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季末銀行理財無驚喜 平均預期收益5.1%

  • 發佈時間:2014-09-28 09: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你還持幣等著9月末的高收益理財産品嗎?這次恐怕你會失望了。截至9月26日,9月最後一週的1個月至3個月(含)期限的銀行理財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08%。僅僅比上周上升3個基點。

  自2013年以來,等待月末、季末購買高收益理財成為投資者的習慣。但是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發現,有兩個因素正悄悄改變這個規律:一是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動性較為平緩;二是約束銀行存款季末“衝時點”的新規出臺了。

  不過綜合分析後發現,預計投資期限較長的保本型理財産品的發行量將會增加。在市場利率開始呈現下降趨勢的背景下,配置期限較長的理財産品也將是不錯選擇。

  季末收益波動趨緩

  再次來到9月末的季末“窗口”。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以1個月至3個月(含)期限的理財産品為例,9月第一週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07%;到了第二周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8%;第三周則是5.05%;最後一週為5.08%。收益率波動的幅度較小。

  從整體的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表現來看,9月第一週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較上周上升4個基點,至5.13%。第二周則是降至5.07%。到了第三周,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環比上周略有上升5個基點,至5.12%。而第四週仍然是5.12%。四週平均下來在5.11%的水準。

  事實上,這種收益率趨勢的變化與以往略有差異。普益財富的數據顯示,比如在2013年,跨季發行産品價格高於同季度對應的其他跨月發行産品。以1-3個月期的理財産品為例,在6月、12月兩個關鍵時間點,産品價格分別環比上升106、66個基點至5.37%與5.96%。

  到了2014年,由於受市場上資金流動性趨於穩定的影響,跨月發行産品的價格優勢有一定減弱,最大價差為13個基點。

  不過,跨月發行産品在季末形成更顯著的數量與規模的高潮。其中跨3月發行産品1255款,環比增加512款,同比增加367款;産品規模環比上升104.84%,同比上升42.23%。跨6月發行産品1340款,環比增加284款,同比增加472款;産品規模環比上升60.67%,同比上升28.79%。

  保本型産品投資期限或被拉長

  事實上,監管新規還會繼續改變月末、季末發行高收益産品的模式。前不久銀監會、財政部和人民銀行[微網志]聯合下發通知,要求銀行加強存款偏離度管理,目的是約束銀行存款“衝時點”行為。

  整個文件中有1處要求與投資者錢包直接相關。即限制銀行“通過理財産品倒存。理財産品期限結構設計不合理,發行和到期時間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關鍵時點將理財資金轉為存款。”

  或許投資者還記得,在6月30日的每週報告曾報道一旦銀行在到期日、新産品的發行募集期上做巧妙安排,1年下來,投資者的理財資金不知不覺中,將至少30天、最多43天被閒置(詳見《百萬本金一年少賺6500元銀行理財資金趴賬設計玄機》)。

  事實上,這些被閒置的時間就多數都是在每月下旬或月末、季末等關鍵時點。銀行如此即可“一箭雙雕”,既可將資金直接轉為存款,又可減少支付給投資者收益。

  譬如普益財富的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14年9月末到期産品規模預測達3.75萬億元,同比增加0.96萬億元;12月末到期産品規模同比增長31.03%,預測達3.80萬億元。並且從整體上看,2014年的月末到期産品規模在每一季度末均處於相對最高位,在下一月末跌為波谷,最大跌幅近1萬億元。

  新規這對於理財投資者有哪些具體影響?21世紀經濟報道綜合分析發現:影響更多的偏正面。首先,不少投資者只盼著購買銀行在月末、季末發行的高收益理財産品的模式可能會改變。普益財富也預計,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水準將從過去季末時點突然上漲,轉變為一定時段的“溫和提升、平穩運作”的態勢。

  但也無須太擔憂理財産品的收益會受到影響,因為決定收益水準的核心因素是市場上資金成本的變化。普益財富就預測,銀行理財産品的集中發行和到期産品的時點由原來的月末或季末提前至整個下半月,季末最後一月有可能是整月。

  因此理財的發行收益率提價週期將被拉長,總的來看甚至未來銀行理財産品的行業平均定價水準相比過去會有所上升。

  其次,因為保本型理財産品從發行開始日至到期清算日結束都屬於銀行存款,因此保本型理財産品的發行佔比或將出現上漲。再者,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銀行要加強存款穩定性管理,月末存款偏離度不得超過3%,預計保本型理財産品的投資期限或將被拉長。

  從期限來看,以第三周的數據為例,1-3個月的産品佔比達到50.91%;3-6個月也達到了31.95%。

  正如此前每週報告曾提及,不少銀行為降低支付投資者的收益成本,經常殷勤向投資者推薦期限30多天、40多天短期理財産品,然後不斷增加資金的空閒期。在新規之後,投資者通過配置期限較長的理財産品,在市場利率下行週期無疑可以提前鎖定收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