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對上市公司貸款應該“悠著點”
- 發佈時間:2014-11-18 00:32:4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近半月來,獐子島事件成了國內財經界爆炸新聞。該公司150萬畝養殖海域顆粒無收、8.12億元巨虧再次引發資本市場“黑天鵝”事件,儘管至今真相尚未披露,但該事件帶給廣大投資者錯愕和憤怒卻是不爭的事實。作為銀行監管者,我無意對引發獐子島事件原因進行剖析,唯一所要表達的是,從此事件上看,銀行對上市公司貸款要悠著點,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是“寶”,也不是所有上市公司信貸都是零風險。
事實也的確如此,近年上市公司因業績造假引發停牌、導致銀行鉅額信貸風險的案例屢見報端,如遠在2001年案發的“銀廣夏”和“藍田股份”,稍後於2003年和2006年案發的“豐樂種業”和“草原興發”以及“綠大地”和“萬福生科”等等,這些公司實際已淪落為“騙子公司”,讓廣大投資者飽受欺騙和損失。同時,也讓銀行大量信貸資金打了水漂,銀行和廣大投資者成了資本市場的“犧牲品”。帶來這些嚴重社會後果,監管部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中央政府及對相關人員應嚴厲追責,並建立和完善監管機制,防止再出漏洞。然而,銀行在這些事件中也一直充當“不光彩”的推波助瀾者,每一個問題上市公司背後,都有銀行們不遺餘力的、慷慨無私的信貸“輸血”,才使“虛假上市公司”成了吃人的“老虎”。為此,銀行部門到了該做出深刻反思的時候了。
獐子島事件把銀行們在信貸服務方面的問題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是認為上市公司經營效益好、有潛力、又有政府支援,不存在經營風險問題;對公司平常經營運作更是很少關注,在信貸發放上不做風險甄別,“見利忘危”,到了企業出現經營風險時,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如給獐子島公司貸款的銀行多達13家,在給該公司貸款上“爭先恐後”,除了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兩家政策性銀行是2013年之前就發放了貸款外,中行和農行均是在2013年後發放貸款,且中行的兩家分行放貸時間最晚。二是認為上市公司是塊“肥肉”,擔心被別的銀行“吃獨食”,在對上市公司信貸申請上,降低信貸門檻,大開綠燈,以至公司貸款越累越多,風險也越累越大,終於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有業內人士就指出:“獐子島公司放肆融資,是銀行慣出來的。由於獐子島是當地少有的上市公司,銀行將其列為重點客戶,不同銀行客戶經理會主動到府詢問企業是否需要貸款;不僅僅是獐子島,現在實體環境差,很多地方銀行貸款基本都鎖定在上市公司,造成多家銀行對口單個企業的現象,就積聚了風險。”三是寧願冒風險把貸款放給大公司,也不願把貸款放給中小微企業。這似乎成了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們的“共識”,也是銀行們在長期經營中形成的慣性信貸思維。這種慣性信貸經營,至今仍難從根本上改觀,其後果必然帶來信貸資金壘大戶,造成上市公司動輒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貸款風險。而一些嗷嗷待哺的中小微企業向銀行“求爹告奶”,卻難博得銀行憐憫獲得資金“甘霖”。
為此,銀行在信貸支援上市公司時,同樣應有風險防範意識,應根據上市公司實際確定支援策略;尤其要對上市公司上市背景、經營業績和經營前景做深入細緻調查研究,掌握真實、準確情況,“三思而後行”,使信貸決策穩妥,信貸發放“有的放矢”,把信貸風險控制到最低程度,既是對國家信貸資金負責,也是對廣大投資者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