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約50款銀行理財提前終止 股市大跌是主因之一
- 發佈時間:2015-09-14 14:29:45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楊菲
股市大跌不光拿著股票不放心,買了銀行理財的也不踏實了。近日,有機構披露2015年以來共有約50款銀行理財産品提前終止,涉及建行、廣發銀行、招行等。許多市民不禁會問:一向以穩健著稱的銀行理財也會提前終止?眼看中秋高收益理財發售在即,這銀行理財還能不能買了?記者調查發現,銀行理財提前終止的與總數相比不足千分之二,“銀行理財的提前終止潮”的説法有點兒“邪乎”了。
收益率不變 收益天數減少
吳女士是中信銀行的貴賓客戶。9月2日,她突然收到銀行發來的短信,告知她購買的中信理財之惠益計劃穩健系列6號46期産品于9月2日提前終止,收益計算期從182天變為180天,年化收益率不變,仍為5.75%。雖然只少了兩天的收益,對吳女士的總收益影響並不大,但收到短信的瞬間她還是心頭一緊:“買銀行理財三四年了,才知道原來理財産品還有提前終止風險。”
據理財監測機構銀率網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至少已經有50款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産品提前終止,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建行、平安銀行、渣打銀行等均有不同數量的理財産品提前終止。從産品系列來看,招商銀行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系列為該行的“鼎鼎成金系列”,中信銀行為“惠益計劃穩健系列”,廣發銀行為“廣銀安富(高凈值客戶專享)系列”,建設銀行的兩款産品非同系列産品。
從提前終止的産品期限來看,短中長期均有。投資期限最短的産品為33天,最長達942天,其中29款産品的投資期限大於180天。産品提前終止的天數也是從提前1天到525天不等,平均提前116天,其中30款産品提前結束的天數小于60天,11款産品提前結束的天數大於180天。
從收益水準來看,提前終止的産品中,預期收益率最低的為5.2%,最高達7.3%,6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超6%。這些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到期均實現了預期收益率,但在計算收益時,是以實際投資天數計算。由於投資天數的縮減,實際到賬的收益金額會小于投資者原來的預期。例如原定一款産品的投資期限為942天,預期收益率高達7.3%,但該産品提前到期一年多,而現在投資者想要再購買到預期收益率大於7%的理財産品基本是找不到的。
股市大跌和企業提前還款是主因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上半年全國商業銀行總共發行了3萬餘款銀行理財産品,相比之下,50款提前終止的産品不足其0.2%,根本稱不上“銀行理財的提前終止潮”。歷年均有一定數量的銀行理財提前終止,只是今年提前終止的産品略多於往年。不過,廣大投資人關注一下銀行理財産品的提前終止條款倒是很有必要。
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説明書中一般都會規定,銀行有權提前終止理財産品,收益按照投資者的實際投資天數計息。例如招行“鼎鼎成金”系列理財的産品説明書中就寫著:“如遇國家金融政策出現重大調整並影響到本理財計劃的正常運作時,招商銀行有權提前終止本理財計劃;因市場利率大幅下滑,或企業信用風險惡化,或出現金融資産項下借款企業提前還款等情況,招商銀行合理判斷難以按照認購當日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向客戶提供本理財計劃,招商銀行亦有權提前終止該理財計劃。”由於提前終止的概率很小,大部分理財經理在銷售産品時能不提就不提,投資人更是很少逐字逐句閱讀産品説明。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提前終止的産品略多於往年,主要有兩大原因。普益財富研究員李林夏指出,當前提前終止的這些理財産品一部分是和股市投資有關的産品,6月份股市進入震蕩調整以來,投資風險加大,銀行決定提前終止。比如建設銀行就在其理財産品到期公告中明確寫明,該産品是通過信託産品繞道股市,由於股市下跌影響而提前終止。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則指出,固定收益類資産的提前終止與股市無關,主要是因為央行連續降準降息,資金成本降低,相比之下,企業以前發生的融資財務成本偏高,自然願意提前還款。例如中信理財之惠益計劃穩健系列6號46期産品的投資標的就是對承租人山西兆豐鋁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應收租金債權。
關注理財三大“魔鬼細節”
吳女士表示,她最初購買銀行理財時還會認真看看産品説明,但後來買得多了就只看一眼收益率和期限,其他條款都不再過問。一旦發生類似提前終止的情況,只能自認倒楣,吃啞巴虧。那麼,市民購買銀行理財之前,還有哪些“魔鬼細節”需要格外留意呢?
- 關注開放式理財産品的收益率調整政策。例如工行去年推出的開放式無固定期限産品,分別為增利、尊利系列。工商銀行官方公佈的産品説明書指出:“將根據市場利率變動及資金運作情況不定期調整各檔次預期年化收益率,並至少於新預期年化收益率啟用前3個工作日公佈。如遇預期收益率分段調整,封閉期內的份額以購買確認日的預期年化收益率計算,非封閉期內的份額按適用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分段計算。”也就是説,如果投資人9月10日認購5萬元封閉期40天的産品,當天預期收益率為4.9%,那麼40天內按4.9%計息,40天以上就按新利率計息了。但如果投資人不申請贖回,該産品是默認無限期延續下去的。
- 使用網銀購買理財時,網銀系統默認自動轉投或續投理財産品的情況也需注意。例如陳先生使用某銀行網銀購買了一款147天、預期收益率4.85%的産品。購買時他沒有留意到最下面有個“是否自動再投”的選項,但它默認為“是”。陳先生以為到期後可以連本帶利拿回來,結果銀行自動延續到下一期。陳先生讓銀行工作人員撤單,結果折騰了兩天,銀行先後多人來電,説是選自動轉投的無法撤單。陳先生認為,他根本沒注意自動續投的選項,網上銀行默認設置為“是”,而不是“否”,存在銷售陷阱。但銀行稱,系統其實已經提示並要求客戶確認,是陳先生自己沒注意。律師則表示,默認設置在法律上較難界定責權,投資人在瀏覽以及選擇的時候,最好看清楚細則。
- 要關注收益的起止日期,而不是購買和到賬的日期。一款30天、年化收益5%的産品,如果起息時間是購買後四天,到賬日又是收益到期日後兩天,那麼它的有效年化收益率其實也只有4.4%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