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調節好流動性總閘門 保持貨幣市場穩定

  • 發佈時間:2014-08-01 21:17:49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央行8月1日訊日發佈了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稱,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 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短期流動性調節等工具,完善中央銀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調節好流動性總閘門,保持貨幣市場穩定。

  2014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經濟增長、城鎮新增就業、價格總水準等處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呈現積極變化。上半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GDP)26.9 萬億元,同比增長7.4%,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3%。

  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針對經濟運作面臨一定下行壓力、物價漲幅有所走低的形勢,保持定力、主動作為,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豐富政策工具,優化政策組合,瞄準經濟運作中的突出問題,用調結構的方式適時適度預調微調,促進經濟行穩致遠。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搭配使用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適時適度進行雙向調節,保持流動性總量合理適度。開展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SLF)試點,完善中央銀行對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正常流動性供給的渠道。兩次實施“定向降準”,適當調整宏觀審慎政策參數,新設併發揮信貸政策支援再貸款和再貼現政策的作用,優化流動性投向與結構,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更多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

  總體看,各項政策有序落實,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增長較快,貸款結構繼續改善,市場利率回落,匯率彈性增強。2014 年6 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 同比增長14.7%。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4.0%,比年初增加5.74 萬億元,同比多增6590 億元。小微企業和涉農貸款增速均高於各項貸款增速。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0.57 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146 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總體有所下行,6 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6%,比3 月下降0.22 個百分點。6 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1528 元,比上年末貶值0.91%。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速換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階段,結構調整的陣痛以及調整和改革所激發的活力交織,傳統增長引擎減弱與新興産業蓬勃發展並存,增長、就業、物價、環境等經濟變數之間的匹配關係正在變化,經濟運作呈現出階段性特點和新常態。在各方面積極因素和宏觀政策環境的支援下,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作態勢。但也要看到,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一些風險,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尚待增強,全社會債務水準上升較快,資源環境約束凸顯,結構調整和改革的任務還很艱巨。

  中國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貫徹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要求,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防風險,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既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增強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繼續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豐富和優化政策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改善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同時,寓改革于調控之中,把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針對金融深化和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疏通傳導機制,通過增加供給和競爭改善金融服務,提高金融運作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多措並舉,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採取綜合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