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新工具兩個月投放7695億 降息預期升溫

  • 發佈時間:2014-11-07 07: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央行首創MLF 兩個月投放7695億

  11月6日,央行發佈了《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證實9月和10月,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向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較大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元和2695億元。

  國開證券宏觀分析師杜徵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季度,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略顯寬裕,但銀行的預期不僅僅在於實際的貨幣投放規模,而在於對未來經濟的預期,因此各家銀行在流動性上留有較大餘地,以應對未來可能的風險,導致在某些時點銀行間市場利率反而出現緊張。因此,此次MLF的實施可能對市場利率不會起到太大作用,銀行的風險偏好沒有改變。

  9、10月兩次使用“MLF”/

  今年9月,諸多媒體報道稱,央行向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實施了5000億左右的SLF(常備借貸便利),此消息一直未得到央行和商業銀行的正面回應。

  10月,市場再次傳言央行向股份制銀行實施了一次3000億左右的SLF操作,隨後中金公司稱此次操作並非SLF,而是央行新創設的MLF(中期借貸便利),同樣央行也並未回應。

  《報告》表示,根據貨幣市場流動性總體情況,第三季度人民銀行未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常備借貸便利餘額保持為0。

  而此次《報告》終於澄清了上述兩次傳言。今年9月,央行創設了(Medium-term LendingFacility,MLF)。9月和10月,央行通過MLF向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較大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元和2695億元,期限均為3個月,利率為3.5%,在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導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支援實體經濟增長。

  央行稱,總體看,在外匯佔款渠道投放基礎貨幣出現階段性放緩的情況下,MLF起到了補充流動性缺口的作用,有利於保持中性適度的流動性水準。

  杜徵徵認為,基礎貨幣投放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傳導一般有2~3個月的滯後性,資金是留存在金融市場體系內還是投放到了實體經濟,需要觀察,由於對未來經濟下行的預期,很可能造成銀行惜貸或提高風險溢價,兩種情形下實體企業能獲得的融資都不會大幅增多。總體來看MLF會有一定效果,但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儘管央行稱,第三季度進一步調整了與小微企業、涉農貸款等信貸政策執行情況相關的政策參數,並適當加大了對支小支農貸款較多的中小金融機構的調整力度,但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分析認為,“分企業規模看,PMI數據顯示定向寬鬆措施對於支援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成效不大”。

  降息預期再度升溫/

  央行表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貫徹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要求,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防風險,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動作為,根據經濟基本面變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增強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雖然央行對於未來的貨幣政策調控依然態度謹慎,但近期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再次加重了市場關於降息的預期。

  常健表示,10月國家統計局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從9月的51.1回落至50.8,證實了內需疲軟、增長勢頭羸弱的局勢。預測中國央行還將兩次下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一次在2014年第四季度,另一次在2015年第一季度。10月官方PMI數據走低、內需持續疲軟以及通縮風險的不斷上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創近五年新低等因素加大了央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可能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