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浦發凈利增速跌入個位數 劉信義如何轉型受關注

  • 發佈時間:2016-03-21 08:5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和過往業績相比, 浦發銀行 凈利增幅7.6%,首次跌入個位數,2013年、2014年這一數據分別為19.70%和14.95%。與此同時,不良貸款率則逐年上升。

  近日,浦發銀行業務擴張動作不斷,3月16日完成了上海信託97.33%股權過戶事宜,該公司成為其控股子公司。

  就在一週前,浦發銀行還進行了增發,募集資金不超過148億元。大股東增持後,其合併持股比例將增至29.84%,被外界解讀為回擊四度舉牌的富德生命人壽。

  浦發銀行方面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大股東增資將增強公司風險抵禦能力,實現穩健經營,以便更好地應對新常態下國內外經濟的變化與挑戰。此外,收購完成上海信託後將進一步完善綜合化經營平臺的搭建,圍繞集團整體發展戰略,通過旗下商業銀行、信託、基金、金融租賃、投資銀行、貨幣經紀等多元化業務平臺優勢,不斷提升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

  浦發銀行的轉型一方面在於積極佈局綜合化金融,另一方面也和當前銀行面臨凈利下滑、不良貸款率增加的壓力有關。

  根據此前浦發公佈的2015年業績快報,去年公司凈利潤506億元,同比增長7.6%,凈利增速首次跌入個位數。資産品質方面,年末不良貸款率1.56%,較年初上升0.5個百分點。

  凈利首次個位數增長

  每年率先披露上市銀行業績快報的慣例仍在延續。早在1月份,浦發銀行披露的2015年度業績快報顯示,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465億元,營業利潤661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6億元,同比增長7.6%,基本每股收益為2.66元,同比增長5.56%。年末不良貸款率1.56%,較年初上升0.5個百分點。

  和過往業績相比,浦發銀行凈利增幅7.6%,首次跌入個位數,2013年、2014年這一數據分別為19.70%和14.95%。與此同時,不良貸款率則逐年上升。對於凈利下滑的原因,浦發銀行方面表示會在4月初的正式年報中予以解釋,目前還不方便透露。

  不過鋻於當前銀行業的發展普遍放緩的現狀,浦發銀行的增速下降也算情有可原,對比已發佈年報和業績快報的上市股份制銀行,浦發銀行凈利增速僅次於10.04%的 平安銀行 ,此外, 興業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 同比增幅分別為6.62%、5.02%、3.51%以及1.15%。

  值得注意的是,浦發銀行總資産規模繼2014年首度突破了4萬億元的大關後,在2015年再次首度突破5萬億元。平安證券分析師勵雅敏認為,該行預計將超過興業、民生、中信,成為僅次於招行的第二大股份制銀行。

  拿下信託牌照

  3月16日,浦發銀行發佈公告稱,浦發銀行已完成上海信託97.33%股權過戶事宜,上海信託成為其控股子公司。

  該公告顯示,3月15日,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準了上海信託的股東變更事項,並簽發了新的《營業執照》,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也已辦理完畢。至此,浦發銀行成為繼建行、交行、興業銀行之後,國內第四家持有信託牌照的商業銀行,全牌照金控集團的佈局再接近一步。

  據悉,去年6月,浦發銀行發佈收購預案,擬向上海國際集團、上海久事等共11名交易對手發行近10億股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上海信託97.33%股權,交易金額約163.5億元,時隔一年,終於塵埃落定。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收購上海信託的落地使公司在混業經營上邁開步伐,明確長期戰略的發展方向。去年9月以來,富德生命人壽大幅買入也説明對公司投資價值的看好。

  富德生命人壽對浦發銀行的四度舉牌,合計佔後者普通股A股總股本的20%,持股比例與大股東上海國際集團合併持股比例相差不足5%。今年大股東終於有所舉動,通過增持,將持股比例增至29.84%。浙商證券分析師劉志平表示,本次定增對象僅限于上海國際集團和其全資子公司,增強了上海市國資委的控制能力,補充資本與增強國資持股一舉兩得。

  新行長轉型路徑漸明

  去年4月份,上任僅三年的朱玉辰因身體原因辭去浦發銀行行長一職,離開浦發一年的前副行長劉信義回歸接棒。

  上任伊始,劉信義表示,浦發銀行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是網際網路等技術變革、經濟結構調整、金融風險上升、金融改革與利率市場化等外部環境帶來的挑戰,也面臨著內部如何自我突破、自我革新、自我轉變再上新臺階的巨大挑戰。

  對於浦發的轉型規劃,劉信義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諱莫如深。不過從近期浦發銀行發佈的中期資本規劃和股東回報規劃中可看出,浦發未來發展將圍繞著集團化、專業化、數字化、輕型化、國際化、集約化等“六化”戰略任務進行。

  浦發銀行方面給《投資者報》的資料也顯示,公司綜合化經營平臺的發展思路,未來將通過旗下商業銀行、信託、基金、金融租賃、投資銀行、貨幣經紀等多元化業務平臺優勢,不斷提升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

  “守正是商業銀行的根本,而出奇要靠創新。”劉信義去年年底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商業銀行在未來五年發展中應堅持“守正出奇”思維。(來源:證券時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