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多家商業銀行正研究不良債權轉股事宜

  • 發佈時間:2016-03-16 09:02: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多家商業銀行正在積極研究不良債權轉股事宜,其中部分國有大行的進展很快,隨時可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據中國證券報3月16日報道,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監管部門將允許商業銀行把企業的不良貸款置換為股權,意在幫助銀行抑制不良資産率。監管部門擬就此出臺全新的債轉股方案文件,以突破目前《商業銀行法》對於銀行對外股權投資的限制。

  分析人士指出,不良債權轉股對於銀行和企業來説可謂雙贏,一方面降低了企業的債務負擔,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有望迎來牽頭進行産業重組的戰略機遇。但值得注意的是,債轉股是銀行非常態化業務,預計不會大範圍鋪開。

  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透露,目前多個監管部門正積極研究不良債權轉股的方案。這並非新創的不良貸款處置方式,國有資産管理公司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處理問題企業的不良貸款。雖然許多不良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了處置,但四大國有資産管理公司的賬面上至今仍有債轉股資産。

  銀行業內人士認為,國有大行積極探索不良債權轉股,與其不良貸款餘額較大有直接關係。2015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産均出現“雙升”。截至9月末,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1714億元、1792億元、1291億元、1500億元,較年初分別上升469億元、542億元、286億元、368億元;不良率分別為1.44%、2.02%、1.43%、1.45%,較年初分別上升0.31、0.48、0.25、0.26個百分點。

  三季報顯示,中行的不良貸款餘額、不良率及上升幅度均最低,但中行在不良債權轉股方面的嘗試很是積極。3月8日,熔盛重工(現更名為華榮能源)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擬向債權人發行最多171億股股票,其中包括向22家債權銀行發行141億股、向1000家供應商債權人發行30億股,以抵消171億元債務。債轉股完成後,中行作為華榮能源最大債權方,將成其最大股東。截至公告日,在該公司的22家債權銀行中,已有12家債權銀行與公司訂立意向書,涉及約125.97億元最高認購金額,佔債權銀行最高認購金額總額約89.3%。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熔盛債轉股方案公告稱“本公司建議與債權銀行或其指定實體訂立債權銀行認購協議”,故在國務院特批之前,該債轉股方案可能採取與銀行相關實體而非銀行本身進行股權認購的方式,也存在通過境外公司間接完成債轉股的可能性。

  儘管具體方案未落地,但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認為,不良債權轉股對於商業銀行和企業來説,短期來看一定是雙贏。一方面,債轉股方案將成為銀行業現有不良貸款處置辦法(包括核銷、出售給資産管理公司、成立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和不良資産證券化試點)之外的新渠道;另一方面,企業債務負擔將減輕,從而為企業重組整合贏得時間,換取進一步轉型升級的空間。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表示,債轉股更大的意義在於商業銀行迎來牽頭進行産業重組的機遇。商業銀行通過債轉股成為企業股東之後,有望更加深入地介入企業的生産經營,甚至通過投貸聯動、並購貸款等方式,推動部分産能過剩行業的戰略性重組兼併,從而開闢了一條利用市場方式推動産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渠道。

  平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金融分析師勵雅敏認為,短期來看,不良債權轉股可能加速銀行不良資産的出清速度,資産品質暴露風險概率提升。此舉可能加快部分延期續貸、已實質性破産但並未納入不良的公司加速債轉股重組,銀行表內資産品質壓力短期內可能不降反升。債轉股的額度規模、暴露速度、企業的選擇等是銀行、政府、企業三方需要慎重討論的,以防止實際操作中的道德風險和利益綁定問題。此外,銀行需建立嚴格的風險隔離手段,以防止利益輸送。長期而言,此舉有利於淘汰僵屍企業,釋放信貸資源,達到結構調整的目的。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毛軍華認為,這一輪債轉股的幾個核心問題包括:一是應當對哪些企業進行債轉股?應該是産品有競爭力、有市場但資産負債率比較高、因為週期性問題産生財務壓力的企業。二是承接主體是誰贍苡辛嚼喑薪又魈澹一類是第三方機�(如四大資産管理公司),另一類是銀行的關聯利益主體。三是貸款從銀行轉給承接主體的價格怎麼確定?如果按照市場公允價值來進行轉讓,銀行可能需要馬上確認損失;如果按照賬面凈值(貸款原值扣除撥備)進行轉讓,那麼承接主體最好是銀行的關連線構。四是承接主體的資金來源怎麼辦?如果採用銀行主導的資産管理計劃作為承接主體,可以採用優先/劣後的結構化機制,其中優先級資金可以向社會募集,政府資金可以為優先級提供一定條件下的擔保。五是轉股的價格怎麼確定?大概率是按照企業股權的賬面價值轉股。此外,轉股後的企業運營怎麼辦?債權人通過履行股東權利可以更加深入地涉及企業的戰略決策,加速行業重組進程。

  對於有觀點擔憂不良債權轉股可能導致信用風險轉化為流動性風險,多位專家和分析人士認為,即使不良債權轉股方案出臺,這也不會成為不良貸款處置的主要方式,商業銀行會謹慎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商業銀行面臨資本金制約。根據當前的監管要求,債轉股資産的風險權重介於400%-1250%,而企業貸款的風險權重為100%。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表示,債轉股屬於債務重組方式之一,一事一議、高度非標準化,須債權人、債務人和利益相關方協商一致方可進行,因此料很難大範圍鋪開。

  華泰證券首席金融分析師羅毅表示,債轉股是銀行的非常態化業務,被動持股並不意味著銀行股權投資限制取消。銀行債轉股若特批,即是針對不良率上升的特殊時期之特殊辦法,具有被動投資的特徵,而非常態化業務,不會大範圍鋪開,核銷、轉讓、資産證券化仍將是不良貸款處置的主要方式。在監管層面,商業銀行股權投資的法律限制仍然存在,監管部門不會全面放開以允許銀行借不良貸款轉股來繞開《商業銀行法》進行股權投資,預計監管部門會在不良資産審核確認、債轉股預報批等環節進行比較深入的干預。在銀行層面,商業銀行必然是基於對企業經營前景看好,願意與企業渡過當前難關,選擇暫時遇到困難的少數標桿類企業。處置是目的,而非持有。四大資産管理公司的成立初衷即為承接四大行壞賬,當前其業務模式已相對成熟,讓商業銀行再扮演“壞賬銀行”角色的可能性不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