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多家銀行信用卡盯緊"果粉" 股份制銀行發貨速度快

  • 發佈時間:2014-10-14 06: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毛宇舟  責任編輯:孫朋浩

  10月10日是蘋果iPhone6/6Plus開放預約的第一天,如蘋果此前發佈新款商品一樣,中國消費者此次表現出了極大熱情,為了增加客戶黏性,吸引信用卡持卡人購買,部分銀行也想借著“瘋6”熱銷的東風,在行銷上有所斬獲。

  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工行、建行、招行、中信、平安等銀行已經率先推出了蘋果6預約通道,而比較來看,大行可預約商品較為單一且價格沒有優勢,部分股份制銀行則佔得先機,不僅推出了零手續費分期服務,且發貨速度也較大行快一至兩個星期。

  股份制銀行拔得頭籌

  目前,通過蘋果商城購買渠道預定蘋果6,分別有招行和工行兩家銀行可以選擇分期服務,消費者可以選擇最長時間達24個月的分期服務,同時銀行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工行手續費收費標準為,3期0.53%、6期1.3%、9期2.25%、12期3.08%、18期4.86%、24期6.55%,以消費者購買一部iPhone6 64GB計算,手機總價6088元,消費者分期12個月,每期金額約為523元,總計金額約為6276元,需要多支出187元。

  招商銀行的手續費標準為,3期2.5%、6期3.5%、12期5%、18期7.5%、24期10%,以同樣購買一部iPhone6 64GB 計算,分期12個月,每期金額約為533元,總計金額約為6392元,比工行分期要多116元,要比商品原價額外支出303元。

  不過上述招行手續費分期標準是消費者直接通過蘋果商城通道預約購買享受多的,如果從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給出的蘋果手機預約窗口進入專屬通道,那麼招行持卡人可以享受最長12個月無手續費分期購買的優惠,同時,招行也提供3個月與6個月的無手續費分期服務。

  杭州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在近日先是收到了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發來的短信,介紹了購買蘋果6的免手續費優惠,在活動第一天就預購了2部手機,預計1週到貨,“比較了一下其他銀行,這個活動最優惠,拿貨也最快,如果用別的行分期還有手續費,不划算”,王女士表示。

  除了招行與工行外,還有多家銀行推出了預購蘋果6的活動。中信銀行分期購物商城推出了蘋果iPhone6全網通版16G預購,限量300部,不過分期時間僅可以選擇3個月和6個月,且發貨時間為2-3周以後。

  建行善融商務推出了iPhone6 16G版分期服務,不過商品金額總價比蘋果商城原價貴了200元,為5488元,分期時間也只能選擇12個月,發貨時間為17日以後,建行還規定同一善融賬號,同一聯繫方式,收貨地址或相似地址,只可預訂一次,一次一台。

  平安銀行活動與其他銀行均不同,需要客戶1元預約並在17日當日搶購,具體流程為持卡人在平安銀行信用卡官網支付1元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後,供應商17日與預約客戶進行商品型號確定,客戶確認購買並付款,平安銀行將根據訂單順序發貨。

  此外,民生銀行雖然沒有在商城中放開蘋果6的購買,但在此前曾推出活動,通過網路辦理民生銀行信用卡可以獲得一折購買蘋果6的資格,每天限10名。

  據本報記者統計,截至發稿,除上述銀行之外,其他銀行的商城或者信用卡分期購物中尚未加入蘋果6預購通道,4大行中也僅有工行和建行提供預定服務。民生電商人士認為,工行的融E購和建行的善融商務在銀行業中起步較早,在産品渠道方面比較有優勢,能夠較早的推出預定服務,並不奇怪。

   銀行打響信用卡

  優質客戶群保衛戰

  信用卡分期手續費是近兩年銀行大力發展的業務增長點,如今資金成本高企,多家股份制銀行提供給客戶免分期手續費購手機的服務,看似賠本賺吆喝,實則是必然之舉。

  根據銀行協會發佈的《中國信用卡産業藍皮書》,2013年我國信用卡産業在活卡量、交易金額等多個方面增長放緩。在每人平均持卡數不斷上升的同時,銀行搶優質客戶資源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信用卡累計活卡量達2.3億張,其中當年新增4008萬張,比年初增長21.5%,而在2012年,銀行卡活卡量同比增長為22.4%。2013年新增發卡量為6100萬張,比年初增長18%,去年這一數字僅為15.9%

  此外,2013年,我國信用卡卡均交易額為33462元,比上年增長11.1%,這一數字已經連續3年遞減,2011年同比增長為19.4%,2012年為13.5%。

  業內人士表示,發卡量增長率不斷上升,活卡量增長率卻在下降,説明目前信用卡市場的客戶群品質在不斷下降,銀行為更多的沉睡卡負擔著高昂的成本,卻得不到收益,這與前幾年銀行在信用卡市場的粗獷競爭環境不無關係,而每人平均交易額增量不斷下降,也和交易總額增長不如發卡量增長有關,是沉睡卡太多造成的。

  光大銀行人士表示,此前許多銀行都有信用卡的外包服務,比如在人流密集場所開設流動辦理信用卡網點,以贈送禮品的方式吸引潛在客戶,這種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招攬客戶,但是在客戶品質方面無法保證,近兩年,這種情況已經沒有了,銀行更在意的是優質客戶群。

  “光大信用卡經常會推出一些與商鋪合作的優惠活動,我們會專門派工作人員在商鋪開展服務,如果有客戶希望享受優惠活動但是沒有信用卡,我們可以提供現場辦理,這樣的客戶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為此負擔多一些的人工成本是值得的”,上述人士説。

  銀行業協會指出,由於國內部分發卡行未能準確定位客戶需求,造成發行的信用卡發行量不足、激活率偏低、睡眠戶普遍的現象,對此,發卡行應該依託精細化的數據分析,準確定位産品及目標客戶群,進行産品設計和權益設定。

   與零售業務相結合

  銀行業協會報告顯示,當前國內信用卡産業與零售行業主要的合作方式有三種模式,具體為特約與特惠模式、聯名卡信用卡和信用卡網上商城。

  網上商城雖然起步稍晚,卻越來越重要。目前,不僅多數信用卡發卡行都開通了網上商城,信用卡分期業務也被各個銀行在商城顯目位置上加以推廣。

  眾所週知,在利率市場化的驅動下,銀行利差縮小,股份制銀行經營壓力增大,銀行卡手續費收入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利潤增長點,這其中信用卡分期業務的貢獻最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來,多家銀行都調整了分期手續費費率。

  華夏銀行在下半年調整靈活分期、帳單分期及自動分期手續費率,上調後的每期手續費率比之前上浮0.05~0.13個百分點。興業銀行信用卡分期3期手續費從0.8%每期上調至0.85%每期,而6期、12期和18期、24期則分別從0.7%每期和0.72%每期上調至0.75%每期。

  而從2014年中報來看,多家銀行在銀行卡手續費上收入頗豐。中報顯示,招商銀行凈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同步增加95.38億元,增幅67.34%,其中銀行卡手續費同比增加19.34億元,增長51.85%,招商銀行表示此增長主要受信用卡帳單分期等收入快速增長影響。

  電商人士認為,銀行開展分期業務未來會遇到瓶頸,包括物流、供應商等因素。銀行是自己做還是合作需要考慮,如果是自己做,銀行有沒有能力與現在的電商抗衡尚未可知,在市場經驗方面和産品行銷方面,銀行是個新兵。而如果選擇合作,不可控因素又較多,此前就出現過與銀行合作的信用卡積分兌換平臺倒閉的現象,如何把持卡人轉化為商城客戶,這是銀行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