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數據:高管、金融才俊心最傷 中等收入最焦慮
- 發佈時間:2014-08-06 07:59:09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數據來源:《財富》2013年度中國高級經理人壓力狀況調查報告
高管 “心最傷” 中等收入最焦慮 “健心”教練代替健身在白領中流行
“我心情很好!”這是真的嗎?過去幾年,中山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主任李樺面對數千名進行心能測試者,然而隨著測試者的心律數據被導入Heartmath心理減壓訓練儀,電腦螢幕上尖尖的波形圖告訴她,眼前的這名測試者的情緒可能遠沒有自己想像的樂觀。
李樺所謂的心情數字化就是指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一個感應器加上一個APP軟體,人類心情被數字和圖形呈現出來。同時,無所遁形的壞心情讓“健心”教練悄然變熱,而在“健心”教練們看來,高管、金融從業人員和學生估計是這個社會“心最傷”的群體。
搜狐首席執行官張朝陽曾在一次訪談中説:“我這麼有錢,卻這麼痛苦。焦慮、抑鬱……精神上常常處於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恐懼之中。”
小心你的大腦騙了你
説到壓力大,情緒差,幾乎所有人都會感同身受,如果能夠把情緒數字化或者圖表化,或許會讓人一目了然,“健心”教練們都是幹這份工作的。
宋琦是美國HeartMath中美壓力管理研究中心大中華區認證講師,這位年輕的培訓師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助有需要的人“健心”。7月的一個早上,在深圳一家媒體的培訓室內,幾十名媒體從業人員參與了一場“健心”課程。
一名媒體人員在參與實驗前,很自信地説:“我覺得自己心理素質不錯,心情一直很穩定。沒什麼情緒問題!”對於這樣的自我判斷,宋琦多數不以為然,在過去7年裏,他曾經給500多家企業上萬人做過類似的培訓和訓練,大多數參與測試的人都認為自己的心情不錯,但是實際結果往往大相徑庭。果然,這名測試者的結果不但不算好,甚至連平均水準都達不到,在訓練儀的顯示屏上,紅色的柱狀顯示條居高不下,負面情緒正處於主導位置。“這種情緒數據顯示測試者處於負面情緒中,需要及時調整。”教練的解答讓測試者有些不知所措。
“這一點也不奇怪。”中山大學心理健康諮詢教育中心李樺教授告訴記者:“自我認知和實際生理情況可能會恰恰相反,你的大腦可能會騙了你,但是心跳是無法做假的。”
李教授在過去七八年裏為數千名學生進行過情緒測試,她認為這種數字化的情緒訓練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人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出了問題,“實際上,大腦對情緒的認知可能會比心臟要感知得慢一點,通俗地説,你的身體已經開始有情緒反應了,但是大腦還一無所知,而等到大腦意識到的時候,情緒問題或許已經非常嚴重,甚至影響你的行為了。”在李樺看來,通過心律模式反映情緒卻是可以比大腦更快地讓人們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更快地開始調節。
高管、金融才俊心最傷
李想是一家外資企業新晉高管,煩躁是他對自己最近狀況最多的描述,“長期加班、頻繁出差,自己最喜愛的足球也已經很難再觸碰,回家後不想説話,睡不著,總之感覺壓力很大。”實際上,李想並非個案,根據《財富》雜誌2013年底做的一項高級經理人壓力狀況調查顯示,連續3年以來,高級經理人感覺壓力較大的比例都在75%以上,到去年甚至有77.2%的高級經理人面臨高壓力的困擾。
“健心”教練宋琦接觸過一些企業高管的情緒數據,在他看來,不少人的心律變異性圖譜都表現出不和諧的鋸齒狀。“但是你如果讓他去醫院檢查,可能心電圖並沒有顯示任何心臟疾病,他們就是情緒長時間不好,又沒有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恢復,很多人甚至出現猝死,但是在這之前,你查不出他有任何心臟疾病。”
除了高管們,心情最差的恐怕就屬那些人們眼中的金領——金融才俊們,在意識到心臟心律異變會反映情緒問題後,找宋琦上課最多的就是金融機構,中銀建投、上投摩根、光大證券、中國平安等,還有一些是高學歷集中的知識密集型企業如IBM,也有一些是特種行業如空管人員、醫院的醫生等,此外,每年的5-6月他還要為即將應考的考生及家長們進行考前壓力管理的輔導。“實際上,這些工作壓力最大的人不僅僅是神經的損傷,他們普遍存在心律異變,情緒管理差的問題。”
“和以往我們所理解的錢不夠會有較大的壓力相比較,其實經常和錢打交道比較多的行業普遍壓力更大,由於長時間加班、加上工作中重復單調,風險壓力也比較重;數據顯示,銀行從業人員持續的緊張和慢性壓力已經令他們的身體透支,儘管看起來不一定很焦躁,但是持續不斷的交感神經活躍會令金融從業人員出現興致不高,缺乏活力並且悲觀的現象要比普通人高15%。”宋琦説。
中年中等收入最焦慮
在李樺看來,心能研究最大特點並不是進行心理治療,“它更傾向於讓你及時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問題,在大腦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通過儀器告訴你,你的情緒和壓力或許已經超過負荷了。”
在宋琦統計的數據中,一線城市的居民整體上在焦慮反應上更嚴重,尤其是一線城市的壓力對於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而言對身心的影響可能超出了他們自己的預期;很多測試者對自己所呈現出來的心臟和諧水準表示擔憂,並且隨著年齡增長,不和諧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
在年齡和收入的分類中,年齡35-45歲之間,年收入在10萬-15萬左右的中基層管理人員面臨一個比較重要的瓶頸期,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處於一個分界點,這個時候會出現比較大的壓力反應,如失眠、脫髮或者身材走樣等,需要及時的干預,便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上更上一個臺階,也有人在這個時候出現事業和生活的低谷或者下滑;宋琦告訴記者,在他們測試中發現,從現場所進行的壓力水準評估來看,男性的情緒穩定性更強,但是平衡性一般,表現出疲憊和焦慮的狀態更多;而女性情緒雖波動較大,也容易受外界影響,但是相對情緒的彈性要更好,因此男性多表現為長期情緒壓力,而女性多為短期情緒反應。
此外,根據數據顯示,事業單位的員工和企業的員工相比雖然沒有那麼焦慮,但是明顯呈現承受壓力的能力下降,並且會對所從事的工作産生厭倦和逃避的情緒。
專家建議短期可調節
李樺教授在中山大學心理諮詢教育中心使用心能測試已經有近8年時間,期間為1000多名學生做過這一測試,在她看來,這套設備確實讓很多人及時發現了自己情緒的客觀情況,但她不認為這是一個治療工具,“對於真正出現心理疾病的個案,我認為這種測試並不能解決問題,還是要求助心理醫生。”
但是李樺強調,這個調節在短時間內或許會比較有效,但如果真的要達到情緒長期平穩靠的是長時間的修煉,讓我們的心和腦能夠一致,這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文、圖/本報記者胡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