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季末因素疊加雙節效應 銀行理財收益迎小反彈

  • 發佈時間:2015-09-25 09:1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4.6% 上周投資期限為1個月以內的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6%,較前一週上升0.21個百分點

  儘管整體仍處於“跌跌不休”的下行通道中,但是,因為季末、月末因素疊加了中秋與國慶的雙節效應,9月末的銀行理財市場上部分産品出現收益率提升的小反彈現象。業內人士提醒,第四季度我國的貨幣政策整體寬鬆態勢不變,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建議偏好穩健理財的投資者抓住當前的機會。

  伴隨著9月末的到來,此前一直疲弱不堪的銀行理財市場,在上周開始顯現出反彈的端倪。根據銀率網的統計,儘管上周其他中長期限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均有所下行,但投資期限為1個月以內的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6%,較前一週上升0.21個百分點。

  對此,某國有銀行理財師表示,超短期或短期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上行,與市場短期內資金面的緊張有一定關聯。“9月末恰逢季末和月末重疊的時間節點,短期內資金面或會出現一定的緊張局面,銀行提高短期産品的收益率,也是為了吸引資金流入保證流動性。”

  而從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看,週四央行進行了800億元的14天期逆回購操作。市場分析稱,季末、長假等季節性因素增添了短期流動性的不確定性,央行本週或有意通過延長逆回購期限等方式向市場提供更強的流動性支援信號。

  事實上,9月底恰逢季末和月末,雖然銀行業監管考核對流動性的季節性影響開始減弱,但並非意味著其已不復存在,而此次季末又恰逢中秋、國慶節長假,居民取現的需求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銀行的備付壓力。故而銀行系統提前“未雨綢繆”提升一部分理財産品收益率來吸引資金流入,一點不讓人意外。

  而從當前市場表現看,很多銀行延續了上周的做法,拉升了新發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資訊統計發現,對比9月初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跌破5%的情況,本週發行的銀行理財産品中,6個月左右的産品的預期收益率達到5.5%以上的有不少。比如招商銀行發行的兩款鼎鼎成金系列産品,投資期限分別為194天和196天,預期收益率均為5.7%。而杭州銀行發行的一款投資期限為51天的“豐裕盈家KF01號”,其預期收益率更是高達6%。

  至於雙節理財産品,興業銀行9月22日至9月25日發售的産品中,預期收益率均在5.2%以上。

  對此,銀率網分析師閆自傑認為,短期內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可能會有階段性的小幅反彈。一方面因為美聯儲推遲加息,在某種程度上穩定了國內的市場情緒和資産價格,另一方面馬上到來的“雙節”和季末等因素,也可能使持續低迷的銀行理財市場出現一波小反彈。

  不過從中長期趨勢來看,經濟增速放緩和貨幣政策寬鬆的基本面會持續下去,也將影響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繼續下行。閆自傑建議,雖然收益持續下跌,但目前市場上收益率水準在4.5%-5.5%之間的中長期産品發行量依然較大,作為防禦策略來進行配置,是投資者非常好的選擇,目前穩健型投資者可以抓住機遇及時購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