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社區服刑:可工作上網聚會 行蹤始終被監控
- 發佈時間:2014-08-18 07:14:41 來源:鄭州晚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可以工作、上網、聚會,但行蹤始終被監控
隨身攜帶一部特殊手機,24小時不能關機
全省累計有8萬社區矯正人員,縣級矯正中心試點已啟動
表面看上去,他們和我們的生活節奏一樣,白天工作,晚上看看電視、上上網,放鬆一下。而事實上,他們和我們又不一樣,因為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他們的行蹤始終在監控範圍之內。
目前,全省累計有8萬社區矯正人員。縣級社區矯正中心已開始試點工作。鄭州晚報記者 王軍方/文 周甬/圖
四次找工作均以失敗告終
17日,鄭州上空飄起濛濛小雨,燥熱的空氣一下子變得濕潤,加上是個週末,本是個讓人舒服的日子。
經三路北三環附近一個普通的小區內,王瀚豪(化名)正坐在電腦前,沒有任何表情,看不出來情緒,仿佛凝滯了。
“爸爸,別玩電腦了!”一聲稚嫩的聲音,打斷了王瀚豪的發呆。
仿佛一下子吸收到了力量,王瀚豪的右手食指飛快撥動起滑鼠轉輪,電腦螢幕停在了網站上一條推銷建材的招聘資訊。
王瀚豪拿起了手機,按照螢幕上的電話撥打了過去。
王瀚豪臉上的表情一點點暗淡下來,直到挂電話,沉默一下子又席捲而來,剎那間瀰漫到整個屋子。
這已是王瀚豪第四次在網上找工作了,均以失敗而告終。
“總感覺心裏有根繩”
去年夏天,一家醫院負責人受賄案發,做醫療器械推銷的他行賄的事情也敗露了。3個月的看守所生活後,法院判刑兩年緩期三年執行。回家後,王瀚豪成為社區矯正人員。
“我不想對僱主隱瞞我的過去,但他們一聽説我還在刑期內,就立即拒絕了。”王瀚豪説,犯法成了他一生的污點。
王瀚豪畢業于河南省一所重點醫科大學,從業七八年來,業績始終在公司名列前茅。“出事”後,王瀚豪的思想出現了180度大轉彎,拒絕再從事老本行。
思想轉變,源於參加社區矯正時的多次培訓。每個月他都要參加北林路街道辦事處的學習活動。
“我想遠離那個高利潤、高風險的行業。”王瀚豪説,在家服刑,雖然身體自由,但精神上有無形的枷鎖,時刻讓他不敢越雷池半步,“總感覺心裏有根繩”。
王瀚豪有一部手機,外形與普通手機無異,但裏面裝的是“司法通”手機卡。按要求,他必須隨身攜帶“司法通”定位手機,每天24小時處於開機狀態,不得人機分離、手機出借或將手機轉讓他人。
“這部手機帶有GPS定位系統,通過司法局的管理系統可以查詢到他的準確位置。”昨日,金水區司法局法務科科長鄭燕濤説。
鄭州晚報記者在“金水區社區矯正管理系統”上看到,軟體右側羅列著金水區所有社區矯正人員的姓名,點擊其中一個姓名,地圖上即可顯示“司法通”手機所在位置。
為防止人機分離,司法部門經常通過打電話的方式進行檢查,有時會讓對方通過固定電話回話。如發現故意逃避監督、管理情節嚴重的,司法行政機關將建議撤銷緩刑。
隨身攜帶“司法通”定位手機
社區服刑人員按等級管理
像王瀚豪一樣的社區矯正人員,目前全省累計有8萬人。
社區矯正是指將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區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願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並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鄭州晚報記者從市司法局了解到,並不是所有罪犯都適合在社區服刑,社區矯正人員主要是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
社區服刑人員的分級教育管理分為寬管、普管和嚴管三個等級,對於不同等級,分別有不同的管理政策。每個月,三類人員都要參加集中學習和社區服務。另外,還有著嚴格的報告制度。
王瀚豪説,按規定,他可在鄭州市自由活動,外出需要請假。
除了司法機關管理,公安部門也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監控。豐産路派出所民警張波説,王瀚豪的行蹤始終在他們監控範圍內,即使他刑滿後5年內,公安部門也將重點監控。
我省啟動縣級社區矯正中心試點
我省社區矯正工作從2009年開始試點,2011年全面實行。隨著勞動教養制度的廢止,社區矯正在懲治違法犯罪行為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省司法廳社區矯正管理局成立。
昨日,鄭州晚報記者從省司法廳了解到,我省已經啟動縣級社區矯正中心試點建設工作,首批試點單位共有6個,分別是方城縣、尉氏縣、開封市龍亭區、平頂山市衛東區、鞏義市和永城市。
社區矯正中心是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管理教育幫扶的工作平臺,與縣(市、區)司法局社區矯正機構合署辦公。按規定,縣(市、區)社區矯正中心應設置報到登記室、矯正宣告室、監控管理室、教育培訓室、心理矯治室等工作區域。社區矯正中心的工作人員由社區矯正執法工作者和專職工作者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