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股市吸金 銀行上演多渠道攬儲

  • 發佈時間:2014-12-12 01:15: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近來股市吸金勢頭強勁,加之網際網路金融等因素的分流,銀行不得不放低身段,以扭轉存款“失血”的頹勢。

  繼11月21日,央行執行“非對稱”降息後,股份制銀行和不少地方銀行率先將存款利率“一浮到頂”。日前,工、農、中、建四大行也陸續有條件的執行利率“一浮到頂”。除此之外,銀行紛紛開拓直銷銀行渠道,借“智慧存款”吸儲。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銀行須時刻警惕存款脫媒的風險,存款競爭將成常態。

  存款利率上浮成主流

  央行11月21日宣佈“非對稱”降息後,工、農、中、建等大型銀行以及部分股份制中小銀行的各檔存款利率上浮都有所保留。但在隨後的半個月內,迫於存款脫媒的壓力和激烈市場競爭,先是寧波銀行南京銀行、長沙銀行、包商銀行等中小銀行紛紛將存款利率上浮,隨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一些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有選擇性地將部分存期利率上浮,再之後工、農、中、建等大型銀行也加入到了上浮陣營。

  銀行業內人士指出,整體而言,年底銀行資金吃緊是慣例,監管部門尚未放鬆存貸比標準,同時存款偏離度管理也要求銀行時刻警惕存款脫媒的風險,攬儲壓力大。“既然央行給予了利率上浮的空間,年末銀行肯定是要跟進的。”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工作人員直言。

  直銷銀行推“智慧存款”

  除上浮存款利率外,銀行借直銷銀行(直銷銀行是銀行打造的網上金融理財平臺,以網路渠道推廣理財等金融産品)“攬儲”也是今年的一大亮點。截至目前,已有民生銀行、北京銀行平安銀行、江蘇銀行等14家銀行推出直銷銀行,其中10家直銷銀行設有存款業務。

  定期存款最大的優勢就是安全,銀行保證本息,但如果未到期提前支取,銀行則按活期利率計息,這樣存款利息損失較大。不過,現在有6家直銷銀行按存期靠檔計息。銀率網分析師將這種按存款期限最大化結轉利率的定期存款模式稱為“智慧存款”。“所謂智慧存款是指: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時,提前支取的金額銀行不是按照活期利率計息,而是按照支取金額存款期限的最大化結轉利率。”該分析師解釋道。

  具體而言,如果客戶的存款持有滿半年而未滿一年,就按半年的定期存款結息,滿三個月不滿半年就按照三個月的算,以此類推按存期滿足的最高檔計息。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未來央行將逐步放開存款利率,銀行的自主定價權將進一步擴大,銀行之間的攬儲競爭將不僅簡單體現在利率高低上。按照期限最大化結轉利率的‘智慧存款’模式有望成為銀行攬儲利器,在銀行攬儲競爭壓力與日俱增的當下,這種更有利於投資者的計息方式未來將成主流。”

  銀保合作防資金脫媒

  記者注意到,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有銀行為留住儲蓄存款,制定了一套引導客戶定期存款轉保險(理財)的行銷方案。具體操作上,“通過加大對保險、理財産品的推廣力度,降低定期協議存款客戶比重,降低銀行代理金融付息成本,提升代理金融産品的綜合收益水準”。與此同時,要求銀行網點人員要熟悉保險、理財産品與定期存款的聯動銷售關係,並熟練掌握保險、理財産品的特點和銷售,加強合作保險公司的退保轉存,“避免資金流失到他行”。

  對此,一位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稱,“不排除有一些銀行會與保險公司合作。以往的一種做法是銀行將一筆同業資金投資于保險資管機構設立的保險資産管理計劃,並持有到期,保險資管計劃再把資金以協議存款形式存入銀行,成為一般性存款。不過,這些存在監管套利的風險。目前那些有險資背景的銀行或許可以從對客戶行銷保險的渠道來沉澱一部分存款。”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股市等投資渠道的分流也給銀行存款穩定性帶來較大衝擊,“大部分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下滑,但為穩住客戶,銀行開始發力促銷基金産品,理財經理將代銷的熱門基金制定推薦計劃,股票型基金也在其中。長期來看,銀行需要提高資産定價能力,同時推進綜合化經營。”一位國有大行零售業務部人士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