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私人銀行上演“富人爭奪戰”:工行管理資産最多

  • 發佈時間:2014-09-09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工行管理資産總量最多 招行戶均“能效比”最高

  截至6月末,工行私人銀行管理資産6757億元,招商銀行戶均管理資産為2267.47萬元

  在財富塔尖,商業銀行正展開一輪酣戰,而目標則是高凈值人群。

  中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管理的資産規模仍保持行業首位;而從戶均管理資産規模指標來看,招商銀行在披露相關數據的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一。

  實際上,上述“全能王”和“零售王”銀行在私人銀行業務領域的“高手過招”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未來的競爭自然也會精彩紛呈。

  工行仍佔據“規模一哥”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私人銀行業務客戶數和管理資産數仍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但增速大多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其中,工商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管理的資産規模仍保持行業首位。截至6月末,該行私人銀行客戶數突破3.93萬戶,比年初增長25%,管理資産6757億元。

  從披露出來的數據來看,管理資産規模排名第二的是招商銀行。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該行私人銀行客戶數為29219戶,較年初增長14.6%,管理私人銀行客戶總資産為6621億元,較年初增長15.87%。值得一提的是,從體現私人銀行業務“能效比”的戶均管理資産規模指標來看,招商銀行在披露相關數據的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一位,該行的戶均管理資産為2267.47萬元,已經超過了工商銀行(1719.34萬元)。

  其餘國有大行中,中國銀行私人銀行業增速僅次於工商銀行。截至6月末,該行設立理財中心6635家、財富中心273家、私人銀行33家,其私人銀行客戶數和金融資産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6%和22%。

  同樣處於私人銀行“第一軍團”的建設銀行今年中期並未詳細披露其管理的資産規模和客戶數量,但是透露了增速。該行金融資産1000萬元以上私人銀行客戶較上年年末增長10.48%,客戶金融資産增長11.18%。

  儘管農業銀行半年報中並未披露相關增速,但該行私人銀行業務管理資産僅略低於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農行有23家分行成立私人銀行部,私人銀行客戶5.22萬戶,管理資産約5878億元。

  此外,交通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數較年初增長12.42%,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資産達人民幣2732億元,較年初增長16.79%。

  另有三家股份制銀行私人銀行管理的資産規模處於“2000億元量級”,分別是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

  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管理資産超過600萬元的私人銀行客戶數量達14795戶,比上年末增加3312戶,增長28.84%,私人銀行客戶管理資産2165.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52.55億元,增長34.25%。

  民生銀行管理私人銀行金融資産規模達到2229.8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10.44億元,增幅16.17%;私人銀行客戶數量達14342戶,比上年末增長1442戶,增幅11.18%。浦發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數突破11000戶,管理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産超過2000億元。

  此外,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數25538戶,較年初增長26%,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資産餘額1175億元;光大銀行私人銀行客戶13376戶,比上年年末增加1672戶,私人銀行客戶管理資産達1348.51億元,比上年年末增加213.29億元。而興業銀行則從産品銷售角度對私人銀行業務進行解讀,截至6月末,該行累計發行私人銀行理財産品1290億元。

  從上市銀行整體的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多數銀行的客戶數增長和管理資産規模的增速都慢于上年同期,私人銀行業務的階段性瓶頸顯現。

  三大難題待攻克

  儘管通過中報可以觀測到銀行大多數的經營數據,但是中報中對於私人銀行業務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使得私人銀行的具體盈利數據像私人銀行的服務一樣顯得十分神秘。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幾乎所有的上市銀行財報中均未披露私人銀行業務的利潤狀況。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中國私人銀行普遍採取大零售模式,只能影子考核,較難計算出準確盈利。”

  在客戶基數仍在擴張的私人銀行領域,商業銀行的競爭有時候並不是非此即彼的殊死搏鬥,真正的競爭對手其實是自己,競爭的核心是如何讓自己表現更好。

  宜信財富高級副總裁劉峰對記者表示,“截至目前,我國的私人銀行業務尚未收穫真正的成功,雖然中國富人數量急劇增加,但是真正做好私人銀行並賺錢的銀行並不多,原因有三個方面:其一,目前對於私人銀行産品的特定監管是缺失的,境內的私人銀行産品與普通的高端理財産品在內容上沒有實質差異;其二,高凈值客戶有著很強的自信,他覺得自己可以直接去理財和投資,不需要國內銀行理財的幫助,這些企業家國內的資産配置主要集中在普通的固定收益類産品上;其三,境內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經理還需要時間去成長。

  劉峰的觀點,也確實被銀行和企業所承認。

  民生銀行新任董事長洪崎9月7日出席“齊魯峰會”,並在上任以來的首次公開演講中坦言,“很多的企業家認為,其本人的投資能力要強于銀行的私人銀行,因此不太接受由銀行為其完成境內的資産配置”。

  此外,資産規模達標甚至遠遠超過私人銀行門檻的雲南動拱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自文曾對本報記者表示,一位客戶經理已經持續10年向其推銷私人銀行産品,但是其仍未能打動楊自文,“我自己投資翡翠的回報率遠遠超過銀行能夠給我的理財産品的投資回報,我自然不會把資産配置的工作交給私人銀行”。

  而民生銀行採取的對策是“調結構”——據洪崎透露,民生銀行私人銀行目前的“主打”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主推為客戶進行海外資産配置;另一方面主推財富傳承。

  此外,興業銀行也在中報中表示,與瑞士隆奧簽署私人銀行業務戰略合作協議,探討具體業務合作落地;同時以香港分行成立為契機,啟動搭建境外私人銀行業務服務平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