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準釋放正面效應:跑步入市買房 理性投資理財
- 發佈時間:2015-04-28 13:55:39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劉波
原標題:央行降準釋放正面效應:跑步入市買房 理性投資理財
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從本月20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至18.5%,以提振銀行貸款、應對經濟增速放緩。這是中國央行兩個半月內第二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對於這次央行降準,被普遍認為是為了應對經濟下滑局勢;有人認為降準利好股市,是為了救市而為之;也有人認為這是在美國退出量寬政策大局勢下最正常不過的政策邏輯。
萬博兄弟資産管理公司董事長滕泰預計年內還有若干次降準,年內應該降低到16%左右。他認為,降準是中國在面臨通貨緊縮、局部經濟衰退、工業和地産投資下滑的必要舉措,有利於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有利於遏制經濟下行勢頭,有利於經濟觸底回穩。
降準主要是將銀行的資金增多,增強銀行貸款的動力。因此,不管央行降準出於什麼原因,及其接下來如何變化,其對市民的個人貸款、投資理財和消費金融等方面都將更多釋放正面效應。
貸款更方便
買房購車動力大
降準後,貸款更方便,買房購車動力更大,尤其對於購房市民而言是個利好消息。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告訴筆者,“目前房貸、車貸已經成為大部分市民的主要經濟負擔,央行降準後,銀行可以動用的資金規模將有所增大,相關貸款利率有望出現下調,進而將降低市民的車貸、房貸等貸款成本。”
前不久,“330”新政出臺,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調整最低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40%。如何從銀行獲得相對大規模貸款,成了廣大市民頭疼的一大難題。
儘管央行降準姍姍來遲,但卻給樓市和廣大市民打了一針“鎮定劑”。有銀行負責人指出,降準之後,商業銀行可動用的資金增多,也相應地增加了二套房房貸降首付落地的可行性。這樣一來,未來市內商業銀行將有更多資金用於信貸投放,銀行貸款的動力更足,在同等條件下,普通市民申辦個人房貸、個人消費貸款等將可能變得更容易。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告訴筆者,對於樓市,降準釋放了三個正面效應。
第一,成本降低效應,使得房企和購房者面臨一個更低的融資和信貸成本,進而加快入市節奏。對於市民來説,自去年以來的各類降準政策後,更加明確宏觀經濟政策的思路。降準政策前提下,由於資金運用的成本降低,市民可能會更積極地獲取信貸或者炒股。
第二,預期效應,使得市場各參與主體繼續看好樓市,進而加速各類樓市資源流入市場,甚至推高房價。在這樣一個預期下,將加快儲蓄向投資的轉變。過去,在宏觀經濟看低的情況下,儲蓄資金實際上變成了沉澱資金。一旦預期改變,市民勢必會加快對儲蓄資金的運用節奏。
第三,疊加效應。這次降準還將與此前各個利好政策形成疊加效應,進而使得房地産市場量價等指標出現復蘇的跡象。因而,近期出現有部分市民積極選購改善型物業,看中的就是這一點。
利好股市
短期獲利頗豐
降準不一定是為了救市,但卻利好股市,使得部分市民從中獲利。
嚴躍進告訴筆者,由於貸款更容易,資金運用的成本降低,也會有更多的市民願意將資金投入到股市中去,促進股市良性迴圈。
白朋鳴也認為,央行降準,市民的理財方式也會發生轉變,更多市民會選擇把存款投向資本市場。
降準對於股市而言是利好消息,降準的發佈可能讓市場難有大的調整。齊魯證券策略分析師羅文波、曾岩發佈研報認為貨幣政策的再次放鬆,更增加了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只要宏觀經濟沒有出現超預期惡化,市場調整時都是進場的絕佳機會。短期從市場博弈角度來看,截止到目前投資者獲利普遍較為豐厚,市場需要波動完成自我調整,市場的調整是為了更好的上漲。”
具體分析,此次降准將利好股市主要有三大板塊:第一類肯定是金融板塊,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地産行業。第二類是大宗商品板塊,主要是由於流動性的改善刺激資産價格和資源價格上漲。第三類是高分紅的藍籌股,降準之後市場的資金價格和投資回報率都有望出現回落,因此長期保持高分紅比率的藍籌股的價值更加凸顯。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不能沉迷于降準利好消息帶來的短期股價上漲,要客觀分析企業自身的實力和未來盈利情況,以及股市自身運作規律。與此同時,還需警惕短期內指數高、題材股以及創業板調整帶來的市場恐慌心理引起的市場調整行為。
此外,降準對股市是好消息,而股市兩融監管加強、證監會禁止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託業務等都帶給股市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因此,投資需理性。
收益或再降
謹慎投資銀行理財
股市熱火朝天,滬指攜手港股一路高歌猛進,而銀行理財産品行情遇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
過去,由於風險小、收益相對穩定,銀行理財産品一直為很多市民所偏愛。然而,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産品不僅收益率不高,發行量也呈大幅減少。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銀行共發行12176款理財産品,其中人民幣理財産品11714款,外幣理財産品462款,理財産品發行量環比2014年四季度大幅減少了39.55%,同比2014年一季度也減少了20.2%。並且,據市場調查數據顯示,近期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很少有收益率能達到5%的。對於3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産品而言收益率多在4.7%以內,3-6個月中短期産品收益率最多也只是4.8%左右,很難突破5%這道檻。
對於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獨立財經評論員皮海洲向筆者表示不理解,“怎麼能那麼低。”如果收益和發行繼續下降,銀行理財産品競爭力將再減弱。
然而,收益率原本就不具備競爭力的銀行理財産品,伴隨著這次“降準”,或將繼續走低。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將直接導致市場上資金量有所增加,這也意味著銀行不再需要用較高的收益率來吸引資金,進而可能導致未來一段時間內,銀行的理財産品收益率繼續下滑。
不過,對此也有不一樣的觀點,有分析師認為銀行理財産品就是要“穩中求勝”。國際金融理財師王松認為降準對於銀行理財産品收益下降的影響不會太大。一方面,四五月份並非傳統理財收益上升的時點,所以收益上升並不會十分明顯;另一方面,由於當下股市火熱,傳統的銀行理財産品也會在投向上做出調整,提高收益率,以防止客戶過度流失。
對此,相關專家建議,市民購買理財産品可選擇中長期保本型理財,同時避免走進只關注預期收益率的誤區,誤認為預期收益率越高越好。事實上,認購期的長短對産品實際收益率也會構成重要影響,投資者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對於資金流動性的需求有多大再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