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暴漲暴跌迷人眼 多重因素預示銀行股投資仍可期

  • 發佈時間:2014-12-10 07: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丁 鑫  責任編輯:孫朋浩

  主料:銀行股中長期投資仍可期

  輔料:銀行業正醞釀多項新政

  味感:酸辣

  近期,A股銀行板塊遭遇大起大落,繼暴漲之後,又遇暴跌。截至昨日收盤,滬指跌5.43%報2856.27點,其中銀行板塊跌幅高達8.9%,華夏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南京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下跌幅度超9%,北京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下跌幅度超8%,光大銀行下跌幅度超5%。

  銀行板塊暴漲與暴跌引起市場人士高度關注。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邊曉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銀行股經歷了較大幅度上漲後,目前已經積累一定調整風險,同時也面臨著大盤調整帶來的連帶風險,後續調整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邊曉瑜強調,“在經歷了一段調整之後,銀行股會吸引投資者再次關注。在存款利率幅度擴大、存款保險制度、國資改革等概念預期下,更富有競爭力的銀行股值得長期投資。”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銀行股暴漲緣于銀行的相對投資價值已經顯現。”

  魯政委解釋,如果按照2013年銀行業全行業5.64%的股息回報率為基準,今年銀行發行的優先股其股息回報率都在6%以上,有增長速度更高的銀行甚至會達到7%左右,這種回報率是無風險的,而這也是銀行股暴漲最根本的原因。

  邊曉瑜稱,銀行股暴漲有多方面原因:其一,此前銀行股估值較低,暴漲之前多數銀行股的市凈率在1倍左右,隨著滬港通開通,估值較低的銀行股也就成為重要投資標的;其二,央行的降息政策是銀行股暴漲、整個股市暴漲的重要推手。

  證金貴金屬高級研究員張松將銀行股上漲原因歸結為三方面:一是滬港通開通不久,香港投資者更偏向於投資估值較低的銀行股;二是今年9月份開始,A股漲勢加速,後知後覺的資金環顧市場,看到只有銀行股具備低價、業績優良以及基本面經得起市場考驗等多重特點,因此,在保守防禦同時又不敢落後於場內平均漲幅的心態預期下,銀行股受到資金猛烈追捧,出現暴漲;三是12月份作為年末佈局、蓄勢明年行情的時點,機構投資者都不會忽視銀行股的市場作用,加上受央行此次降息刺激,銀行股走出了此輪狂飆的行情。

  “近期大類資産配置發生轉移,房地産資金、實業資金、固定收益資金紛紛大規模流向股市,A股整體估值抬升,利好大盤藍籌股。低估值的銀行是大盤藍籌的典型代表,目前行業整體估值僅有6倍左右,出現估值修復急漲行情是正常的。”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分析師楊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對於銀行股未來的走勢,張松稱,近期超買情況極其嚴重,短線有可能面臨一定程度調整,銀行股由於其獨有的估值優勢及大盤股屬性,短期表現預計將與整體走勢同步,銀行股中長期則有望走出超越大盤的獨立行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