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財經》年會2025:預測與戰略暨2024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的分論壇“圓桌論壇:雙向高水準開放下的資産配置機遇”上作主題演講。
周小川認為,可以從七個方面優化中國對外投資。第一,國別方向的優化。過去很多機構比較重視在歐美投資,包括投資于其高科技行業等,但是要看到當前國際形勢,有些國家搞小院高墻、保護主義,使得中國的對外投資必然要更多地選擇“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對中國具有很大的戰略意義,同時,在全球氣候變化、綠色發展和能源轉型影響等方面,“一帶一路”投融資的空間也更大。
第二,産業佈局的優化。要看到中國在一些新産業方面的優勢和潛能,應有利於國內産能利用率的提高,綠色能源發展和能源轉型是實現優化的重點。
第三,對外投資主體結構包括所有制結構的優化。過去外匯儲備和國家大型金融機構在對外投資中佔比較大,而近十年、二十年來民營經濟對外投資增長很快,未來應該進一步制定好民營經濟對外投資優化的政策。
第四,融資結構的優化,即優化股權和債權之間的關係。過去中國的債權融資佔比很大,因此要逐步有效地擴大股權投資,適當減少債權所佔的比例。“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多實踐,除了大家常規理解的股權以外,還有些準股權類的投資形式,包括BOT模式,以及項目出問題後再轉為BOT或者債轉股等形式。”
第五,債權融資類別的優化。周小川指出,三四十年前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融資曾是以貸款為主,慢慢地貸款大幅減少,更多是由需要資金的國家通過發債,特別是有相當一部分是向私人投資者發債來進行融資。中國在這方面也已有所開始。在發債幣種上,可以是人民幣,也可以發美元債。AII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NDB(新開發銀行),也在中國市場上大量發行人民幣債和美元債對新興市場的項目進行融資。
第六,“走出去”的機構結構需要優化。“過去我們‘走出去’的主力是國開行、口行和少量商業銀行,還有像中投公司和絲路基金這樣的機構。未來會更加多元化,有更多的民營機構參與進來。”周小川説,此外,要更多用好區域性多邊機構,比如AIIB和NDB,中國也是很多區域性開發銀行的重要股東單位,這些機構能發揮作用。
第七,幣種的優化。中國現在已經有很多項目用人民幣或用混合幣種進行對外投融資。隨著人民幣在整個國際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包括人民幣在可兌換和自由使用方面的進一步提升,人民幣未來的前景會更為廣泛。“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受傳統習慣和慣性的影響,仍舊還有很多人一提起投資就説硬通貨,就説美元,這種轉換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做很多的工作,做很多的探討,也需要搞好自己內部的改革和優化,因此幣種方面的優化也是很有前景的。”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