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渣打銀行壞賬纏身業績巨虧 機構評級負面産品遭投訴

  • 發佈時間:2016-02-26 07: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23日,港股上市公司渣打銀行公佈2015年業績,數據顯示,稅前損失15億美元,較2014年盈利42億美元的水準大幅下滑。這是渣打自1989年來首次年度虧損。與此同時,渣打銀行2015年貸款減值上升87.2%,不良貸款達到40億,創歷史高位。

  據悉,此前,渣打銀行在新興市場積極擴張。在中國、印度經濟放緩,商品價格暴跌之後,渣打銀行被大量壞賬困擾。財報公佈後,不少大型投行表示渣打今年業績黯淡,負面評級展望難改善。

  除了業績巨虧,渣打銀行理財産品風波不斷,多次因産品虧損招致投資者投訴。如21世紀經濟報道近期爆料,渣打銀行客戶經理在銷售“現貸派”無擔保個人貸款時,在貸款利率以及消費憑證提供方面“存在誤導嫌疑”。目前,深圳銀監局已受理該投訴。

  業績虧損 不良貸款創歷史高位

  渣打銀行2015年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全年,稅前損失15億美元,較2014年盈利42億美元的水準大幅下滑。剔除一些一次性項目後,渣打去年稅前利潤8.34億美元,遠低於盈利13.7億美元的預期。

  意外虧損後渣打集團股價連跌。財報公佈當日,渣打倫敦股價一度暴跌12%,開年以來跌幅擴大至27%。24日,渣打港股股價也出現了下滑,盤中一度跌近7%,邁向2002年上市以來最低收盤價。

  此外,數據顯示,渣打銀行的不良貸款金額從21.4億美元幾乎翻倍至2015年的40億美元,而2014年,渣打銀行的凈利潤為25.1億美元。

  渣打所面臨的困境是由其先前的決策造成的。據第一財經日報,圍繞亞洲新興市場為主的策略,令渣打銀行去年整體業績受到嚴重影響,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也令在大宗商品市場曝險較多的該行遭受雙重打擊。

  另據中新社,渣打大中華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預計,今年渣打的壞賬不會繼續上升,因為在重組過程中有撇帳及出售不良風險組合,大大減低不良貸款。洪丕正表示,集團去年經歷過裁員及業務重組之後,主要的痛苦已經過去,未來集團業務將更加穩健。雖然經濟形勢在短期有不明朗因素,但中長線來説仍有信心。業績報告還表示,渣打未來可能採取“痛苦”的措施,以改善回報。

  機構負面評級展望難改善

  財報公佈後,不少大型投行表示渣打今年業績黯淡,未來收入疲弱堪憂,負面評級展望難改善。

  據《經濟通通訊社》,評級機構惠譽表示,渣打的評級展望為“負面”,而且該行在落實新策略方面備受內外因素挑戰,評級展望難以改善。惠譽預料,渣打今年業績前景黯淡,負面因素包括貿易受壓、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商品價格疲弱、資本市場淡靜、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地緣政治緊張等。

  同時,德銀也表示未來渣打收入疲弱堪憂。據《經濟通通訊社》,德意志銀行24日發表研究報告,渣打集團去年業績令人失望,收入疲弱堪憂,未來要有顯著改善才可達成集團2018╱20年的目標,但根據目前的經營環境,集團今年業績仍備受挑戰,料撥備前盈利只有48.13億美元,按年再跌11%。德銀給予渣打“持有”評級,目標價50元。

  德銀預測,渣打2018╱20年的收入分別為174億及186億美元,但去年下半年的年化收入只有139億美元,改善空間很大,而且需要同時削減風險加權資産(RWA)及成本。德銀認為,市場將下調對渣打盈利的預測。

  銷售産品存誤導 深圳銀監局受理

  除了業績褪色,渣打銀行的産品和服務也屢遭投訴。據21世紀經濟報道,近日,李先生等渣打銀行客戶反映,渣打銀行客戶經理在銷售“現貸派”無擔保個人貸款時,在貸款利率以及消費憑證提供方面“存在誤導嫌疑”。

  據李先生介紹,其于2013年初向渣打銀行深圳分行申請“現貸派”,客戶經理劉某負責銷售,對其稱貸款年利率為11.66% ,月利率為0.97%。但李先生表示,劉某要求其在合同上填寫的建議利率為月利率1.65%,並稱實際仍按照年利率11.66%計算,而劉某在合同上填寫的年利率為19.8%(前述月利率1.65%乘以12)。李先生認為,渣打銀行客戶經理蓄意誤導貸款利率。

  對此,渣打銀行表示:“我行嚴格遵循貸款合同,執行合同約定的利率。我行無擔保個人貸款的年利率計算方式為約定月利率乘以12。”

  此外,報道還稱,客戶經理公然兜售虛假貸款用途憑證。在一份客戶致電渣打銀行客戶經理的諮詢錄音中,客戶經理表示,如果貸款20萬元以上,一萬元貸款平均每月還款利息69元至72元,按照貸款期限的長短波動,這是標準的官方説法,而沒有月利率和年利率的説法;此外,一般需要客戶提供消費憑證,如果提供不了,可向銀行購買消費憑證,僅需300元即可購買一張10萬元消費憑證。

  對此,渣打銀行表示:“該客戶所簽署的貸款申請書上明確提到其貸款用途為旅遊及購買家電類消費。但貸款發放後,該客戶未能按時提供對應的消費憑證。我行主動聯繫該客戶並正式發送了《提交貸款用途憑證通知書》進行提醒,該客戶仍始終未提供對應的消費憑證。因此,我行根據合同約定向該客戶發送了《加收罰息通知書》並計收了相應罰息。”

  李先生已向深圳銀監局投訴,目前,深圳銀監局正在調查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