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銀行調降存款掛牌利率,這是繼今年7月國有大行存款掛牌利率調降後的又一輪集中調整。其中,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交行官網顯示,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至1.1%、1.2%、1.5%、1.55%。
“此輪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在期限和結構方面存在差異,中長期限存款利率下調幅度相對更大。”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介紹,整體來看,各銀行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幅度在5個至25個基點之間。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調5個基點至0.1%;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同步下調25個基點至0.45%;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調整幅度較大。
繼國有大行宣佈調降存款掛牌利率,多家股份制銀行也對不同品種的存款利率進行了新一輪調整。從股份行調整情況來看,已披露調整的幾家銀行與大行基本保持一致,即活期存款下調5個基點,整存整取普遍下調25個基點,預計後續還會有其他銀行適時跟進下調。
專家表示,此次存款利率調整,反映出中國人民銀行利率政策傳導機制有效運作。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陸家嘴論壇上強調,要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將央行政策利率,即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1.7%下調至1.5%,帶動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下降0.3個百分點。10月21日報出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相應下降,表明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進一步健全,利率傳導渠道有效疏通。
存款掛牌利率相較央行存款基準利率具有更強的自主性,賦予銀行更大的靈活性和主動調節空間。李一帆認為,此輪利率調整主要是銀行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和自身資産負債管理需要做出的主動調整,有助於鞏固銀行可持續經營基礎。
從資産端來看,今年以來,銀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宗旨,不斷加大讓利實體經濟力度,通過穩妥降低貸款利率水準推動實體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同時,存量房貸按揭利率政策不斷優化,銀行存量房貸利率面臨調降壓力,令貸款收益水準受限。
從負債端來看,近期金融市場波動,投資者風險偏好趨於謹慎,導致存款定期化現象仍一定程度存在,影響息差水準。二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儘管環比持平,但同比下降20個基點,仍處於歷史低位。不斷壓縮的凈息差給商業銀行經營帶來挑戰。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為更好支援經濟持續恢復,銀行仍需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銀行凈息差已處於低位的情況下,降低貸款利率的同時降低存款利率,能夠幫助銀行更好平衡資産負債,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李一帆説,此輪存款利率調降是銀行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節機制的表現,通過對不同存款産品進行重定價,有助於鞏固可持續經營基礎,還能為銀行後續針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和新興領域降低貸款利率騰挪空間,彰顯支援實體經濟的責任擔當。
專家表示,未來,銀行還將持續優化負債管理,推動存款利率保持在相對合理水準,保障可持續經營發展。一是合理調整各類存款産品的規模和結構,積極把握存款活化機遇,壓降高成本存款比例;二是提高市場敏感性,有效運用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綜合考慮經濟形勢、存款成本、預期收益等因素,對不同存款産品的利率進行動態差異化定價;三是緊跟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和客戶需求,穩妥審慎發展理財、託管、基金代銷、保險代理等多元化中間業務,在多元化金融服務領域精耕細作,持續推動産品服務創新,挖掘更多增長點。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