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媒體揭馬雲貼身保鏢條件:老實功夫高耐得住寂寞

  • 發佈時間:2015-01-13 07:32:56  來源:大河網  作者:郭長秀  責任編輯:張明江

  馬雲的貼身保鏢李天金(右一)資料圖片

  陳家溝的年輕人在練習太極推手

  外地遊客在觀看陳家溝的小夥子們練習太極拳

  核心提示最近,“中國首富”馬雲唯一的貼身保鏢、來自我省溫縣的李天金被媒體曝光以後,李天金和太極拳一時成為網路焦點。許多人發出疑問:馬雲為何要聘請太極高手當貼身保鏢?這種退休老人練的健身體操有戰鬥力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陳家溝,進行了探訪。

  為什麼能成為馬雲的貼身保鏢?

  外部原因|馬雲是個太極拳愛好者

  馬雲極為推崇太極之道,在談及自己的成功原因時,他只歸納了兩條:學了十幾年外語,練了十幾年太極拳。馬雲的助理陳偉告訴記者:“馬雲有一個願望,就是有朝一日大家評價他時會首先認為他是個太極拳大師,隨後才是創辦了阿里巴巴、淘寶網。”

  2009年4月,馬雲將太極拳大師王西安請到家中教習太極拳,並於當年10月1日正式拜王西安為師。

  在王西安的教導下,馬雲不僅在拳術上大有長進,而且領悟了“四兩撥千斤,柔裏透著剛;內斂修身”等太極哲理。

  馬雲也將他悟到的太極哲理運用到管理中去,可以説他學習太極拳的時候,也正是他的團隊發展最快的時候。

  自身原因 |人老實、功夫高、耐得住寂寞

  昨天上午,記者走進李天金的老家溫縣趙堡鎮北孟封村。在鄉親們的引領下,記者來到李天金二哥李天祥的家。了解了記者的來意,李天祥和他二叔、67歲的李振中,一起來到李天金小時候的住所。

  這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四合院,院子西側有兩棵桐樹,兩棵樹之間橫著一根纜繩,上面吊著一個破舊的沙袋。由於時日已久,纜繩已勒入桐樹,幾乎被樹皮包裹。李天祥説,天金從小就跟著幾個哥哥練拳,並在1998年拿到全國冠軍。

  李天金能成為馬雲的貼身保鏢,不僅因為兩人同出一門,還因為他符合成為馬雲保鏢的三個條件:人老實、功夫高、耐得住寂寞。採訪中,王西安之子王戰軍向記者推薦的樊京倫教練也表示,馬雲要求的三個指標,李天金全部具備,所以選中他是必然的。

  太極拳究竟有沒有戰鬥力?

  探根源|太極拳創始人具有豐富的搏殺經歷

  “太極拳不就是退休老人們練的健身體操嗎,能有戰鬥力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首先從源頭説起。

  陳氏太極拳,始創于明朝的陳王廷。記者查閱資料得知,陳王廷自幼習武,精於拳械,功夫深厚,有超人的輕功絕技。年輕時走鏢山東一帶,掃蕩群匪,匪寇聞“名”喪膽。晚年,陳王廷隱居鄉里,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將眾家武術之長融合,加上自己平生習武所悟,融中醫經絡學與道家導引吐納術為一體,創出太極拳。

  從陳王廷的經歷來看,他年輕時常年走鏢,需要應對各路盜匪,身上的功夫顯然不可能是花拳繡腿,而要讓匪寇聞“名”喪膽,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藝。由此來看,他所創的太極拳當然也不可能僅止于強身健體、修身養性。這一點也可從他後代所從事的職業得到印證——陳長興(就是電影裏多次出現的那個楊露禪的師父)、陳耕耘(陳長興之子,曾在萊州獨闖匪穴剿匪)都曾長期以保鏢為業。

  講故事陳照丕京城一戰成名

  採訪中,長期從事陳氏太極拳研究的陳俊淩大師告訴記者,歷代太極宗師,沒有一個不是靠拳頭“打”出來的,並講了兩個故事。

  陳俊淩告訴記者,現在陳氏太極拳“四大金剛”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的師父陳照丕,當年就是靠拳頭打出的名頭。1928年秋,35歲的陳照丕應邀到北京。有一好友好事,在一家報紙上刊文説,今有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傳人陳照丕到京,各路好手可前來試技交流。結果,許多拳手拿著報紙前去交手,無人能勝。由於來人越來越多,朋友便勸其在宣武門設擂,連打十六天無敵手,一時名聲大振,各團體、院校紛紛聘請教拳。後來,時任南京市長多次邀其到南京教拳,北京方面又苦苦挽留,陳照丕便薦其三叔到北京教拳。

  講故事王西安日本一戰揚威

  “王西安也是靠拳頭打出的名聲。”陳俊淩大師説,王西安是陳家溝陳氏太極拳走出國門講學傳拳的第一人。1983年7月,王西安應全日本太極拳協會會長邀請訪問日本,一個叫宮井的空手道教練找到王西安表示要切磋武藝,王西安同意。宮井邁步上來,伸出十指猛抓王西安雙臂,想用空手道的技法摔倒王西安,但卻被王西安摔得跌了個屁股蹲。宮井還不罷休,又連出幾招,都被王西安一一化解,宮井多次被摔倒在地。最後一下,宮井竟被擊出3米多遠。最終宮井甘拜下風,陳氏太極拳在日本一炮而紅。

  李天祥告訴記者:“真正的太極功夫,是打人不露形,露形不打人的。”説著就擺開架勢邊向記者演示邊説,兩人交手,對手還沒明白咋回事,就倒地了,這叫“打人不露形”;“露形不打人”是説練氣的架勢。“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太極拳,只能説是強身健體的太極操而已。”

  傳承情況如何?

  八成村民會打拳八成青壯在教拳

  記者在陳家溝看到,這裡家家有“兵器”,戶戶都習武,尚武之風淳樸、凝重,才真正明白了“喝了陳溝水,都會蹺蹺腿”這句當地俗語的分量。

  據了解,陳家溝全村80%以上的村民會打太極拳,連娃娃做遊戲也離不開太極招式。另據統計,全村20歲以上的青壯年有80%在外講學傳拳。2009年8月30日,在陳家溝,100名來自海內外太極拳界的專業人士,被命名為“國際太極拳文化傳播大使”,他們在傳播太極拳的同時,也傳播著陳氏太極拳“四兩撥千斤,柔裏透著剛”的武術哲理。

  李天祥告訴記者,他的兒子李鵬舉也從小練習陳氏太極拳,在央視五套舉辦的武林大會上奪得季軍後,李天金安排他在重慶與人合開了一家太極拳武館。

  再舉兩個小例子

  楊露禪

  楊露禪,楊氏太極拳創始人,因其傳奇的偷拳經歷多次出現在文學、影視作品中。他在陳家溝學拳有成後,被薦往北京任京師旗營武術教師,幾次擂臺勝出後被譽為京城“楊無敵”。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個“無敵”的名號就是他靠著拳頭生生打出來的。

  孫祿堂

  孫祿堂,孫氏太極拳的創始人,在當時的武林中有天下第一手的美稱。他在年近半百時,還曾擊昏挑戰的俄國著名格鬥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時,力挫日本天皇欽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舉擊敗日本5名技術高手的聯合挑戰。可謂戰績彪炳。

  編者按

  太極拳究竟有沒有戰鬥力?太極拳的戰鬥力究竟有多高?這些問題其實早已有之,並大而化之到,中國功夫究竟有沒有戰鬥力,中國功夫的戰鬥力究竟有多高,中國功夫和跆拳道、空手道、柔道、自由搏擊、泰拳等外國武術比起來誰高誰低等話題。

  其實在小編看來,電影《一個人的武林》中,王寶強的那句話説得很有道理——功夫,是殺人技。在古時,以冷兵器為主要交戰形式,個人武勇在戰爭時的作用被無限放大,而最早的技擊之術正是由戰場相搏演化而來。所以,可以説,那時任何一種武術形式的産生,都必然帶著很強的實用性,而中國目前所流傳的武術種類,基本都源於冷兵器時代。所以説,中國功夫還是有其實用性的。當然,現在街頭流行的一些“武術”,基本上只保留了健身功能,和健體操沒多大區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