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騙子撥通電話就喊“爹” 騙走30位老人50萬元

  • 發佈時間:2014-11-03 06:50:00  來源:四川線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2012年以來,不少達州市居民報案稱,他們接到電話,對方一 開口就喊“爹”“媽”,他們以為是自己的“兒子”“女婿”,被騙得信任後,他們被對方以緊急用錢為由騙走大量金錢。日前,達州市達川區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團夥詐騙案,三人團夥兩年來先後騙取30余老人,涉案金額達50余萬元。2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獲悉,三人因詐騙罪,均已被判處有期徒刑並處以罰金。

  裝兒子 大爺被騙3萬

  “聲音不像但對答如流,一心擔心兒子被打”

  “爸,我在外面吃飯時撿了16萬元錢,已經給你們寄回去了。但是撿錢時被工友看到了,他要求分3萬,可是我身上的錢都已經寄給你們了,現在拿不出來。你們快寄3萬元給我先救救急,不然他就要找人打我!”2013年5月一個大清早,達州市宣漢縣黃金鎮年過六旬的張大爺剛吃過早飯,就接到“兒子”的緊急求助電話,也跟著著急了起來。擔心兒子出事,顧不上收拾碗筷,張大爺急匆匆趕去銀行,將錢打到“兒子”指定的賬戶上。

  從銀行寄完錢回家,張大爺再按原號碼打電話過去,可“兒子”的電話卻再也打不通了。3萬元對於生活在農村,一輩子省吃儉用的張大爺來説,不是個小數目。他又嘗試著撥打了兒子平時使用的手機,可兒子告訴他根本沒有這回事。張大爺腿一軟,“在農村沒有什麼收入,人也老了,這輩子就全靠這點積蓄了!”在親友的陪同下,他來到打錢的農村信用社,但工作人員告訴他,因為匯款的賬號是對的,不存在失誤,所以不能將錢退還給他。

  張大爺説,電話裏的“兒子”聊什麼都能對答如流,“當時也覺得聲音不是很像,但是他説話很自然,就跟平時和兒子拉家常一樣的語氣,又想到是早晨可能剛起來,我就沒有多想。”一心擔心兒子被人打,不料自己卻就這樣被騙走了3萬元,一想起這事,張大爺就又氣又傷心。

  裝女婿 大媽被騙3萬

  “聲音不對他説感冒了,還叫岳父接電話”

  達川區亭子鎮的黃大媽也和張大爺有著同樣遭遇,不過她接到的是“女婿”的電話,內容和張大爺“兒子”説的如出一轍。當時著急的黃大媽也同樣被騙走了3萬元。“電話裏他還喊我要注意身體,還問他爸爸怎麼樣了。我當時還問他怎麼聲音變了,他跟我説他有點感冒,然後還喊他爸爸接了電話,我們完全都沒有懷疑了。”直到一個月後,女兒回家看望父母,黃大媽又提起此事,她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騙子説 一種方法騙了30老人

  “趁早上打電話,老人頭腦不太清醒”

  2013年6月,經群眾報案,這一詐騙團夥被達州警方抓獲。據警方介紹,今年32歲的達州男子劉林(化名)一直沒有職業,閒來無事的他開始琢磨賺錢的方法。據劉林交代,曾經兩次入獄的他是從獄友那裏學來的騙錢方式,他自己再從網上和電視上自學,摸索出了這個好“門路”。從2012年起,他便同另外兩名朋友一起固定在某個號段,然後隨意撥打電話,冒充對方的親人。

  “我們一般會選在早晨五六點鐘的時候打電話,因為那時候老人很多才剛起來,頭腦還不是很清醒,比較好騙。”劉林説,如果接電話的是男的,就直接喊爸爸,是女的就喊媽媽,“他們聽到這樣喊,一般都會説出自己兒子的名字,然後我們就順著對方説,開始拉家常。”在騙得對方信任後,他們再開始用同樣的理由去騙錢,最多的一次騙取了5萬元。

  據介紹,從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間,劉林等三人以同樣的方式先後騙了30多人,詐騙金額達50余萬元。日前,劉林犯詐騙罪,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0元;另外兩人也均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並處以罰金。

  □另有案例

  完整“談話技巧”專騙空巢老人

  2012年4月,重慶市公安局通報稱,該市石柱縣警方破獲一起電信詐騙案,犯罪嫌疑人甘某冒充受害者在外務工的兒子,專門針對農村空巢老人行騙,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6次詐騙得手5萬餘元。2011年12月12日,警方在重慶萬盛將嫌疑人甘某擒獲。

  經詢問,甘某交代了自己在石柱縣境內冒充被騙人兒子,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隨後,民警在搜查甘某的暫住地時,找到甘某用於詐騙的電話卡和銀行卡。進一步審訊過程中,犯罪嫌疑人甘某交代稱,他撥打的電話,均是根據號段,隨意排列數字,胡亂撥打的,以數量堆出品質。按他的説法是“打十幾個總會遇到一兩個成功的”。

  在撥通電話與對方交談進行欺詐行為時,他則有著一套完整的“談話技巧”:只要打通電話聽出對方是老年人,男的就喊“老漢兒”(重慶方言,意為“爸爸”),女的就叫媽。若有的老人質疑他們的聲音不像,他就咳嗽謊稱感冒了,用沙啞的聲音説話。當受害人聽到電話裏沙啞的聲音在叫自己媽或爸,根本沒有懷疑打來電話的不是自己兒子。一旦對方認可其身份,他就開始編出子虛烏有的故事騙錢。如遇到受害人警覺性高,不予認可,他就立即挂斷電話,尋找下一個“目標”。

  □專家建議

  擔心和寂寞 讓空巢老人更易受騙

  近來,在達州市不少地區,子女外出務工,父母留守在家的情況十分常見。也正因如此,騙子們開始將“主意”打到了這些老人身上,空巢老人被詐騙的新聞頻發,這類情況又以鄉鎮地區為主

  相關辦案民警介紹,當下針對老人的騙術中,除了常見的電話詐騙,還有騙老人看病消災、投資賺錢、賣保健養生藥等等,方式多樣。“總的來説,他們抓住了老人的心理。現在的老年人很多都是獨居的,和子女分開住,溝通就比較少。他們所關注的無外乎是健康、子女,以及貪小便宜的心理。”據該民警介紹,光是這三點就能衍生出五花八門的騙術。

  “由於老年群體普遍文化水準不高,加上本身年齡較大警惕性弱,犯罪分子比較容易得手。”心理專家表示,防止老人上當受騙,作為子女應當多和老人溝通,最好是以案例説法,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另一方面應多給予老人關心,有空多一些陪伴,孤獨感強的老人往往因為精神空虛更易受騙。陳磊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王華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