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談去産能:發展直接融資降低企業重組難度
- 發佈時間:2016-03-12 08:24:5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文舉
“去産能”話題引起了代表委員的熱議,也引發了央行行長的思考。
1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前往總工會界別聽取討論意見,並詳細介紹了他對過剩産能的成因、解決方案的思考。他認為,去産能和去杠桿密切聯繫,一般來説杠桿高會造成調整難,加大債權債務人之間的協調難度。所以如果更好地發展直接融資,減少債務杠桿,在未來也會使得企業的調整重組變得更加容易。
他認為,産能過剩既有經濟發展規律的影響,也有我國自身的政策、體制、市場規律把握得不好的原因。
而金融領域的粗放式信貸投放也是助推産能過剩的一個因素。周小川稱,過去有很多商業銀行在貸款導向、行業研究方面過於粗放,基本上國家支援的行業就可以貸款,國家禁止的行業就不能貸,“其實禁止行業中間有一些細分的行業競爭力還是很高的,但國家戴了帽子了,就不能貸款或不能上市融資了。”
在周小川看來,這種粗放式的信貸投放導致銀行某些時候不能真正抓住産業發展的機會,隨著週期的發展有些風險逐步暴露,到事後調整的時候銀行會産生大量的不良資産。
對於産能過剩的應對政策,周小川指出,首先是職工的基本福利保障,尤其是養老、醫療保障體系非常重要,涉及勞動就業的靈活性,以及職工能夠順利轉崗再就業。其次是要改革貿易政策,與全球相協調,自我壓縮既沒有比較優勢又産能過剩的行業。
從國際經驗看,依法履行破産程式是解決産能過剩的重要渠道。周小川説,破産法首先是對經營失敗或者經營市場變化以後的一種保護,這個保護以後有利於資源再配置。同時,履行破産程式又是一個比較規範和方便的重組過程,破産重組實際上解決了債權人和股權人的關係,化解矛盾,有利於企業重組。
從金融行業角度看,周小川説,去産能和去杠桿實則密切聯繫。我國杠桿率偏高、債務融資偏高,其中相當大一部分表現在工業企業,因為工業企業股本少而貸款多。一般來説,杠桿高會造成調整難,調整過程中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協調也會比較困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更好地發展直接融資,減少債務杠桿,在未來也會使得企業的調整、重組變得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