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高調曬帳單 北京每人平均支付10年漲了46倍
- 發佈時間:2014-12-09 07:14:00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孫朋浩
“十年裏在網購上‘敗’了多少錢,是不是手指不夠剁,恨不能腳趾也一起剁了?”昨日,支付寶公佈了讓不少網友戲稱“不忍直視”的十年對帳單,首次盤點了成立10年以來以支付寶為載體發生在淘寶、天貓、餘額寶等平臺上的全國網購數據。對每一位網購族而言,什麼時候進行了第一筆網購、第一次轉賬、第一次繳電費、第一次買餘額寶、用快的打車、買彩票等場景一一通過這份帳單得以重現。
看似一場遊戲背後,由於支付寶擁有3億多用戶規模,它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中國網民消費方式、生活方式變遷的一面鏡子。
漲:北京支付金額佔全國9%
“林林總總居然敗了這麼多錢?”在國貿附近上班的小言一早點開了支付寶上的十年對帳單,對手機上冒出的數字仍是有些難以置信。她2007年開始使用支付寶,2008年開始使用轉賬功能,2013年下半年買進了人生的第一筆網際網路理財産品,7年多時間下來一共花了98萬多元錢,通過網際網路理財賺了2000多元錢。細細看完帳單後,她發現自己把大半的支出用於信用卡還款和房貸還款,“仔細一想,發現自己還沒太敗家!”
昨日,曬曬自個兒的十年支付寶花費帳單成為網路上最熱門的話題。自2004年成立以來,每年曬對帳單成為支付寶的“保留節目”,而今年支付寶更是首次曬出了10年以來的盤點帳單。微網志大V“網際網路的那點事”曬出了一位2012年剛開通支付寶賬戶的網友帳單總額高達29932389.63元(近3000萬元),其中今年的帳單就高達2100萬元,引發了眾多網友對於賬戶主人身份的猜測。
自2004年支付寶成立以來,全國人民十年網路總支出筆數為423億筆。從十年的總支付金額佔全國的比重來看,廣東、浙江、上海、北京和江蘇穩居前五,佔比分別為15.5%、12.5%、9.3%、9%和8.8%。實際上,這個組合在過去的兩年中一直相對穩定,因此被網民們戲稱作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土豪五省”。
截至10月31日,北京支付寶用戶今年每人平均支付金額為33562元,而在2004年,這個數字是713元,10年過去足足漲了46倍。
超:西藏移動支付佔比遠超北京
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新一輪資訊化浪潮,正在縮小中國偏遠地區和世界的距離。支付寶公佈的10年對帳單顯示,如今西藏等西部城市消費者使用手機購物的頻率已經開始超出東部城市。
自2012年以來,支付寶移動支付迅猛增長,2014年的移動支付佔支付寶整體支付(除了移動支付,還有電腦端支付)的比例已經穩超50%,雙11一天,支付寶完成移動支付1.97億筆,再度刷新了全球紀錄。而按照移動支付筆數佔支付總筆數的比例,從2012年開始,西藏已經連續三年居於各省榜首。
在2014年各省移動支付筆數佔比的排名中,西藏、陜西、寧夏、內蒙古壟斷前四名,佔比分別達到62.2%、59.6%、58.3%和57.6%。與之相比,北京、上海、廣東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中,僅僅排名第29、第24和第27位。
按照十年間每人平均支付金額的漲幅來看,西部的速度也不可小視。在全國城市當中,西藏山南地區、日喀則地區和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排名增速前三,其中山南地區2014年每人平均支付金額是10年前的600多倍,日喀則地區則達到10年前的145倍。
省:10年省出5億部電影時間
輕輕點擊幾下滑鼠,就能繳納水電費、還信用卡、轉賬給對方……支付寶等網路支付手段也節省了以往線下排隊時間。
支付寶統計數據顯示,十年間,生活繳費、信用卡還款、手機充值、銀行轉賬等四大便民支付的交易總筆數達到了60億筆。按照每筆交易能給用戶省掉10分鐘出門或者排隊的時間計算,在10年間,支付寶給全國用戶節省的時間夠大家看完約5億部電影。如果按照每次出門排隊繳費交通成本4元計算,便民支付為人們節省了超過200億元。
除了繳水電燃氣費用,還信用卡、手機充值也是支付寶用戶高頻使用的生活類服務。從2009年至今,共有6.55億筆信用卡還款是通過支付寶完成的。每人平均信用卡還款筆數從5年前的3.39筆上升至12.26筆。
估:帳單可預估十年後財富值
“如果我十年後沒有這麼多錢,支付寶能幫我補齊嗎?”昨日,另一個測試成為熱門遊戲。除了查帳單外,今年的支付寶對帳單還推出了新功能“我去2024”根據過去十年的數據,預測十年之後的財富數額。不少用戶試用後發現“錢途”光明,慨嘆説:“剁手之後,總算是得到安慰。”
北京的張女士查看對帳單,得知自己過去幾年的總支出達到近18萬元,點擊“我去2024”的按鈕之後,張女士驚奇地發現十年後自己的支付寶中將有超過4800萬元,在好友中還只能排到第26位。
支付寶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功能是根據用戶自註冊支付寶賬號以來,從購物、便民支付、理財、通訊錄好友等多個維度數據綜合得出,可以看作是對個人信用和理財能力、消費能力的一個有趣和直觀的評估。實測顯示,這個未來財富數值一方面參考了目前的財富絕對值,但更多地取決於“信用”、“理財”、“人脈”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