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兇猛”入市 “最大金主”擁抱A股
- 發佈時間:2014-12-15 08:43:0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波
“小張啊,下一期那個理財産品我就不繼續買了,和幾個朋友商量好了,留著錢準備一塊兒打新股呢。”還沒等對方反應過來,投資者許阿姨挂斷了電話,電話那頭是她熟悉的銀行理財客戶經理。此時此刻的許阿姨,心里正緊鑼密鼓地盤算著其他幾筆銀行理財産品的錢什麼時候到期、打新股之前能湊到多少……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有跡象顯示銀行理財資金正“任性”撤離,對股市“投懷送抱”。分析人士認為,從長期來看,個人投資者此番騰挪是大勢所趨,居民儲蓄與資本市場正式連通,有望撬動萬億新增股票投資需求,而目前的市場尚不能滿足此方面預期。在未來銀行理財成為“最大金主”、“慢牛”行情延續的預期下,銀行理財仍會繼續擴張,理財收益率將持續下降,個人投資者可從多個方面觀察市場動向,練就有效的“馭牛術”在股市結構調整中擇機獲利。
銀行理財資金“任性”撤離
多位銀行理財客戶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類似許阿姨這種資金撤離理財産品的狀況,最近可以説是頻頻出現,而且許多人甚至是“義無反顧”。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市某網點的客戶經理坦言:“許多客戶平時關係都挺好的,我們就問是不是要轉去其他銀行。後來人家説是準備投股市,那我們就沒辦法了。而且一撤走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一下子給我們網點的壓力也挺大的。”
或許是受到了年底資金考核的壓力,亦或許是不堪個人投資者資金的大舉撤離,不少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在降息之後不降反升。普益財富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進入12月,銀行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反而有所抬升。最新一週73家銀行共發行了821款理財産品,發行銀行數較上期增加10家,産品發行量增加43款。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8%,較上期上升12個基點。其中,預期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財産品共49款,市場佔比為5.97%。根據金牛理財網的監測數據,目前多款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最高者甚至達到7%,且起始購買金額僅為5萬元。
但即便銀行已經“如此拼了”,仍舊擋不住投資者“任性”的撤離。而且,除了像許阿姨這樣的老股民,不少以往鍾情于銀行理財、網際網路理財的投資者也在“跑步入市”。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同樣在11月最後一個交易周內,上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新增A股開戶數分別為190265戶和179132戶,合計高達36.9萬戶,環比猛增58.15%。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中國證券報表示,從長期來看,個人投資者將資金從銀行理財産品撤出進入股市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我國A股市場受政策和改革的預期帶動上行,這將吸引個人、散戶資金的進入。另一方面,未來隨著流動性趨於寬鬆、存貸比調整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産品的積極性都將下降。也就是説,銀行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對於個人投資者的吸引力將逐步下降,資金必然會尋找其他的投資渠道。
萬億資金有望入股市
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姜超近日在海通證券2015年年度策略會上稱,過去中國居民儲蓄的資金主要通過存款、貸款的形式投放到了實體經濟,而未來銀行理財則將居民儲蓄的資金直接投放到了資本市場,意味著居民儲蓄與資本市場的正式連通。
《2014年度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報告》預計,2014年全年銀行理財産品規模或將突破40萬億。海通證券最新發佈的研報顯示,由於銀行理財收益率平均在5%左右,遠高於3%左右的存款利率,意味著銀行理財對居民存款的取代仍將持續。目前,居民儲蓄總規模約在50萬億元,假定有一半左右被理財取代,則未來幾年新增理財規模在20萬億元以上。按照35%配置非標、60%配置債券、5%配置股票的比例,20萬億元新增理財就會帶來12萬億元新增債券投資需求、1萬億新增股票投資需求。而當前每年凈新增債券發行僅在5萬億元左右,股票發行不到5000億元。這遠遠不能滿足銀行理財未來的投資需求。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的下調,凸顯了藍籌股吸引力的提升。資金都是追求更高收益率的品種,隨著降息的到來,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的下行是必然的,這部分資金將有望進入股票市場。
海通證券最新發佈的研報稱“銀行理財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金主”。分析稱,今年3季度,銀行體系存款首次出現負增長,原因在於銀行理財的爆炸式增長。對老百姓而言,銀行理財的性質與銀行存款完全一樣,但提供的收益率幾乎是存款的一倍,而且其預期收益率幾乎都可以兌現,因而理財對銀行存款具有“無與倫比”的替代性。去年年底,銀行理財規模達到10萬億,佔存款的比例超過10%,意味著經過幾年普及之後,銀行理財對存款的替代進入到了加速期,而今年以來銀行理財餘額的年均增速超過50%,每個季度的增量都在2萬億左右。
海通證券認為,無論股市和債市,未來的最大金主都可能來自銀行理財。對股市而言,在銀行理財崛起的模式下,分紅收益率極其重要。目前,無論股市和債市的分紅收益率水準相對於銀行理財而言均處於基本合理的狀態。未來行情的啟動需要進一步降低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而銀行理財的發展代表的是中國特色的增量存款利率市場化,這意味著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5%左右的理財收益率會逐漸向3%左右存款利率接軌,2015年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將逐漸進入“4%時代”。
“馭牛術”有待股市調結構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未來“股債雙牛”行情有望延續,“快牛”將變為“慢牛”。多家機構預期,一方面,央行貨幣政策放鬆趨勢料將延續,另一方面,未來降低融資成本更多要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功能,而這又需要各個監管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調。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理財仍會繼續擴張,理財收益率將持續下降,為資本市場提供動力。
在對未來貨幣政策的判斷上,海通證券認為,貨幣放鬆或延遲到IPO大量發行或註冊制啟動之後,而非無限期延遲。目前,居民儲蓄正源源不斷從存款轉化為理財,而過去銀行用存款發放貸款,但今年銀行由於存款稀缺,新增存貸比超過140%,導致貸款意願嚴重下降。而在銀行理財的模式下,其資金只有35%以內流向貸款(非標),其餘65%以上都是直接進入資本市場,大部分是債券,但也通過保本策略進入到股市。央行出臺政策之後,資金流向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資金從理財流向資本市場,可以降低債券收益率,推高股市,但不直接進入實體經濟。未來若希望貨幣政策重新奏效,最核心的是要打通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恢復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
研報認為,上周公司債註冊制啟動,意味著債券市場已與實體經濟打通,而下一步則應該啟動股市IPO註冊制,將股市與實體經濟打通。而在資本市場融資功能恢復之後,“央行再放水就成為水到渠成”,可以為股票IPO以及公司債的發行保駕護航,助推中國直接融資的發展。
有市場人士認為,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練就行之有效的“馭牛術”,需要從多個方面關注股市的變動。趨勢和估值方面,A股市場在經濟環境轉型和政策推動的合力下,正面臨新的影響因子的衝擊。滬港通等機制有望發揮對大盤藍籌估值進行糾偏的作用,大量資金擇機入市則會幫助場內資金持續調整投資結構,強化市場信心,活躍股市交易。而隨著融資融券業務的資金門檻降低,謹慎搭乘場內“大戶”的投資順風車,尋找風險暴露前的機會獲利,也是個人投資者的選項之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