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理財“季末效應”或成為過去

  • 發佈時間:2014-09-22 09:55:14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9月末將至,但以往銀行理財市場隨之即至的“季末效應”或將冷淡收場。銀監會等三部委近日聯合發佈《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不僅設定了3%的月末存款偏離度標準,更明令禁止八類違規吸存模式,其中就包括“理財産品倒存”。

  長期以來,銀行理財業務是商業銀行月末、季末歸集存款的重要工具之一,“衝時點”的特點十分明顯。業內專家分析,在存款偏離度指標的要求下,銀行理財産品發行節奏將更趨平穩,同時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季末衝高的現象也將弱化,取而代之的將是理財收益普漲的常態化。從長遠來看,專家認為,在過去銀行理財業務爆髮式增長所依賴的制度紅利已經基本釋放完畢的環境下,回歸代客理財的本源,才是未來商業銀行在理財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的根本。

  “衝時點”或變為“衝時段”

  以往利用理財産品倒存,是商業銀行在月末、季末“衝時點”的常用手段。從具體表現來看,一般是將大量理財産品到期日控制在每季度的最後幾天,並且通過拉長下期新産品的續買時間,從而使得到期産品以存款的方式存在銀行的賬面上,形成存款“虛高”。

  業內專家分析,此次監管部門提出存款偏離度指標要求後,對銀行理財市場的最大影響或在於將使銀行理財産品的到期時間設計更為靈活,季末到期集中度下降。

  “按照要求,銀行一般將保本的理財産品計入存款,在存款偏離度考核下,期限有望拉長。而非保本理財産品統計在表外,為了滿足存款偏離度指標,非保本理財産品的到期日設計將更靈活———一部分可以設計在月中到期,以提升日均存款餘額,剩下在達標範圍內設計至月末到期,以降低存貸比。”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認為。

  同時,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銀行存款需求無法降低的情況下,拉存款行為將從月末時點變為更加日常化的行為。理財産品具備吸納存款的功用,原來月末、季末突擊發行産品和到期産品的做法,將可能提前至下旬甚至月中就開始,以便日均存款餘額更加平滑。”

  這一趨勢也被銀行業內人士所認可。“其實只要理財産品到期時間安排得更巧妙,設在季度末月份的中下旬到期,理論上可以化解這個指標的監管。這意味著銀行未來將傾向於把‘衝時點’轉化為‘衝時段’。”某股份制銀行理財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

  預期收益率將提前走高

  根據《通知》要求,銀行吸收存款不能再靠“衝時點”來達到監管層對存貸比的考核,壓力便被分解到了平時,在此影響下,以往月末、季末所表現出的銀行理財産品收益衝高現象也將被減弱,取而代之的將是銀行理財産品收益普漲的常態化。

  業內人士分析,為了滿足存款偏離度指標,銀行一方面可以提前發行保本型理財産品,拉高日均存款,短期來看,保本型理財産品的收益趨勢往上走的概率很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表外理財産品的到期、發行時間,提升日均存款餘額,同時在達標的範圍內安排産品季度末到期、發行。而無論以何種方式,都意味著收益短期衝高的月末、季末效應將被弱化。

  “短期來看,銀行理財産品的提價時間將有所提前,而月底集中出現高收益率的現象將不復存在。同時,商業銀行為此或需支付更多的成本,推高銀行理財産品平均收益率水準。”業內專家認為,在存款偏離度指標要求下,為規避月末時點偏離度過大,銀行最終會將理財回表衝存款的時間點提前。而這種“提前到期以圖最終回表”的模式將導致銀行管理鎖定資金的難度加大,因此銀行或將相應提高理財産品的承諾收益。但是,鋻於資金面依然相對寬鬆,理財産品收益走高幅度較為有限。

  應回歸代客理財本源

  儘管存款偏離度的要求對於銀行理財産品的期限設計、收益率水準都會産生一定的影響,但專家認為,從整體來看,對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規模影響並不會十分顯著。

  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透露,為應對存款偏離度考核,該行有計劃緊急增加保本型理財産品的發行,期限也較以往更長,來抬高日均存款餘額。與此同時,相應地可能會減少非保本産品的發行。按照這一調整思路,整體來看,理財産品的發行規模並不會因存款偏離度考核而發生太大變化。

  同時,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研究員楊馳也認為,由於理財業務是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重要資金來源,預計新規對理財業務規模不會産生太大的影響,但理財産品發行節奏將更加平穩。

  另外,有專家分析,雖然存款偏離度考核整體上對理財市場的影響不大,但是對於部分攬儲壓力較大的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而言,仍會帶來一定的壓力。

  事實上,在日趨嚴格的監管環境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快速崛起的影響下,過去銀行理財業務爆髮式增長所依賴的制度紅利已經基本釋放完畢。業內專家認為,當前要在日趨嚴峻的環境中實現長期、健康地發展,“回歸本源”仍是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根本。

  “必須擺脫資産負債附屬工具的地位,形成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推進,向資産管理轉型將成為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重要方向。”專家認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