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五大行上半年凈利增速跌破2% 五次降息衝擊利潤

  • 發佈時間:2015-09-01 07:47: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8月30日,16家A股上市銀行中報相繼披露完畢。2015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五大行凈利潤增速跌破2%,股份制銀行凈利潤增速進入“個位數時代”,體量較小的城商行尚能保持兩位數的利潤增長水準。

  8月30日,16家A股上市銀行中報相繼披露完畢。2015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五大行凈利潤增速跌破2%,股份制銀行凈利潤增速進入“個位數時代”,體量較小的城商行尚能保持兩位數的利潤增長水準。

  與此同時,銀行業資産品質承壓正在加劇,不良“雙升”已經是上市銀行的普遍煩惱,銀行業二季度不良資産率升至1.50%,銀行資産品質攻堅戰已經打響。

  股份行增速進入“個位數”

  南京銀行增長24.75%成“黑馬”

  自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作為順週期的銀行業凈利潤增速告別高速增長時代,凈利潤增速普遍下滑在2014年已經盡顯,這一趨勢在今年中報中顯示進一步加劇。

  “銀行業‘大躍進’增長的時代結束了,現在的日子確實很難過。今年有的銀行可能利潤將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在今年7月出席某論壇時曾公開表示。

  從2015年中報來看,五大行凈利潤增長最為慘澹,除中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高於1%為1.41%、交行凈利潤增速為1.50%之外,工行、建行、農行凈利潤增速分別降至0.7%、0.97%、0.27%。

  此外,相比于2014年股份制銀行凈利潤增長大多保持在雙位數的態勢,2015年上半年,股份行凈利潤增速相繼進入“個位數增長時代”。其中,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凈利潤增速降至5%以下,分別為2.15%、2.49%、4.72%;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凈利潤增速“跌”至10%以下,分別為6.84%、8.68%、8.24%、5.50%。

  不過,體量較小、發展較快的城商行則成為A股上市銀行中搶眼的“逆勢增長力量”。2015年上半年,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3.44%、15.09%、24.75%,南京銀行凈利潤增速成為2015年上市銀行中的“黑馬”,獨佔鰲頭;而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平安銀行凈利潤增速也從去年30.01%的高位增速下滑近半,至15.09%。

  事實上,銀行業凈利潤增速下滑,一方面受到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結構調整影響,實體經濟疲軟,信貸需求動力不足,去杠桿、去産能的過程中,銀行資産品質承壓,不良貸款攀升,銀行紛紛加大撥備計提力度,一定程度上削減了銀行利潤。而另一方面,銀行凈利潤狀況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央行貨幣政策的影響。為了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從去年11月開始,央行連續進行了5次降息,其中一次是貸款利率降幅大於存款利率降幅的非對稱降息,這對銀行利潤增長帶來一定影響。據工行測算,5次連續降息對工行一家銀行的利潤影響達270多億元。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金融改革進程提速,被視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收官之年。繼5月22日央行將存款基準利率浮動區間擴大至1.5倍之後,8月26日,央行放開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利率市場化改革僅剩放開短期存款利率上限最後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一步步逼近,銀行利差進一步受到擠壓。

  “在經濟下行的時候,銀行要讓利於企業,所以,利差收窄的原因裏,有一部分是我們大力支援實體經濟、主動降低對小微企業的利率。”中行行長陳四清在出席中行中期業績發佈會時表示。對於非利息收入的減少,中行方面給出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主動減免客戶服務收費。同時,受進出口減緩等因素影響,諮詢顧問、結算與清算等手續費收入同比減少。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16家上市銀行中,13家銀行凈利差水準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底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僅北京銀行、平安銀行、南京銀行較去年底小幅提升,分別提升5BP、7BP、8BP。

  銀行資産品質“攻堅戰”

  農行不良率高達1.83%

  銀監會披露數據顯示,2015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不良貸款餘額10919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094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0%,較上季末上升0.11個百分點。據統計,這是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連續14個季度反彈,較2012年一季度的4382億元增長了6537億元,兩年半時間增幅高達149.2%。同時,隨著經濟持續低迷,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也在持續攀升,已經較2013年二季度的0.96%增長了0.54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激增是上市銀行2015年中報的普遍情況。截至2015年6月末,僅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低於1%,其他13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攀升,四大行尤其明顯。其中,工行以1337.95億元不良貸款規模位居首位,建行、農行、中行不良貸款分別為1443.59億元、1595.43億元、1250.50億元;在不良貸款率方面,農行不良貸款率高達1.83%,資産品質最為堪憂;股份制銀行方面,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規模最高,兩項指標分別為1.50%、396.15億元;平安、華夏、民生、浦發、光大、興業等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較去年底上升了30BP、26BP、19BP、22BP、23BP、19BP。

  “今年上半年花了大量精力來解決資産品質的問題,來解決不良資産的化解問題。”陳四清稱,上半年中行主動壓退潛在不良貸款大概516億元。上半年中行境內機構共化解不良資産434億元,同比增加165億元,其中現金清收190億元,同比增加59億元。

  “下半年,全行上下還要打一場資産品質的攻堅戰,來確保資産品質不要出現大的波動。”工行行長易會滿在該行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如是描述,銀行業資産品質承壓的程度不言而喻。以上半年不良資産規模最大的工行為例,該行將主要採取三方面措施:第一,嚴格控制新的“出血點”,管好新增貸款的品質,同時同步實施存量跟增量的並軌管理;第二,進行清淤,總行專門組建了信用風險監測中心,對全行的存款貸款進行不間斷的持續監測;第三,建立工商的信貸文化、信貸的經營能力、信貸風險的防範水準及信貸的隊伍建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