寫著“××理財基金正在發售”,“年化收益率13%至20%”被寫到彩頁中最顯眼的位置。

  宣傳彩頁塞到28歲的王鵬(化名)手中,他並未多看幾眼,隨手扔進垃圾箱。

  對於此類理財基金,王鵬感受到更多的是痛苦的回憶。一年多前,王鵬曾在國貿附近的路邊收到了類似的宣傳彩頁。12%的收益率、朋友的介紹、他兩次到基金公司考察,讓他決定在這家理財基金中投入200萬元,結果在兌付9個月後,基金公司一夜間人去樓空。

  本金與利息也從此一去無蹤。

  12%年收益讓他放鬆警惕

  國貿附近的一家寫字樓內,一名身著西裝的年輕人將一張宣傳彩頁遞到王鵬手中,看到“理財基金”幾個字時,還未等對方開口,王鵬已頭也不回地離開。“我現在對這個特別敏感,一看到這個就覺著我的錢又要被騙沒。”

  一年多前,類似的宣傳彩頁塞到了王鵬手中,“中歐溫頓基金,預計年化收益率不低於13%”,宣傳業中還印著基金的合作夥伴,多是國有銀行與外資銀行。

  王鵬好奇,與銷售人員聊了幾句,“他們告訴我,這個是P2P的項目,也就是他們發售基金,把募集的錢通過放貸給資産情況良好的人群,用這種形式獲得利潤,讓投資者有所回報。”

  王鵬拿著彩頁邊走邊看,“註冊資金一億元”、“國際化視野”等關鍵詞讓他開始對這家公司産生興趣,不過心中仍舊有一絲疑慮。“一個朋友也買了這家公司的理財基金,同時他自己也在銷售這個基金,這時他找到了我。”

  出於對朋友的信任,王鵬的疑慮漸漸減少,能想到的就是這家基金公司的實力雄厚,公司具備專業豐富的投資經驗……朋友的話讓王鵬的心中已不設防。“認識朋友很多年,他人一直很老實。”

  大學期間,王鵬便開始從事網際網路方面的創業,經過幾年創業,王鵬的資産超過了許多同齡人。手中有些閒錢的王鵬,打算通過穩妥的基金公司將資産保值增值,“這個基金每月的收益率是1%,年化收益率就是12%。這個收益率看起來並不高,與一些信託産品相近。我個人也覺著利息不高,還沒有門檻,覺著應該不太會騙人。如果是年化收益率30%的,我一定覺著他們是騙子,肯定不會相信。”

  朋友邀請王鵬去公司中坐坐,考察一下公司的規模和狀況,再做投資與否的決定。

  公司整租一層樓的排場令人震撼

  中歐溫頓基金公司在國貿附近,辦公區域內人頭攢動。銷售人員向投資者用力地講解著項目的優勢,展望著幾年後的資産會如何增值。

  前臺服務人員站起身,微笑詢問王鵬找哪位投資顧問。一身正裝的朋友出現在王鵬面前,帶著他參觀公司的情況。“上百個工作人員都是職業套裝,很職業的感覺。”

  寫字樓的16層中再無別的公司,中歐溫頓基金租下了整整一層樓。明亮得有些刺眼的燈光,豪華的裝修,有些吵鬧的環境,讓王鵬也開始有些認可公司的規模與實力。“我自己創業,但都是小的團隊,辦公環境很小、人員數量肯定達不到這樣的規模。”

  王鵬決定先投入5萬元,購買了基金理財項目。

  沒多久,朋友再次邀請王鵬去公司坐坐,而他也有意再增加一些投資。

  再次考察中歐溫頓基金公司,朋友將王鵬帶到了一名中層經理的辦公室,四五十平方米的辦公室,寬大的辦公桌與厚實的老闆椅,實木的裝飾,經理熱情地接待著王鵬。走進辦公室的一剎那,王鵬甚至暢想創業多年之後,自己也能租下整層寫字樓,坐在老闆椅上看著三環路上密集的車流。“比一些銀行分行的規模還要大,比一些券商的辦公環境好得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第二次考察後,王鵬對這家公司的好感倍增,增加投資數量自然而然成為回應這種好感的唯一方式。

  195萬元,轉到了他在這家公司的賬戶中,購買了一年期的理財基金。“當時真的是被公司的排場和豪華的裝修給鎮住了。他們選擇在國貿作為辦公地點,一個如此繁華的地段,誰能想到在這裡會有這樣的騙局。我想他們膽子再大,也不敢在這樣的地方騙人。”

  朋友信任、公司實力、人員規模、國貿商圈、年化12%……這些詞串聯在一起,王鵬認為這次投資已然萬無一失。

  而王鵬心中認為的不可能,正一點一點接近他。

  利息支付9個月後突然人去樓空

  200萬元投資後,王鵬又一頭扎進了創業的公司業務中,只是在兌付日期時查詢一下利息是否到賬。

  王鵬並未選擇每月提取利息,而是約定在一年到期後一次性提取。一是這些錢他並不急需,另一方面在理財基金到期後提取,年化收益率可以從12%變成13%。

  第一個月兌付期時,王鵬有些擔心,看到賬戶裏多出的兩萬多元後,王鵬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此後的兩個月中,利息都及時到賬,王鵬對基金的收益已經完全放心。工作的忙碌與安心,他沒有在兌付期進行查詢,“有時候兌付日過了幾天之後才查,這種利息到賬好像成了一種習慣,查不查都是我的,也跑不了。”

  直到兌付後的第九個月,王鵬的賬戶裏已經多出了近20萬元的利息,距離到期僅僅剩下三個月時間,王鵬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正逐漸靠近他。

  突然,“中歐溫頓基金老闆跑路”的消息在網路中不脛而走,王鵬已無法打開賬戶,他抓起電話撥通朋友電話,朋友的聲音十分低沉。“他告訴我,基金公司的老闆跑了,他自己投進去的幾十萬也沒了。”

  王鵬跑到這家公司租用的寫字樓,出現在他面前的不再是面帶微笑的前臺美女,而是眾多與他一樣滿臉愁容的投資者。

  辦公區吵鬧不再,燈光也暗淡下來,幾個西裝革履的專業投資顧問被投資者抓住不放,而他們帶著哭腔説:“我們也投錢了,我們也是受害者。”

  王鵬面無表情,做夢也沒想到才9個多月,200萬元就沒了。如今他眼前滿地的宣傳單,已經是一片狼藉,經理的辦公室裏桌椅和實木的書架還在,桌上擺的照片和兩台筆記型電腦都沒了。我已經兌現了九個月,買了一年的私募基金,還有三個月就到期了,但是一下子人跑了,連本帶利一分錢都拿不到了。”

  每人平均損失50萬共一千人受騙

  公司的宣傳頁中稱,該公司的法人代表為經濟學家、政協委員。這一切的光環,讓王鵬與許多投資者對中歐溫頓基金公司更加信任。“但是在事發後,通過調查發現,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並不是所謂的經濟學家、政協委員,而是住在河北一個普通小區中的居民。”

  當投資者與警察找到“法人”時,他對已經發生的一切渾然不知。“找到他之後,他説他的身份證丟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他的解釋是身份證丟了之後,被別人撿去,註冊了一家資金是一億元的公司。”公安機關也查到了此人的報案記錄,報案記錄是在公司註冊前,“這家公司的實際經營人確實不是註冊中的這個法人,而是另有其人,也就是帶錢跑路的人。”

  王鵬與投資者組成了QQ群,嘗試各種辦法去找卷錢跑路的公司負責人,“群裏的人現在都發揮著自己的能量,我們現在找到了跑路人躲在哪個國家,還有他大概的位置,也了解到了他家人的行蹤。但是這樣的追逃卻存在跨國障礙,需要多部門進行合作後才能展開跨國追逃。”王鵬説,一旦損失掉就很難追回來。“中歐溫頓基金共募集近5億元,有一千人左右被騙,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大概有50萬。

  類似的街邊理財仍不斷出現。在朝陽區的一家超市中,兩家理財基金公司像擺擂一樣大肆宣傳,11%與12%的年化收益率被放大了字號出現在易拉寶上。

  王鵬一直沒敢將購買理財基金被騙的事情告訴家人,“希望更多的人不要進入這個圈套。” J20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