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微眾銀行“輕資産”風格“玩”消費金融

  • 發佈時間:2014-12-16 01:00: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民營銀行真的來了。日前,根據銀監會的批准,深圳銀監局正式批復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以下簡稱“微眾銀行”)開業,這是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中首家獲准開業的。據悉,微眾銀行正在進行相關的工商登記以及與央行系統對接等工作,在今年底前有望掛牌營業,未來1個月內的基礎存貸款業務將上線運營。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是一家定位於服務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客戶的民營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應充分發揮股東優勢,打造‘個存小貸’特色業務品牌,為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平安係人馬主導微眾管理層

  一位參與微眾銀行前期籌建的知情人士透露,“前期開展業務肯定要依託大股東騰訊的客戶資源優勢,定位上是主打消費金融、信用卡等零售業務,以個人客戶為主,兼顧小微企業,後期再慢慢實現客戶細分。”

  從微眾銀行的高管構架來看,平安係班底成為主導。原平安集團副總經理顧敏出任董事長;以零售業務見長的原中信銀行副行長曹彤任行長;原平安銀行董秘李南青將出任微眾銀行董秘;原平安集團陸金所副總經理黃黎明、原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梁瑤蘭、原平安銀行風險官王世俊、原平安科技總經理馬智濤都有望出任副行長;原平安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零售消費信貸事業部副總經理方震宇將出任消費信貸總監。

  不僅是高管團隊,據了解,微眾銀行基層還高薪挖來了不少平安銀行零售事業部“新一貸”産品的業務人員,並且,還包括後臺技術人員。“借鑒傳統銀行的産品設計理念,我們主要的優勢可能還是客戶資源這一塊,消費金融領域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比如,微眾銀行可以根據微信支付等交易數據,針對個人客戶設計一些理財類、消費信貸類的産品,針對企業客戶則可以依託財付通第三方託管賬戶的資訊,開發一些供應鏈金融産品。”上述知情人士説。

  在顧敏看來,網際網路金融之所以火熱,原因之一就是普通消費者的金融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微眾銀行應該更像平臺,而不是像傳統銀行。”顧敏説。

  “輕資産”風格佈局 主打消費金融

  據悉,目前,微眾銀行已著手籌建了五大事業部,即零售小微金融事業部、信用卡事業部、同業及公司業務事業部、科技事業部和微金融事業部。不過,“輕資産”經營的佈局思路已在微眾銀行高管層形成共識。業內認為,微眾銀行這類民營銀行無論採取什麼模式,其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杠桿率、流動性等傳統監管指標仍然適用。以微眾銀行30億元的註冊資本金來看,必定很難涉足大額信貸等“重資産”業務。

  曹彤認為,“網際網路銀行不能僅把自己定位為‘銀行’,而是要通過網際網路渠道,打通‘多而小’的直接融資。”

  不過,在消費金融領域,微眾銀行面臨的競爭壓力也不小。目前,銀監會已明確允許合格的香港和澳門金融機構在深圳試點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深圳市金融辦正配合深圳銀監局抓緊推動永隆銀行、中國聯通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

  “無疑未來消費金融領域的競爭會非常激烈,傳統銀行目前業務轉型也會注意提升中間業務收入,並且很多股份制銀行都越來越重視資産管理領域,所以,微眾銀行算是踏上了銀行業務轉型的大節奏,前期可能會與傳統商業銀行展開闔作,但後期如何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還有待觀察。”一位股份制銀行高層分析稱。

  支付創新恐有政策障礙

  此外,微眾銀行的網際網路銀行模式還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銀行卡發卡方式,以及支付領域如何創新。一位國有大行的電子銀行部人士認為,“如果完全不設實體網點,對於銀行卡發卡的面簽環節則比較麻煩,現在很多券商證券業務開戶可以借助‘視頻’取代面談、面簽、面查等環節,網路銀行可以嘗試借用此模式,但前提是監管准許,可現在還有政策障礙。”

  “之前設計的是完全網路化銀行模式,但不排除會根據監管要求做一定調整,‘線上’與‘線下’結合,設一些實體網點,先在深圳當地設,以後再看是否鋪開、如何鋪開,但網點數量肯定不會多。”上述微眾銀行知情人士説。

  曹彤表示,以網際網路為中心的新的直接融資模式下,網點的功能在改變,所以這些也在呼喚著一種新的監管上的網際網路化。另外,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同樣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增信、信用評級等。也亟需相關部門推動建立和網際網路金融相匹配的流動性管理架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