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多家理財機構違規被點名:抱銀行大腿誤導公眾

  • 發佈時間:2016-04-22 09: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楊曉宴  責任編輯:劉波

  網際網路金融和理財類公司亂象下,銀行嚴加防範風險傳導。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罕見公開點名理財機構違規“抱”銀行大腿。

  4月21日,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發佈聲明稱,一些理財機構通過各種方式引導投資者預存資金並對外投資,且明示投資標的對接銀行理財産品,嚴重誤導了社會公眾。這是今年以來該公會第二次就此情況發表聲明。

  此前的3月8日,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曾聲明,轄內銀行依法合規為各金融資訊服務、財富管理、投資理財等單位提供正常的開戶和資金結算業務,但並不表明為這些單位的産品和行銷行為提供任何保證、增信與承諾。

  與此前不同的是,4月21日公會的公開發文直接點名了幾家理財機構違規操作,而這幾家機構也已遭到相關銀行投訴。

  根據公會目前統計,各會員單位中已有15家銀行發佈公開聲明,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防範非法集資風險,主動遠離冒用、套用銀行信用的網上及網下等理財機構。

  其中, 建設銀行 上海市分行、 民生銀行 上海分行、 招商銀行 上海分行、廣發銀行上海分行、 平安銀行 上海分行、恒生中國等多家銀行已就相關問題分別向財佳資産、金恪投資、屹商資産、中金國泰、多盈理財網、炳恒資産、創屹資産、恒生財行等網上或網下理財機構發送了律師函。

  “但部分理財機構依然我行我素,未按銀行律師函要求予以改正。”聲明進一步稱,“更有甚者,部分理財機構在法院已作出終審裁定,要求其停止侵權並採取具體改正措施的情況下,仍一邊抗拒執行法院判決,一邊繼續擴張;網站上套用、冒用銀行信用的行為時而復犯,屢糾不絕。”

  渤海銀行、江蘇銀行和招商銀行已先後於3月30日和4月7日公開聲明,從未授權多盈理財網銷售其理財産品。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4月21日晚間登錄多盈理財網發現,“銀行理財通”頻道仍有大量銀行內理財産品在售,共計1710條記錄。除了渤海銀行和江蘇銀行的相關産品,涉及銀行還包括 興業銀行 、杭州銀行、稠州銀行、無錫農商銀行、 華夏銀行中信銀行 、廣發銀行、溫州銀行等。

  其中,多盈理財網官網顯示的最新渤海銀行理財産品為渤盛315號,該系列産品連續至311號(沒有渤盛310號),起息日均顯示為4月26日。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中國理財網查詢渤海銀行理財産品顯示,最新一期在募集的渤盛系列産品為310號,募集期為4月18-21日,起息日為4月22日。

  公會提示,上海轄內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沒有委託任何金融資訊服務、財富管理和投資理財機構代銷銷售,也沒有授權上述單位使用銀行標識進行産品宣傳或推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