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綠色發展不斷出圈。這個曾經被人們忽視的概念,在企業界變成了必做承諾。但與之相伴相生的問題是——識別企業到底是“漂綠”還是“真綠”。
根據一般的理解,“漂綠”指的是“企業誇大自身環保行為,並誤導消費者信以為真”,換言之就是企業在低碳環保領域言行不一。
這不只是涉及消費者“觀感”的小問題。在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共識的當下,綠色轉型與各種資金獎補、金融支援政策掛鉤,如果放任企業以“漂綠”騙取政策和資金的支援,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更嚴重的是,“漂綠”盛行會讓綠色轉型目標形同虛設,而氣候的報復隨時可能演變、升級,讓每個人成為受害者。
當然,識別“漂綠”並不容易。在環保領域的虛假宣傳可能是一句泛泛的“可持續産品”承諾,可能是不甚嚴格的“綠色”“有機”認證標簽,還可能是一份難以核查甚至惡意造假的排放報告,甚至是“明知故犯”但被粉飾的惡意污染。
因此,有必要設立好三道關卡,以利於辨別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真偽,並懲惡揚善。
第一道關卡在於“明標準”。對於什麼是“綠色低碳”,各行各業都須有相對明晰的標準。全球範圍內,關於綠色金融的界定標準超過200個,導致各種機構都會依託對自己有利或者模糊的標準來“自證”。隨著近年來國際國內的重視程度加強,不少行業通用的標準值得參考,比如,氣候變化方面有相關財務資訊披露指南(TCFD)《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CASS-ESG6.0)之一般框架》、ISSB等。基於此,各相關部門應該儘快統一標準,讓相關的資訊披露和評價標準盡可能有章可循,壓縮“漂綠”空間。
第二道關卡在於“能識別”。溫室氣體排放的核算不僅計算方法複雜,而且工作量巨大。同時,受各地各行業乃至原材料的差異化影響,部分標準還要根據當地不同的現實條件而進行調整,造成了數據獲取的多重困難,亟待通過技術手段來加以優化。例如,借助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賦能,建立功能強大的資訊系統,對氣候相關資訊進行系統收集、高效分析、精準溯源,不斷夯實數據基礎,才能有效防範“漂綠”行為。
第三道關卡在於“可行性”。技術的可行性只是必要條件,市場主體更多考慮的是經濟的可行性。在實踐中,企業本身並無動能去監測相關數據並進行披露,由政府或監管部門來推動這項工作則面臨較高的資訊不對稱,獲取真實有效數據成本高昂。對此,一方面可以通過提高“嚴懲違規或虛假披露”等制度手段抬高企業的違法成本,另一方面對於做得好的企業也可通過適當的激勵政策、金融支援等予以鼓勵。
在一些領域,從經濟利益角度出發的個體往往存在“虛假承諾”的衝動。唯有以標準為準繩、以技術為依託、以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才能讓“漂綠”者無處遁形。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