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強監管、嚴監管進一步持續和深化。根據金融監管總局網站披露的行政處罰資訊,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來,在總局機關、監管局本級、監管分局本級已披露罰單中,涉及銀行業相關機構的罰單有1559張,罰款11.84億元。其中,貸款業務是違規“重災區”。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金融監管“長牙帶刺”的大背景下,銀行業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嚴格遵守監管規定,提升合規經營水準。同時,需監管部門、金融機構、技術服務商等多方合力共同促進信貸業務合規開展。
貸款業務易踩“紅線”
企業預警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來,總局機關、監管局本級、監管分局本級已披露2763張罰單,被處罰當事人包括銀行、保險、金融租賃公司等機構,合計罰款約為14.56億元。其中,銀行業相關機構罰單1559張,罰款11.84億元。
從金融監管總局網站披露的行政處罰資訊來看,截至10月12日,10月份以來,已披露108張罰單資訊,處罰對象包括個人與機構,處罰金額合計超1600萬元。
例如,10月12日金融監管總局網站披露,石家莊市欒城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因存在印章風險防控機制不健全、貸後管理不到位等行為,被罰款140萬元。
又如,遂川洪都村鎮銀行因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産領域、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違規辦理借新還舊和展期等行為,被罰款100萬元。
記者梳理髮現,貸款業務是銀行違規的“重災區”。從違法違規行為來看,貸後管理不到位,貸款“三查”不嚴,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産市場、股市等問題較為突出。
截至目前,今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因違規貸款業務對機構及個人開出的罰單共計3000余張,處罰金額合計超7億元,並有多名涉事銀行職員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從被處罰機構來看,範圍覆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農商行、村鎮銀行、農信社、外資銀行等。被處罰個人包括董事長、行長、副行長等高管人員,也包括信貸經理、客戶經理等基層從業者。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記者:“監管部門對相關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有助於銀行樹立審慎經營理念,依法合規開展業務,更有效地防控信用風險。”
嚴禁信貸資金違規流入限制性領域
信貸資金挪作他用一直是監管部門明令禁止的行為,不少銀行對此類行為作出明確告知。截至10月14日,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30家銀行發佈聲明,嚴禁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産市場、股市等領域,不得用於股票、期貨、金融衍生品投資,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禁止的其他用途,一經發現,將採取提前收回貸款、中止發放尚未發放的貸款、清償全部貸款本息及相關費用等措施。
平安銀行北京地區一位個貸經理告訴記者:“在申請貸款時,大家會進行用途選擇,貸款用途應與實際用途保持一致,只可用於申請貸款時所認定的資金用途,不能違反資金使用協議和相關法律。一旦出現資金用途違規,銀行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採取停止發放貸款、宣告貸款提前到期或合同約定的其他違約處理措施。”
然而,從監管部門開出的罰單情況來看,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等限制性領域的現象依然屢禁不止。
對此,董希淼向記者表示:“對銀行而言,貸款資金用途、流向的監控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再加上信貸業務是銀行最基本的業務,業務數量較多,辦理頻繁,且流程較長,因此比較容易觸及合規方面的問題。”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信貸業務違規嚴重主要與銀行內部控制不嚴、激勵機制不合理、市場競爭壓力劇增等多方面問題有關。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分析稱,部分銀行在內部審計和合規管理上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導致貸款審批流程不嚴謹,容易出現違規現象;部分銀行將業績指標作為主要考核標準,導致員工為了追求業績而忽視合規性,採用不當手段推動貸款業務。此外,銀行信貸業務存在同質化問題,市場競爭與日俱增,部分銀行可能會在風險控制上有所鬆懈,以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導致違規現象增多。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記者,貸款業務是銀行業的核心業務,部分機構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過於看重短期利益與規模擴張;少數銀行內部考核激勵機制不夠合理,以及部分業務員依法合規開展業務意識和風險控制意識有待提升。
多方合力促進信貸合規
在當前金融監管“長牙帶刺”的大背景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強監管、嚴監管將進一步持續和深化,銀行業需要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嚴格遵守監管規定,提升合規經營水準。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建議,應多方合力共同促進信貸業務合規開展。具體來看,在監管層面,應完善法規、加強溝通指導、創新監管方式;在銀行層面,應注重建立合規文化、完善風控體系、設計優化業務流程並且定期開展合規培訓,提高員工風險意識;在技術服務商層面,應持續開發更加智慧、安全的信貸管理系統,更加高效地識別風險,助力機構提升內控能力;在借款人層面,應提高誠信意識和自身財務管理能力。
此外,杜陽認為,銀行應加強內部控制。例如,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制度,確保各項操作都有明確的規範和流程;定期對員工進行合規和風險管理培訓,提高其對法律法規和內部制度的理解力與執行力;建立激勵與問責機制,將合規性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對合規表現優秀的員工給予獎勵,對違規行為嚴格追責。
展望下一步,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預計,監管部門將通過科技手段以及跨部門之間的聯動合作,及早、高效地發現銀行機構存在的違規風險問題,而銀行機構也需要強化自身管理,將合規貫穿到業務的前、中、後各流程之中。“銀行需要針對自身及同業過往罰單案例認真梳理,不斷織密合規防護網,強化人員的日常培訓。”蘇筱芮説。
對銀行而言,貸款資金用途、流向的監控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再加上信貸業務是銀行最基本的業務,業務數量較多,辦理頻繁,且流程較長,因此比較容易觸及合規方面的問題。
(責任編輯:王擎宇)