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白領小資 > 正文

字號:  

“中嫩階層”:30歲智商90後情商甘當“剩女”

  • 發佈時間:2014-10-31 16:51: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她高學歷高收入人漂亮,她愛做菜愛養寵愛英劇;

  她是30歲的智商90後的情商,她是年過而立還賣萌裝嫩的“資深少女”;

  她們經濟獨立,享受生活,接受戀愛,卻拒絕婚姻,為了説走就走的旅行和簡單自由的生活,甘當“剩女”。

  哦不,近年來慢熱的潮詞“中嫩”把她們從“剩女”圈裏摘了出來——“中嫩階層”,都市萬花筒中的一個另類存在,請叫她們“3字頭少女”。

  過完三十歲生日,突然變成了一朵“奇葩”

  過完三十歲生日,譚華突然發現自己成了一朵“奇葩”。

  曾經,她一直都是父母的好孩子、班級裏的好學生、被公司嘉獎的“明星員工”——即便是在工作五年之後,選擇辭職出國讀書那會兒,她在朋友眼裏也是個“有想法”、“對自己有要求”的上進青年,套用時下流行的説法就是“正能量滿滿”。

  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不就是不想結婚嗎?搞得我好像有心理疾病似的。” 今年春天,在跟朋友介紹的相親對象聊天時,譚華坦陳了自己的婚戀觀:可以欣然接受和“對的人”談戀愛,但對婚姻興趣欠奉。因為在所有“過來人”對幸福婚姻的描述中,“忍耐”都是一門必修課,而譚華對此很不以為然,“人生就這麼幾十年,工作的時候需要忍耐的東西已經夠多了,有什麼必要勉強自己去維持一段不快樂的關係呢?”——譚華的態度被對方當做了直白的拒絕。事後,給她牽紅線的朋友打電話來“質問”:“你到底怎麼想的?一點面子都不給,不行你可以回來跟我説嘛!”

  譚華花了近一刻鐘的時間也沒讓朋友弄明白,她是在忠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她看來戀愛並非一定要指向婚姻。最終,朋友先是恨鐵不成鋼地表示“不管你了”,既而又小心翼翼地試探:“你是不是受什麼刺激了?”

  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之後,譚華乾脆拒絕了朋友和長輩給她介紹男朋友的提議。大家都奇怪這麼一個外形摩登,性格開朗,年薪能在五道口買六平方米房子的優質女青年怎麼會不想結婚呢?

  “你又裝90後了”

  譚華發覺,那些二十幾歲時看起來順理成章的生活理念,甫一過而立之年,就立刻變得奇形怪狀起來。更讓她難以理解的是,身邊一些朋友往往在跟她抱怨完婚姻的種種糾結不快之後,又一本正經地勸誡她“別那麼幼稚,還是抓緊時間找個靠譜的人結婚。”

  “我有時候都懷疑她們是不是自己掉火坑裏了,還想多拉幾個人下去。”譚華哈哈笑著説,“有時候好想勸他們離婚。”

  漸漸地,她和原先的朋友圈子也有點疏遠。譚華拿出手機點開自己的一個微信群,“我高中同學的群,天天討論孩子,我一齣現,就有人問我什麼時候結婚。” 在朋友小聚的飯桌上,譚華淡金色的貼片美甲和描畫精緻的珊瑚紅唇膏,也讓她光彩照人地有些格格不入。閨密拉著她的手仔細看了看,也不無羨慕地評價:“這一看就是不帶孩子的手……你自拍別帶上我啊,比你老十歲!”

  譚華堅持認為自己和這些朋友的差別是“生活理念”的不同,她喜歡可以除了做SPA和看書之外,什麼也不用幹的週末;喜歡心血來潮地抽籤決定去哪兒旅行,希望自己60歲的時候仍然能踩穩豹紋高跟鞋……但在朋友們看來,這分明是“代溝”,一旦討論起這些問題,譚華常常會被吐槽“你是90後吧?”

  前些天,王菲和謝霆鋒複合的新聞佔據了頭條,譚華在朋友圈裏轉發消息的時候,隨手點評了一句:“是不是又相信愛情了?” 結果,她收到的第一條回復就是“你是有多幼稚……”,下頭還有人調侃“華華,你又裝90後了。”而在近四十條評論回復裏,一半都是幾個閨密在感嘆他們的四個孩子可怎麼辦。

  “老男孩”能擊中人們的淚點,“老女孩”只能擊中笑點?

  對於譚華的“幼稚”,熟識她的朋友將之歸結為專注事業導致的情商偏低,似乎還可以理解;而對事業沒太大追求,卻仍然沉浸在“少女”狀態中的方悅然,就更讓身邊的人感覺匪夷所思了。

  方悅然和朋友一起經營著一家售賣多肉盆栽的小網店,她的微信相冊裏幾乎每天都有自己做的美食圖片,不僅食物的賣相可圈可點,杯盤碗碟也都精心搭配,頗有幾分雜誌水準;偶爾客串出鏡的,還有她養了三年的泰迪犬“小咖”。方悅然本人出現在照片裏的扮相是一頭斜分的過肩直髮,笑起來有酒窩,衣服多是所謂“馬卡龍色”的粉嫩色系,有時候還會擠眉弄眼地吐吐舌頭……

  又萌又美的照片,配上諸如“看得太透反而不快樂,倒不如幼稚得沒心沒肺”之類抒情獨白式的句子,很多和她不太熟悉的朋友都覺得這是個二十齣頭的“萌妹子”;但實際上,她要比朋友們的猜測大上十歲。

  這樣的反差讓方悅然身邊的不少朋友都覺得有些違和,一個大學同學就毫不客氣地“鑒定”她是在“裝嫩”;而和她一個宿舍住了四年的閨密則評價方悅然是個“活在電影裏的人”。

  方悅然覺得自己只是沒有改變過興趣愛好和審美趣味而已,“25歲的時候喜歡的東西,到了65歲就不能喜歡了嗎?” 至於別人的觀感,方悅然並不在意,“生活是自己的,沒必要為了讓別人順眼,犧牲自己的幸福感。”

  説到被同學諷刺“裝嫩”,方悅然提起了一部曾經風靡網路的短片,講的是幾個垂暮老人騎摩托車旅行的故事。“好多人看了都覺得這些‘老男孩’很熱血,很讚,看得飆淚;但是‘老女孩’呢?” 對這個話題,方悅然顯然曾有過認真的思考,她舉出了斯琴高娃主演的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還有熱衷廣場舞的大媽們——“女人老了之後,如果還按照年輕時喜歡的方式生活,就會被嘲笑。”

  “我應付不了複雜的生活”

  雖然對別人的看法不大在意,但方悅然也面臨著和譚華同樣的困擾,親朋好友都覺得,這麼一個看起來居家又溫柔的“剩女”怎麼一點兒也不著急結婚呢?

  這個問題,方悅然沒敢跟家裏説實話,只是用沒碰到“有感覺的人”來搪塞,次數多了,“我媽媽對‘感覺’這兩個字都敏感了。” 説到這兒,方悅然發來一個萌味十足的顏文字(#-_-)╧═╧,據她解釋,這個表情的意思是“無語掀桌”。

  “其實我不想結婚是怕麻煩。”方悅然説,從父輩和朋友的婚姻中,她看到了各種日常瑣事引起的家庭糾紛,不得不面對又總是無法完美解決的複雜關係。“我覺得這樣好浪費生命啊!不如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她從來不看家長裏短的生活劇,而是和一班比自己小上五六歲甚至十幾歲的女孩子一起,熱愛“卷福”(英劇《福爾摩斯》的主角)。

  但她的看法被朋友們嗤之以鼻:“你將來就知道了,根本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 於是,但凡碰上朋友咬牙切齒地討論婆媳關係,方悅然都會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默默放空,“我承認我在這方面比較笨,應付不了這麼複雜的生活;就算勉強應付了,也不會有幸福感。”

  雖然拒絕婚姻,但方悅然有一個交往了兩年的男朋友。男友比她大三歲,離過一次婚,“我們倆對婚姻和生活的態度很一致,可能因為他比我大,所以覺得我不是‘裝嫩’,只是比一般人稍嫩。”

  從“剩女”圈摘出來的“中嫩”

  一度被掃進“剩女”圈的譚華和方悅然們,又被新近流行的潮詞“中嫩”摘了出來。

  相比焦慮恨嫁的大齡女青年,這些不再認為婚姻是必需品,強調自由和個人幸福感的“3字頭少女”確實不能算是被“剩”下的——至少她們自己不這麼認為。

  儘管“中嫩”在國內還沒有成為現象,但一些都市女性身上的特徵卻十分符合西方社會學家對“未知世代”(Generation X)女性的分析。

  “未知世代”是指二戰後美國社會變革期成長起來的一代,一般出生於1964年至1976年之間,他們的父母大多是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嬰兒潮世代”女性積極工作,取得了應有的社會地位;她們重視家庭,努力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尋找平衡,必要時可以為家庭犧牲自己的事業和自由。與父母輩相比,“未知世代”女性則具有更強的自我意識,重視社會交往超過家庭關係,將結婚生子排在自由、事業之後。

  而國內的“3字頭少女”們,似乎也有同樣的生活軌跡,在像前輩女性那樣對事業和經濟有了初步掌控之後,她們開始更加主動地掌握屬於自己的生活。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