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試點3年遇冷銀行積極性不高
- 發佈時間:2015-10-28 08:55: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原標題: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試點3年遇冷 銀行積極性不高
中山試點推廣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已有3年,通過這種抵押物從有形資産到無形資産的轉變,支援更多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日前記者調查發現,推廣3年多來,由於無形資産價值評估難等因素帶來的風險,中山累計只發放了2.41億元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每年都僅有少數幾家企業通過智慧財産權抵押成功獲得貸款。
為了進一步推廣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從銀行的立場出發,今年中山正醞釀通過設立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的風險準備金,來分擔銀行方面的風險,以進一步推廣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
部分銀行推出相關産品卻未“開市”
2012年,通過“有形資産抵押+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的形式,南方新元食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從招商銀行中山分行貸款2500萬元,成為中山首個嘗到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甜頭的高科技型企業。
智慧財産權質押早在2012年8月就在火炬開發區試點推行。推廣3年多以來,已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在中山推出了類似的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據農業銀行的工作人員介紹,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以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科技成長型中小企業客戶為主要服務對象。
在以往的産品中,企業申請貸款需提供房産、設備等有形資産作為抵押,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則可以讓企業以智慧財産權這種“無形資産”作為抵押物,從而降低企業申請信貸的門檻。
據了解,目前企業申請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要先從智慧財産權局獲得相關的智慧財産權認證,然後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智慧財産權進行價值評估,再以評估結果向銀行申請貸款。而銀行方面則會根據評估的結果,提供一定額度的授信。
根據中山現行的辦法,對以智慧財産權質押擔保方式取得銀行貸款的企業,在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存續期間,按貸款額度的2%實行利息補貼。根據貸款額度,每家企業每年最多可以拿到20萬元的貼息。
對很多發展中的科技型企業來説,能讓“知本”轉化為“資本”本是好事,但是在實際推廣中,成功的案例卻不多,主要集中在中國銀行等少數幾家銀行。且在很多情況下,智慧財産權抵押也只是有形資産抵押的一個補充,單純做智慧財産權抵押的信貸少之又少。
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目前中山仍有部分銀行推出了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但是暫時還沒有目標客戶,屬於“0”業務的狀態。
無形資産評估難銀行積極性不高
對於智慧財産權抵押貸款這種創新模式,多數銀行的相關人士表示,政府政策支援到位,力度也足,但智慧財産權的評估程式比較繁瑣,風險成本比較高。由於智慧財産權是無形資産,不像固定資産那樣容易估值,這也成了阻礙銀行開展此項業務的絆腳石。
“政府推廣力度很大,但是銀行也有自己的風險考慮。”一家商業銀行信貸部負責人就告訴記者,智慧財産權屬於無形資産,即使有相關評價機構的評估,智慧財産權評估的價值高低、參照物是什麼,尚沒有一定的標準。加上國內智慧財産權交易制度不完善,因此大多數銀行也僅把智慧財産權質押作為“錦上添花”的手段,普遍認為企業要有具體的有形資産抵押才能降低風險。
市金融局一位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各家銀行發放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也主要集中在價值發明類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一些外觀設計專利由於容易受到侵權,很多銀行出於風險考慮,在外觀設計專利的質押上把控較為嚴格。
這一問題也不止出現在中山,因此不少城市在推廣智慧財産權抵押貸款的過程中,也嘗試通過建立風險準備金降低銀行的風險,撬動更多的智慧財産權抵押貸款授信。前不久,重慶市就提出將建立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制度,按不超過審定企業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壞賬本金損失的30%給予補償。
而記者也從中山市科技局了解到,為了發展智慧財産權抵押貸款,調動銀行的積極性,中山今年也準備建立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制度,拿出一筆資金作為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通過降低銀行的風險,讓智慧財産權抵押貸款能進一步推廣,惠及更多企業。
南方日報記者 陳彧
案例
通過專利抵押
拿到更多授信用於技改
位於火炬開發區的利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産經營全塑軟管包裝製品的企業,該企業擁有6個實用新型專利,以及1個外觀設計專利。2013年,出於公司發展的需要,利德包裝向銀行貸一筆款,當時剛好中山推廣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不久,利德包裝的管理者決定做出嘗試。
通過北京某評估機構的評估得知,利德包裝當時擁有的智慧財産權價值達到1200萬元。拿到評估結果後,利德包裝在提供一定“有形資産”抵押的基礎上,又加上4個實用新型專利作為補充,提高了銀行的授信額度,成功從招商銀行中山分行拿到900萬元的貸款。
“當時我們僅需要這麼多的資金,所以並沒有把所有專利都作為抵押。拿到這筆貸款後,我們將其投入到公司的技術改造,為該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資金的支援。”該公司的負責人説,“這種新型的信貸方式,能為創新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